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深植社會治理的倫理根基
      ——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的經驗與啟示

      2021-01-29 11:35:03陳成文
      社會科學家 2021年6期
      關鍵詞:德治中國共產黨道德

      陳成文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新時代社會治理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3)

      德治是社會治理的倫理根基。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āng)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xié)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jié)、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德治具有悠久的歷史,被黨的歷代領導集體所推崇。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都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工作,經常在全黨、全軍開展道德教育活動。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一書中,論述了共產黨員進行共產主義道德修養(yǎng)的必要性、標準、方法和途徑[1]。鄧小平大力倡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并要求共產黨和廣大黨員要起到表率作用。江澤民主張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并舉,領導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胡錦濤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上,提出了“八榮八恥”的德治理念。習近平非常重視德治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他指出:“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盵2]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梳理、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經驗,乃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一、德治社會治理的倫理根基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最終是一個倫理學問題,人最終需要謀求的,應當是一種道德生活[3]。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它決定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的關系。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言:“凡一社會,必有其所公認之道德信條,由先天的遺傳,與后天的熏染,深入乎人人之腦海而與俱化。如是,然后分子與分子之間,聯鎖鞏固,而社會之生命,得以永續(xù)”。[6]在現代社會,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大行其道,道德日趨衰敗,令人擔憂。法默爾指出:“沒有更強有力的道德聲音,公共權威就負擔過重,市場就無法運轉。沒有道德的承諾,人們的行動就不會兼顧各方?!盵6]為此,我們在全球化、后工業(yè)化進程中所要建構起來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應當體現倫理精神,一切屬于社會治理的行為和行動,都應當具有道德的屬性。[3]也就是說,社會治理的倫理根基在于道德。進一步來講,我國社會治理的倫理根基在于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實踐形成的社會主義道德。

      道德之所以成為社會治理的倫理根基,是因為其非正式制度的本質決定的。根據新制度經濟學家諾斯的觀點,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構成?!爸贫仁且粋€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更規(guī)范地說,它們是為決定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盵6]“制度包括人類用來決定人們相互關系的任何形式的制約。制度是正規(guī)的還是非正規(guī)的?二者兼而有之。”[6]其中,正式制度包含成文的法律、規(guī)章、法規(guī)、規(guī)則等,非正式制度包含風俗習慣、道德、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等。

      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道德通過規(guī)范人們行為和各種社會關系,為正式制度提供道德合理性,填補正式制度的空缺等方式來實現“軟治理”。首先,道德規(guī)范了社會治理中主客體的行為及其關系。道德是被社會成員共同認同的價值觀念,它產生于一定階段的社會實踐,并反作用于社會實踐。在社會治理中,道德為黨委、政府、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群團組織、自治組織和公民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準則,指引他們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并且,道德明確了黨委、政府、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群團組織、自治組織、公民等在社會治理中,不僅僅是治理與被治理的關系,還有平等合作的關系。其次,道德為正式制度奠定了倫理合理性。在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互動中,道德形塑著諸多正式制度,將作用范圍拓展到制度制定、制度施行之中[7]。任何正式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都遵循著一定的價值基礎,有著特定的價值目標和價值選擇,受到道德的制約。“倫理道德作為實踐-精神本身雖并不直接是具體感性的,但它卻始終有要轉化為感性現實存在的態(tài)勢。人的一切自由意志行為,都貫穿著倫理道德。倫理道德是人類實踐中隱而不露又無所不在的靈魂?!盵8]換言之,社會治理中的各項正式制度無論是在制定之始,還是在實施過程中,都遵循著一定的道德基礎,必然合乎道德合理性。最后,道德填補了正式制度的倫理空缺。正式制度以正式、確切、成文的形式對人們行為及其關系進行規(guī)范,它有明確的邊界和范圍,無法囊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諾斯所言:“正式規(guī)則也只占決定人們選擇的總約束中的一小部分,人們行為選擇的大部分行為空間是由非正式制度來約束的?!盵6]而在正式制度的范圍之外,道德涵蓋了社會的全領域,以善惡評價方式引導人們的行為,維系著社會秩序。

