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宇
摘要:音樂課程標準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人格。”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這一理念向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師更新教學形式,把每一節(jié)課上成特色課。
關鍵詞:審美情趣;音樂教學
一、美的儀表
教師的儀表包括外表和行為兩個方面,包括發(fā)型、服飾、姿態(tài)、語言等。有人要說教師不是歌唱演員,何必這么講究?但是,教師面對學生講課與演員面對觀眾表演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課堂猶如一場表演,直接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和聽覺效果。對于學生而言,好的一節(jié)課是一種美的享受。一是用琴聲歌聲撥動人們的心弦,一個是以語言啟迪人們的思維;一個是在舞臺上,一個是在講臺旁;一個是面對成千上萬的觀眾,一個是教育幾十上面?zhèn)€學生。演員和教師同樣肩負著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試想,假如教師對頭發(fā)凌亂,毫無光澤、沒有顫動,沒有波紋;身著皺巴巴的衣裳,顏色半灰半白,腳穿沾滿泥巴的皮鞋,站著弓背、行時無風……學生面對這樣的老師怎么能蕩起激情?從音樂課堂中怎能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首先要干凈合宜。個人衛(wèi)生和著裝反映著教師的精神面貌,直接影響著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著裝要落落大方,符合教師的職業(yè)要求,盡量與時俱,貼近學生的潮流方向或者擁有自己的風格。教師的衣著風格常常顯示著教師的人生觀和哲學觀和審美觀,教師的行為包括教師的站姿、坐姿、走姿、目光、微笑和手勢。教師的站姿應給人以挺拔、舒展、精神等的形象。其次教師愛的目光會給學生帶來自信和安全感,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氛圍。親切的微笑,縮小彼此之間的心里距離,創(chuàng)造交流與溝通的良好氛圍的方式。手勢是是一種體態(tài)語言,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以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造型描摹事物的復雜狀態(tài),傳遞潛在心聲,表現(xiàn)教師心靈深處的情感體會與優(yōu)雅舉止。
二、美的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對于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的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語言是人們傳達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作為教師,主要是要通過各種形式的語言向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的語言是人類最美的語言,音樂教學不同于其它講授性學科,其教學著眼點更在于音樂本身,所以音樂教師課堂語言要生動、形象、精練,要像曲子那樣聲聲優(yōu)美,更像歌那樣動聽。教師良好的語言表達是教學藝術和魅力最重要的體現(xiàn)。它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語言美,不僅好聽,更重要是激勵學生張開“想象聯(lián)想”的動翅膀,啟迪智慧。如在教學歌曲《嘀哩嘀哩》之前,我聲情并茂地配月朗育著:“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楊柳,吹紅了桃花,吹來了小燕子,蝴蝶在百花從中翩翩起舞,小鴨子在河里愉快地唱起了歌。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讓我們也出去尋找春天吧?!边@樣,通過老師抑揚頓挫的渲染性的語言和教師語言的節(jié)奏美,孩子們的思緒立刻飛到了美麗的大自然中,學唱歌曲時興趣盎然,歌詞記得又快又準,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產生了共鳴。語言美,不僅是一種享受,更重要起到“啟發(fā)、誘導”,在教學程序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在復習歌曲《掃雪》之后,怎樣引入新課《過新年》的教學呢?我是這樣設計過渡的:冬天到,雪花飄,雪花飄飄新年到,敲起鑼,打起鼓,鑼鼓聲聲真熱鬧,詼諧幽默的教師言語充滿智慧美;你唱歌,我跳舞,幸福生活齊歡笑聲,情并茂的教師言語充滿情感美。這樣的語言設計,我想要比直接出示課題更具藝術性吧!正是這種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想象、感受、體驗、思考,從中受到美的熏陶,理的啟迪,美的洗禮,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語言平和說明了教師的穩(wěn)重,語氣的堅定反映了教師的信念,語句連貫表明了教師對內容的熟練。語句清晰反映出教師對內容把握準確,語句完整,體現(xiàn)了教師思維的縝密,語言語句優(yōu)美,彰顯出教師扎實的功力,優(yōu)美的語言,給學生最美的教育享受。
三、美的范唱
唱歌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歌唱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旋律美、音質美、歌詞美、意境美。羅馬詩人賀拉斯這樣說:“只有唯的一方法可以打動人心,就是向他們顯示自己首先被打動?!币虼?,教師的范唱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所學歌曲的好惡。
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日趨完善的今天,有的老師認為利用教學磁帶,放間健一按,就傳出了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與歌聲,多省事。其實不然,少年兒童的可塑性較強,且最易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教師只有在唱歌教學中,利有美的范唱,讓學生通過觀察,從聽覺轉換為視覺來清楚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教師邏輯縝密的示范的語言充滿理性,啟迪心靈的教師語言充滿道德美。假如一個教師在范唱時姿勢、呼吸、發(fā)聲方法正確,咬字吐字清晰圓潤,以情帶聲,唱云則意滿天宇,唱水則音樂韻繞青山,學生怎能不被他感染?怎么又會不喜歡他的課呢?
四、美的伴奏。
如果把優(yōu)美的歌曲比作鮮花,那恰如其分的伴奏就猶如片片綠葉,把鮮花點綴得更加艷麗。由于伴奏樂器的音域寬廣,音樂豐富多彩,音響效果強烈。再加上它的主旋律、節(jié)奏、和聲等等,都會級學生的聽覺能力、記憶能力、歌唱控制能力及表演能力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激勵他們的演唱情緒。因此,在唱歌教學中,教師應當十分重視伴奏效果對于調動學生情緒的積極作用。
在基本發(fā)聲訓練中,單調的練聲曲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如果教師能在伴奏上下一番功夫,學生也會唱起來有情緒,有興趣的。因此,對音樂教師來講,加強訓練,不斷提高伴奏技能,學會用豐富和聲伴奏織體來調動學生的演唱情緒,這是至關重要的。
結語:音樂是實施美育重要途徑,無論哪一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以審美為中心才能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審美教育視域下高職音樂欣賞教學方法研究[J].劉萍麗.?戲劇之家.?2021(30)
[2]音樂欣賞教學在高職審美教育中的探索[J].張瀟文.?北方音樂.?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