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木
在今年6月的高考中,媽媽們?yōu)榱祟A(yù)祝孩子取得好成績,紛紛穿起了旗袍,寓意“旗開得勝”。跟這個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小心思”相比,在考試前吃一根油條加上兩個煮雞蛋、期望考100分的做法似乎更得小學(xué)生歡心。其實,在這方面,我們要向古人好好學(xué)學(xué)。他們創(chuàng)造的一些關(guān)于考試的吉祥寓意更加有趣,還有些燒腦。
一路連科
來看這兩幅圖,你能猜到畫里的是什么鳥嗎?不是常見的鴨子、鵝,而是鷺鳥。它們出現(xiàn)在這里也不是為了散步、捕魚,而是要“承擔(dān)重任”:和旁邊的蓮花組合在一起,寓意“一路連科”。
什么是一路連科呢?古代科舉考試的戰(zhàn)線拉得很長,有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四級。從童生開始,讀書人依次要考取秀才、舉人、貢士、進士,進士里的前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這一路“升級打怪”很不容易,為了不在白發(fā)蒼蒼的時候才高中,考生自然祈求考試一路順利,一口氣登上最高峰。這樣,也就有了一路連科的期盼。
連中三元
一箭射中三枚銅錢,這是為了表明射手的技藝高超嗎?當(dāng)然不是,在這里,它的寓意是“連中三元”。
“三元”就是得到鄉(xiāng)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以及殿試第一“狀元”。能“連中三元”,那可是“學(xué)霸”一樣的人物。不過,這樣的人物鳳毛麟角。據(jù)說,從我國科舉制度誕生以來,一千多年間,連中三元的僅有13人,平均一百年才出一個,難度可想而知。不容易實現(xiàn),也不能放棄啊,人們就把這個愿望寄托在了圖案上,用箭射中三枚圓圓的銅錢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圓圓的銅錢,還有圓圓的果子。比如,在蓮中擺放荔枝、桂圓、核桃或枇杷等三種圓形果實。只要果實大體是圓的就可以,諧音“三元”?!吧徶腥龍A”也就成了“連中三元”。
當(dāng)然,還有加深一層的。比如,這個圖案就加上了一只喜鵲,寓意“喜報三元”,那更是喜上加喜了。
五子登科
再看看這幾個圖案,對數(shù)字敏感的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每幅圖里都是五個娃娃,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它寓意“五子登科”,所以要畫五個小孩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歷史上五代后周時期,在燕山府,也就是現(xiàn)在的北京一帶,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年輕時品行不端,后來在長輩的教導(dǎo)下立志向善而行。不僅如此,他還教育自己的兒子們仰慕圣賢、刻苦學(xué)習(xí)。后來,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xué)兼優(yōu),先后登科及第,他本人也活到了82歲的高壽?!度纸?jīng)》中就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了這件事情。后來,這個故事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托了一個家庭希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聯(lián)袂取得功名的心愿。
獨占鰲頭
一位狀元打扮的人怎么站在龍頭上?這還要先從“傳臚”說起。傳臚就是公布科舉殿試的結(jié)果和排名,傳臚官會依照考試成績大聲報出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的名字,一甲三人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出列。其中,狀元所站的位置是宮殿石階浮雕正中前方,那里刻有巨鰲,所以,中狀元又稱“獨占鰲頭”。
自唐代開始,考生在迎榜時都是讓頭名狀元站在鰲頭之上,稱為“魁星點斗,獨占鰲頭”,寓意占首位或成為第一名。鰲是一種魚龍,為了使這一寓意更有神奇色彩,人們在制作時會直接將人物立在海中魚龍的頭上,更直觀地體現(xiàn)出“獨占鰲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