穿堂風(fēng)
有人說,當(dāng)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日常溝通就像雞同鴨講,代溝深如馬里亞納海溝。
很不巧,李寶莉就是這個看上去總在無緣無故生氣的更年期婦女,而常知知則是三兩句話就往“槍口”上撞的青春期女兒。
下班回來,看見常知知又將薯片屑落進(jìn)沙發(fā)縫里,想到自己前一天才犧牲休息時間做了大掃除,李寶莉的脾氣就凝聚成一座小火山。她大聲吼道:“常知知,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在沙發(fā)上吃薯片,你的耳朵關(guān)上了嗎?老是聽不見!”
常知知毫不在意地回復(fù):“知道知道,我撿起來就是了?!?/p>
這種理直氣壯的態(tài)度成功激怒了李寶莉,于是火山爆發(fā)了。幾個回合之后,通常是以常知知敗下陣來為終結(jié),但李寶莉也能被她氣得夠嗆。
當(dāng)然,李寶莉知道,自己也不是完全沒問題。比方說,她總是忍不住拿常知知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這個年紀(jì)的人就是好面子,你不比,別人也會拉著你比,李寶莉從小到大一直很要強(qiáng),如今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爭點(diǎn)氣。
但母女倆的主要矛盾也在這兒。正值青春期的常知知將這一切視為“壓迫”,隨時隨地都在反抗,家里經(jīng)常鬧得雞飛狗跳。
久而久之,這種矛盾升級成了李寶莉說什么做什么都是錯,叮囑被當(dāng)成啰嗦,幫常知知收拾房間也成了“管得多”。這天,李寶莉身體不太舒服沒做午飯,給常知知點(diǎn)了外賣,結(jié)果被嫌棄不好吃,兩人因此大吵了一頓。明明是兩個最親近的人,活像有什么“深仇大恨”。李寶莉只有常知知一個孩子,望著那張和自己相似的臉,摔門進(jìn)房間的時候,眼淚也跟著流了下來。
那天晚上,李寶莉本來是決定跟常知知冷戰(zhàn)到底的,可到底是掛念她中午沒吃飯,晚上會餓著。孩子不懂事,難道做父母的也要和孩子置氣嗎?于是,李寶莉冷著一張臉,卻還是將女兒中午想吃的飯給買了回來。
本以為又是這么不了了之,誰曾想,常知知居然買了一塊蛋糕,說要給她道歉。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她警惕地問常知知:“說吧,你還犯了什么錯,趁我的心臟還承受得住。”
可常知知并沒有如往常那樣頂嘴,反而是搖著李寶莉的手撒嬌道:“我覺得我今天中午做得太過分了,想跟你說聲對不起,我錯了,媽?!?/p>
李寶莉見常知知主動認(rèn)錯,心一下子就軟了,整個下午的心酸和委屈全都拋到了腦后。她順著話頭再教育了常知知幾句,不過這次態(tài)度平和了許多,連語調(diào)都往上揚(yáng):“現(xiàn)在知道錯了,那早干嗎去了呢?你呀,要是現(xiàn)在放任你,給你自由,以后指不定有多艱辛呢……”
這一次,李寶莉講了很久,常知知也沒有不耐煩,兩人心平氣和地溝通完,久違地一起看著綜藝節(jié)目吃了晚飯??粗V┛┲睒返臉幼?,李寶莉也忍不住笑了,她想,以后還是盡量克制一點(diǎn),別把常知知逼得太狠了。
也許,家人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就是這樣,有時需要直截了當(dāng),有時需要婉轉(zhuǎn)迂回,親情這道難題,一輩子都在博弈,卻是永遠(yuǎn)也剪不斷的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