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松林
貴州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
小麥是我國關鍵農作物之一,在冬小麥的栽種過程中,稍不留意,輕則為害到小麥出苗,重則導致爛種死棵。在栽種冬小麥時,最重要的便是澆水。
在冬小麥栽種后一般都是適度澆1 次催苗水以加速麥種出苗,適合出苗的土壤環(huán)境濕度在75%左右。當然,要想小麥增產創(chuàng)收,必須栽種后適度澆水,小麥的好幾個生長發(fā)育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正確澆水。那么該怎樣澆水呢?
蒙頭水即小麥在栽種后出苗前,為促進撒播的種子盡早出苗而澆的水。蒙頭水不一定必須澆,關鍵在于土壤苗情是否優(yōu)良。假如麥地環(huán)境濕度自身就適度,則可以不澆或是晚澆蒙頭水,但針對華北地區(qū)比較干旱,必須在栽種后立即澆蒙頭水。澆蒙頭水要把握好需水量,澆水不宜過多,使土壤輕度潮濕就可以,否則非常容易導致土壤結塊,減少土壤的透氣率,不利小麥出苗。
越冬水是確保小麥安全越冬的關鍵措施。這是由于水的熱導率很大,越冬時如果土壤較為潮濕,則有益于緩解土壤溫度的猛烈轉變,從而減少小麥凍害。澆越冬水的時機要把握好,不宜太早或過晚,溫度降到3℃左右時就可以開始澆水。澆水量要適度,最好是澆水后適度培土、松土。
初春之后,根據土壤有機質、越冬前澆水等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澆返青水。針對冬前澆水充足的麥地,可以不澆返青水,但應適度培土隔熱保溫,推動小麥生長發(fā)育。當然,針對土壤貧乏、降雨少、晚播小麥等狀況,應立即澆返青水,特別是在華北地區(qū)要高度重視返青水的灌溉。澆水時間應依據當地氣溫狀況而定,一般在4月中旬實施。
小麥進入拔節(jié)期對水、肥要求較高,這時應結合施肥來澆水,通常肥水齊施,以促進地底根莖生長,提升孕穗期的穗??倲怠?/p>
小麥孕穗期用水量是全部生長周期里需水量最多的,土壤水分充足是確保小麥保花增粒的關鍵要素。盡管孕穗水要求大,但不可以大水漫灌,特別要注意澆水量,以免小麥爛根。澆水時間要靈活把握,小麥孕穗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但如果抽穗水澆得過晚,孕穗水可推遲到4月底灌溉。
一般在小麥抽穗后15 ~20 d 內適度澆小麥注漿水,有益于麥粒有機化合物的累積,從而提升小麥粒重。澆注漿水不宜過晚。如遇高溫、低溫等天氣時不宜灌溉漿水,以防小麥倒伏。
以上便是冬小麥不同時期澆水的要點,要想小麥增產,科學規(guī)范的澆水不容忽視。栽種冬小麥的種植戶要根據小麥發(fā)育的需水特性,澆好以上6種水,澆水時使用量必須遵照少量多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