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璇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云南 曲靖 655000)
臨床較重要的科室是呼吸科,患者病情復雜且治愈難度高,進而對護理操作提出較高要求,實習護士培訓時提供傳統(tǒng)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主要教學手段是講解理論知識且示范護理操作,待實習結束后考核合格者上崗,但該方式不能激發(fā)護士的工作熱情,思維能力不活躍進而教學培訓效果不理想。鄧小會[1]學者研究證實,呼吸科培訓時應用循證護理+案例教學法能提高帶教效果,前者是以科研依據(jù)、臨床經驗及患者病情需求為基點制定有效的護理方案,確保各護理操作具可行性;后者將問題作為教學導向,引導實習護士根據(jù)患者病情需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討論解決,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培訓活動,對提高護士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分析呼吸科實習護士培訓中應用循證護理結合案例教學法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研究時段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研究對象是我院接收的50名呼吸科實習護士,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兩組,每組25名,觀察組:男2名,女23名,年齡18-24歲,平均(22.53±2.29)歲;對照組:男3名,女22名,年齡19-25歲,平均(22.64±2.18)歲。比較兩組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法,采納“一對一”教學模式,定期行集中式教學培訓,每隔半月開展1次,45min/次,重點講解呼吸科的理論知識,剩余時間向護士示范護理實踐操作,按照帶教形式進行查房,指導其對呼吸科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操作,培訓結束后發(fā)放考核量表評價培訓效果。
觀察組:循證護理+案例教學法,臨床經驗較豐富的高級護士對實習護士行教學培訓指導的帶教,予以教學培訓時將其帶入病房后行案例教學,借助案例的形式引導實習護士學習,便于后期應用循證護理模式開展培訓活動,內容如下:①明確問題:提供教學培訓時引導護士發(fā)現(xiàn)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將其分為護理小組,確保各小組成員均能了解掌握呼吸科患者的病情,便于在討論時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帶教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及時糾正問題并做好指導工作[2]。②循證:探究相關問題時要求實習護士查閱知網、萬方及維普等學術網站,便于獲得文獻支持,明確結論后進行有效批判,與其他小組成員交流后改善自身結論,進而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需求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3]。③評價:制定護理計劃后由帶教教師指導各小組成員對患者行護理操作,最后在各小組開展評價。④分析總結:結束帶教后召開會議,討論并總結實習護士的表現(xiàn)及存在的問題,互相評價各小組的表現(xiàn)情況,便于鍛煉護生的觀察能力及批判能力,予以鼓勵及支持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其能為患者提供疾病宣講,含有病情觀察、病因、并發(fā)癥防治及康復指導等內容,強化其對疾病知識的認知,便于后期治療時能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4]。
考核成績:完成帶教后測定兩組的理論成績(閉卷測試法測定,總分100,得分越高成績越佳)與實踐操作成績(現(xiàn)場打分的形式評價護理操作,總分100,得分越高成績越佳)。
帶教滿意度:帶教結束后向實習護士發(fā)放呼吸科自制“帶教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帶教教師的理論知識講解及護理操作指導等多層面內容,Cronbachα信度系數(shù)0.8,百分制表示,完全滿意≥85分;基本滿意61-84分;不滿意<60分,滿意率=完全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利用SPSS 22.0軟件分析本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考核成績)(±s)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帶教滿意度)[n(%)],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理論成績及實踐操作成績得分較對照組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較考核成績(±s,分)
表1 比較考核成績(±s,分)
觀察組帶教滿意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比較帶教滿意度[n(%)]
經調查研究顯示,護生從理論知識學習過渡到護理實踐的重要階段是實習,呼吸科患者的病情復雜對護理操作提出較高要求,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其不能及時得到準確的教學反饋,不利于調節(jié)教學流程并激發(fā)實習生學習熱情,因此康金鳳[5]認為,早期提供對癥教學利于提高實習生學習能力。
有研究報道,循證護理+案例教學法能提高呼吸科實習護士的培訓效果,其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增加實習生在帶教期間的參與度,逐漸培養(yǎng)良好的循證意識并提高學習興趣,改變其被動接受的狀況,使得實習生能根據(jù)自身提出的問題與帶教教師共同討論解決,促進其逐漸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提高學習主動性,同時查閱知網、萬方及維普等學術網站利于獲得有效的文獻支持,逐漸培養(yǎng)實習生的運用能力及綜合學習能力,借助循證護理教學能確保其充分利用網絡及雜志等資源,與帶教教師深入分析后利于實習生批判性分析教材中的知識,提出質疑的問題逐漸培養(yǎng)臨床思維能力,因此聯(lián)合應用教學能提高實習生的知識與技能掌握水平,劃分學習小組利于營造輕松的氛圍,分析案例時引導其分工協(xié)作完成護理計劃制定,培養(yǎng)參與意識并鍛煉自身的溝通能力,為學習提供新思路并提高實習生的專業(yè)水平,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內觀察組理論成績及實踐操作成績得分較對照組高;觀察組的帶教滿意率(96.00%)高于對照組76.00%,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本研究帶教滿意率96.00%與陳侃侃[6]文獻報道中帶教滿意率100.00%的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循證護理+案例教學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呼吸科實習護士培訓中應用循證護理+案例教學法能提高培訓質量及帶教滿意度,具有臨床可推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