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科技創(chuàng)新視角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路徑探索

      2021-01-31 04:10:57閆寶寶
      關鍵詞:辦案檢察檢察機關

      閆寶寶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上海 200070)

      作為一個科技后發(fā)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一直高度重視科技發(fā)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更是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助力科技創(chuàng)新。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都將科技創(chuàng)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發(fā)展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我們認為,保護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集中體現的知識產權,就是助推創(chuàng)新之火漸成燎原之勢。知識產權的刑事保護因其嚴厲性和權威性發(fā)揮著行政手段難以替代的作用。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具有全過程、階段性、環(huán)節(jié)性和結構性的主導作用,其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對知識產權的刑事保護至關重要。

      但新的時代背景下,過往單一的知識產權檢察履職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發(fā)展階段的迫切需求。新時代的檢察機關要從國家戰(zhàn)略高度出發(fā),以服務保障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為目標,更加自覺地把知識產權檢察職能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人民幸福生活聯系起來。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刑事一體化、全鏈條的保護格局,為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特點

      (一) 數量大幅提升,商標犯罪仍是主體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及執(zhí)法力度的加大,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量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以上海市為例,2019年,全市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922件2092人,其中審查逮捕案件443件959人,審查起訴案件479件1133人。到了2020年,全市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增長為1537件3554人,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審查逮捕案件暴漲至866件2139人,案件數及人數分別同比增長95%、123%。①數據來源:《2019年上海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2020年上海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

      在案件類型方面,商標類案件占據絕對多數。2019年,商標類案件在全市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量中占比為90.13%,其中假冒注冊商標罪245件648人,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35件87人。2020年商標權類案件繼續(xù)增長76%,在全部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占比,也從2019年的90%上升至2020年的95%。其中,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999件2158人,案件數同比增長81%,假冒注冊商標罪405件1031人,案件數同比增長65%;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57件155人,案件數同比增長63%。

      (二) 犯罪手段不斷升級,產業(yè)鏈不斷成熟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呈現出專業(yè)化、公司化的特點。②參見馬謹斌:《從檢察視角看知識產權保護的刑事司法保護》,《人民司法》2017年第4期。侵權者除了提升制假工藝、提高假冒商品仿真程度外,在售假環(huán)節(jié)還會采取拆分發(fā)貨、貨標分離,增加了偵查識別的難度。在侵犯著作權方面,侵犯人往往在原作上二次修改、設計,或對侵權產品進行著作權登記,更具隱蔽性、迷惑性。在犯罪模式方面,也逐漸由傳統攤販式經營犯逐步向公司化發(fā)展。單位侵權主體利用現代化的企業(yè)運作模式,更迅速、有規(guī)模地實施侵權行為,犯罪波及面更廣泛、后果也變的更嚴重,增加了監(jiān)管和查處難度。很多案件證明,侵權者傾向于將制假地與銷假地分設在多處,侵權環(huán)節(jié)分工變的更為精細,上下游產業(yè)鏈進一步延長,彼此之間的聯絡也更加隱蔽。犯罪參與主體的增多,為偵查取證、行為定性、數額認定帶來更大挑戰(zhàn)。復雜的侵權鏈也加大了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的難度,對參與采購、生產、銷售等不同環(huán)節(jié)的犯罪嫌疑人追捕、追訴也平添了諸多障礙。