      社會主義道德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德治”實踐中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經過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改造,形成的符合社會主義中國國情的,能夠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一系列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在中國,社會治理的主體、社會治理的正式制度、社會治理的行為等都根植于社會主義道德,為社會主義道德所約束。探究社會主義道德的形成路徑,可以發(fā)現其有三大根源。一是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敝腥A傳統(tǒng)道德文化蘊含著“仁者愛人”“任人唯賢”“見利思義”“尊老愛幼”“以和為貴”“以民為本”等優(yōu)秀道德思想,內涵十分豐富,被歷代領導人所推崇,并從中汲取養(yǎng)分,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根。二是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理論立足于歷史唯物主義立場,使抽象的道德批判回溯到對現實的資本主義內部生產方式的歷史研究,為人們描繪出理解道德本質的知識圖景,實現了從‘道德評價優(yōu)先’到‘歷史評價優(yōu)先’的轉變?!盵9]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理論揭示了道德的階級屬性,認為資產階級道德是虛偽的道德,而無產階級道德是為廣大無產階級謀福祉的。在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對中華傳統(tǒng)道德進行批判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建立起了為無產階級利益服務的社會主義道德。三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德治”實踐。作為一種社會意識,道德來源于社會實踐,并反作用于社會實踐。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德治”實踐以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為指導,批判繼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積極探索以德建黨、以德治國、以德育人的中國路徑,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實踐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的基本經驗

      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這標志著將決定中華民族命運、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富強的中國共產黨莊嚴誕生了。自此,中國共產黨開啟了百年“德治”征程。在這一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指導,以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為養(yǎng)料,立足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持之以恒地推進以德建黨、以德治國、以德育人,從而積淀了豐富的“德治”經驗。

      (一)以德建黨

      以德建黨,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的基本方向。以德建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于一個黨員而言,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最基本的道德。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一直非常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強調黨員和黨組織要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黨的二大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對此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全國大會及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之議決,本黨黨員須絕對服從之”,“下級機關須完全執(zhí)行上級機關之命令”。之后,歷次的修正章程和修改黨章都把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相關規(guī)定納入其中。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帶領部隊轉上井岡山,在途中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此后,古田會議確立了政治建軍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強化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困境:張國燾成立“臨時中央”,王明領導長江局與中共中央分庭抗禮,嚴重威脅了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針對這一情況,于1938年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中央委員會工作規(guī)則與紀律的決定》《關于各級黨部工作規(guī)則與紀律的決定》《關于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以黨內法規(guī)的形式規(guī)定各級組織和黨員必須服從黨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有效維護了黨的領導。1941年,中共中央通過了《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這是第一個以增強黨性為主題的中央決定,它指出:“要嚴格遵守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基本原則?!毙旅裰髦髁x革命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繼續(xù)把加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雖然“文革”期間出現了一些黨員違反黨的決定、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削弱的現象,但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為領導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這一現象。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工作,將其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要求“全黨要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梢哉f,在以德建黨的指引下,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得到了充分維護,黨的政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效。

      以德建黨,還要求在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上堅定廣大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拔覀児伯a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盵10]但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些黨員受不起成功和勝利的鼓勵,在勝利中昏頭昏腦,因而放肆、驕傲、官僚化,以致動搖、腐化和墮落,完全失去他原有的革命性”[11],給黨和國家的事業(yè)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為此,毛澤東在黨內開展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動,如1942年的延安“整風”運動、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三反”“五反”運動、1957年的第二次整風運動。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他告誡全黨:“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敝芏鱽韯t用一生來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甘做人民的孺子牛?!皩θ嗣瘢覀円鐚θ孀右粯拥貫樗麄冏雠5?。要誠誠懇懇、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盵12]“人民的世紀到了,所以應該象頭牛一樣努力奮斗,團結一致,為人民服務而死?!盵12]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部分黨員干部被金錢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俘獲,思想道德腐化,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置人民利益于不顧。為此,鄧小平提倡用共產主義道德引領黨員的行為,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集體主義的原則,以增強黨員干部抵御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我們要堅持用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指導整個工作;用共產主義道德約束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個人服從組織’‘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1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戰(zhàn)略,制定和嚴格落實了中央八項規(guī)定,有效遏制了黨內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2014年5月,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yǎng)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yè)成就?!盵14]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薄白龉傧茸鋈耍鋈讼攘⒌?;德乃官之本,為官先修德?!盵15]總之,以德建黨就是要讓廣大黨員自覺地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只有這樣,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以德治國

