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方
《親戚》是應(yīng)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春晚導(dǎo)演組的邀請所寫,要求主題是“親情”。最終,我選擇通過人物的散點、場景的聚焦和時間的呼應(yīng),講述中國人最熟悉的“走親戚”的故事。
創(chuàng)作歌曲,需要深入生活現(xiàn)場,去提煉細微又充滿溫度的主題?!队H戚》是一首很平靜的歌,小姨、姑媽、舅舅、外婆、表妹和表哥等,每個人都在各自的生命里安頓著各自的生活。在填詞時,我放棄使用生活中戲劇性的變化,從平淡生活、歲月靜好中尋找力量。
對創(chuàng)作者而言,講好自己的故事就是講好中國故事。那些動人的作品里,一定有生動的故事、真誠的語言、澄澈的心靈,讓宏大主題回到平凡的人,從一個“我”寫出一群“我們”,從一個“你”寫出一群“你們”。我和你,我們和你們,就是這個國家,就是這個時代。這要求創(chuàng)作者在自己的故事里,提煉出共性命題。只有具備這種開闊的視野和追求,才能讓流行歌詞超越年齡、性別、身份、地域,具有普遍性和跨越時空的持久性。
一首能流傳的歌曲,往往是準確找到了大眾情感的最大公約數(shù),也就是找到共識、共情、共鳴。創(chuàng)作者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強大的共情力,善于捕捉、發(fā)現(xiàn)、感受那些高頻率發(fā)生的內(nèi)心情感涌動,并通過我們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作品,從而抵達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