      以德治國,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的基本遵循。新中國成立后,如何治理國家,選擇什么方式治理國家,成為中國共產黨亟待回應的理論與實際問題。在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毛澤東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的重要論斷,逐步形成了以“德治”為主、“法治”為輔的治國理念和治國方略。[16]在他領導起草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公民的公德,為處理個人與祖國、政府與人民、個人與勞動、社會與科學、個人與公共財物的關系提供了行為準則。同時,在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方面,毛澤東把個人利益服務集體利益,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作為治理國家的重要原則。到了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提出“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的治國方略,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1986年9月,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關系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大事?!痹卩囆∑娇磥?,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在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yè),都要大力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二是“在社會公共生活中,要大力發(fā)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尊重人,關心人,特別要注意保護兒童,尊重婦女,尊敬老人,尊敬軍烈屬和榮譽軍人,關心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三是“在廣大城鄉(xiāng)要積極開展移風易俗的活動,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克服社會風俗習慣中還存在的愚昧落后的東西”。江澤民在繼承、發(fā)展鄧小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治國理政方略。他指出:“對于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法治屬于政治建設、屬于政治文明;德治屬于思想建設、屬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疇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始終注意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17]在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總方略下,以江澤民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通過構建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規(guī)范體系,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人際關系。[18]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則從社會主義榮辱的標準出發(fā),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鞍藰s八恥”為社會樹立了以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為榮,以危害祖國、背離人民、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淫逸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標準,界定了是非、善惡的界限,明確規(guī)范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科學、個人與勞動、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義與利之間的關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道德手段。

      習近平是中國共產黨以德治國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充分繼承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關于以德治國思想的基礎上,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根據新時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的需要,提出了新時代以德治國思想。首先,厘清了“法治”與“德治”的關系,認為:“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2],“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19]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治”與“德治”應該是鳥之雙翼,車之雙輪,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以德治國思想的核心內容。習近平曾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盵2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21],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22]。以德治國就是要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fā)揮這一“大德”在治理國家、治理社會中的作用,從而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培育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

      (三)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的基本追求?!吧倌曛莿t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鼻嗌倌暧械赖拢瑒t國家、社會有道德。以德育人就是要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養(yǎng),培育有道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非常重視對青少年、兒童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認為在兒童時期就需要發(fā)展共產主義的情操、風格和集體英雄主義的氣概[23]。他指出,我們造就的社會主義的新人,應該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24]。在毛澤東看來,以德育人就是要把青少年培育成為一個高尚、純粹、有道德、脫離了低級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改革開放后,鄧小平立足于新的社會實踐,繼承、發(fā)展了毛澤東以德育人的思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1980年,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初步想法,即:“要努力使我們的青少年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同年,鄧小平在給《中國少年報》雜志題詞時,首次提出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新人的思想。隨后,他進一步指出:“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們的各族人民都成為有理想、講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人民”[25]。從此,“祖國在我們心中,做四有新人”,“學雷鋒精神,做四有新人”等做“四有”青年主體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了社會各界的共識。江澤民則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將樹立正確的“三觀”與培育“四有”新人相結合,把培育“四有”新人作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目標。1994年1月,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他指出:“要重視引導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蓖瑫r,江澤民還明確了以德育人的具體途徑,強調發(fā)揮家庭和學校在培育青少年道德上的作用。家庭和學校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場所。《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高尚品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yǎng),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薄耙浞职l(fā)揮學校和教師的道德培育作用,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讓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胡錦濤的以德育人思想的核心是培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26]他認為,要加強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促使青少年養(yǎng)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2010年7月,他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指出:“我們要通過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guī)范,培育文明風尚,增強民族凝聚力,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不斷促進社會和諧?!?/p>

      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社會治理中的“德治”。針對“一些人價值觀缺失,觀念沒有善惡,行為沒有底線”[27]的問題,他提出了“德是首要,是方向”,“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21],“要做一個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要堅持品德為先”[28]等一系列論斷。習近平同志關于“德治”的一系列論斷集中體現了以下思想:一是強調家庭、家風在培育青少年道德中的作用。他指出:“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yōu)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29]二是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30]三是要做到知行合一。青少年不僅要知道德,還要行道德之事,做到知行合一。習近平同志告誡道:“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盵21]

      三、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經驗的啟示

      德治是社會治理的基本手段之一。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德治”實踐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與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在中華大地上的有機結合。在百年“德治”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以德建黨、以德治國和以德育人的三條基本經驗,為推進新時代社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一)構建新時代社會道德體系,充分發(fā)揮道德的社會治理功能

      道德的本質是一種非正式制度,它可以通過規(guī)范人們行為和各種社會關系、為正式制度提供道德合理性、填補正式制度的空缺等方式來實現“軟治理”。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經驗揭示了道德在治黨、治國、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對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āng)基層治理體系具有重要啟迪意義。一是要充分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對人們行為及社會關系具有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影響的非正式制度,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根。在歷史中,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深入骨髓,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極大地維護了封建社會秩序。然而,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并非都是精華和有益的,也蘊含著諸如三綱五常、愚忠、愚孝等阻礙社會發(fā)展的道德糟粕。因此,“德治”要扎根于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堅持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經過揚棄后繼承優(yōu)秀的、對新時代社會治理有益的傳統(tǒng)道德文化。二是以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為指導。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正確揭示了無產階級需要什么樣的道德,是無產階級的科學道德理論,是指導中國共產黨百年“德治”的理論航標。要發(fā)揮道德的社會治理功能,就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指導,結合中國社會治理需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對傳統(tǒng)道德文化進行改造、創(chuàng)新,構建新時代社會道德體系。

      (二)持續(xù)加強黨內道德建設,全面提升黨的社會治理領導能力

      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核心。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敝袊伯a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也是中國社會治理的領導核心。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āng)基層治理體系。只有堅持了黨的領導,社會治理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而要提升黨的社會治理領導能力,就必須要加強黨內道德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要加強黨內道德建設,首先就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在淅川縣視察時指出:“我們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秉h員干部只有在社會治理中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察民情、聽民意、集民智,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才能守得住人民的心,才能鞏固黨的領導基礎。其次,要堅持任人唯賢。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āng)基層治理體系中,領導干部的道德好壞、能力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社會治理的實際效果。任人唯賢,在選人、用人環(huán)節(jié)重視道德品質,兼顧個人能力,選用道德品質優(yōu)良的黨員干部擔任社會治理的領導職位。

      (三)堅持人的道德主體性地位,積極創(chuàng)新新時代道德教育機制

      “從道德上講,任何道德原則都要求社會本身尊重個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說,道德要求社會公正地對待個人;并且不要忘記,道德的產生是有助于個人好的生活,但不是說人是為了體現道德而存在”[31]。道德之所以產生,是由于人的需要。道德是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體[32]。人的道德主體性要求,人在處理各種社會關系時要發(fā)揮自覺能動性,表現出一種“自律”行為,而不是“他律”。在以德建黨上,中國共產黨從人民利益出發(fā),通過開展道德教育工作和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內化于廣大黨員內心。在以德育人上,中國共產黨注重發(fā)揮家庭與學校在培育青少年道德方面的基礎作用,通過受教育者與道德文化的雙向建構,實現道德的主體內化??梢姡袊伯a黨在百年“德治”中,始終堅持人的道德主體性地位,充分發(fā)揮人的道德自覺能動性,從而實現道德的自我構建。這就啟示我們,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要堅持人的道德主體性地位,積極創(chuàng)新道德教育機制立足于人的現實需要,以發(fā)揮人的自覺能動性為前提,促進人與道德的有效互動。道德教育不是道德知識的學習、掌握,也不是道德行為的訓練、養(yǎng)成,而是深深觸及、扎根人的心靈的活動[32]。因此,新時代道德教育要引導人們去選擇和接受何種道德,而不是強制人們去接受一種冷冰冰的道德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的道德“自律”,才能深植新時代社會治理的倫理根基。

      猜你喜歡
      德治中國共產黨道德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用“問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雷鋒(2022年2期)2022-04-12 00:08:12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以德治企,誠實守信
      ——湖北億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與德治并舉的哲學思考
      伊通| 扶沟县| 炎陵县| 寿宁县| 丰镇市| 天全县| 舟山市| 化州市| 娱乐| 厦门市| 丹江口市| 昂仁县| 曲麻莱县| 乐东| 连山| 都江堰市| 山东| 苗栗县| 长治县| 大洼县| 安平县| 孙吴县| 元氏县| 丁青县| 辛集市| 永登县| 广西| 铁岭县| 喀喇| 陇南市| 长寿区| 同江市| 乃东县| 杂多县| 石狮市| 黔西县| 伊金霍洛旗| 互助| 阿尔山市| 安图县|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