      (三) 涉案領域擴大,高附加值產業(yè)集中

      知識產權案件中,被侵權商品從常見的名煙名酒、名牌奢侈品,逐步擴大到包括化妝品、電子產品、汽車配件等民生工業(yè)用品領域。價格低廉但利潤高、需求大的商品被假冒的情況同樣嚴重。高附加值產品因更是因為獲利空間大更是成為近些年來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標。2020年,上海市辦理的一批重大有影響的著作權類案件中,侵權者便是將侵權對象鎖定為具有高附加值的玩具。犯罪團伙以更精細、更復雜的手法達制作的侵權玩具足以假亂真,部分玩具犯罪利潤可達50%。③參見《終審落槌!上?!皹菲础狈旅啊皹犯摺卑感校荷姘?.3億元,主犯獲刑6年罰款9000萬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392759005136741&wfr=spider&for=pc,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6月15日。著作權侵權對象方面也從傳統的圖書作品、美術作品,擴散到影視作品、網絡圖書作品、匯編作品等,并逐步覆蓋《著作權法》所列各類著作權。隨著影視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涉及盜版視頻網站的侵權案件也不斷出現,占侵犯著作權案件比重不斷攀升。

      (四) 新型犯罪凸顯,交叉競合屢現

      依托互聯網實施的識產權犯罪具有隱蔽性強、傳播迅速等特點。侵權者往往通過電商平臺、社交軟件等媒介更易兌現假貨利潤的方式來出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知識產權犯罪“互聯網+”的態(tài)勢越來越顯著。著作權方面網絡化趨勢同樣明顯,侵權者多運用深度鏈接、視頻解析、轉碼、爬蟲等專業(yè)技術工具、技術手段實施侵權。與此同時,侵權作品的復制發(fā)行亦由實體轉為網絡,利用網絡云盤、違規(guī)經營影視作品網站已經成為著作權犯罪的主要形態(tài)之一。商業(yè)秘密犯罪頻發(fā)領域也體現出網絡化的趨勢,從傳統工業(yè)產品轉為人工智能、編程代碼等具備較高商業(yè)價值的信息。隨著網紅經濟新業(yè)態(tài)日趨成熟,售假團伙也將觸手伸向這一領域。他們試圖利用“直播帶貨”這種新型的經營模式掩蓋犯罪的實質。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團伙內部分工明確,成員分別負責對接商家、篩選直播商品、安排主播檔期、管理直播后臺鏈接,以及負責售后和粉絲群維護,給消費者造成正規(guī)經營、正品銷售的假象。除了被侵權企業(yè)的損失,網絡化的運作模式往往導致受害群體者數量大,無實體化的運作模式也增加了消費者的維權難度。

      知識產權犯罪交叉競合情況同樣值得關注。一方面商標權、著作權犯罪存在交叉競合。行為人在侵犯著作權時往往伴隨著不正當競爭或者商標權侵權行為,造成部分商標權類、著作權類案件在犯罪行為定性、刑民交叉法律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難題需要破解。另一方面,著作權、商業(yè)秘密犯罪之間存在交叉競合。由于軟件代碼同時具備作品和商業(yè)秘密兩種屬性,以營利為目的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權利人的軟件代碼并使用,可能同時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和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二、檢察機關在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原有知識產權保護模式下,知識產權爭議解決以行政執(zhí)法部門介入處理為主,司法機關在知識產權糾紛中發(fā)揮的作用較為有限。近年來,檢察機關進一步統籌部署、建立機制、強化措施,以充分保障和促進相關創(chuàng)新企業(yè)健康發(fā)展,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仍存在短板、問題亟待解決。

      (一)專業(yè)化程度與時代要求存在差距

      與傳統刑事犯罪相比,知識產權犯罪行為人往往是某一領域具備知識優(yōu)勢的專業(yè)人士,因此犯罪往往會呈現出專業(yè)化、智能化的特點。①王建濤、梁治德:《檢察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完善路徑》,《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年第10期。隨著科技的進步,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手段同樣運用在了知識產權犯罪的全過程。知識產權所具備的無形性與專業(yè)知識壁壘的雙重疊加,使得信息時代背景下的知識產權犯罪的追訴難度變的更大。同時,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還呈現出刑民交叉、刑行交叉的特點,因此知識產權犯罪不僅具備以知專業(yè)壁壘為代表的知識深度高的特點,還具備以法律關系交叉為代表的知識廣度大的特點。這要求檢察人員不僅要具備犯罪證據的收集固定、審查甄別等專業(yè)能力,還要掌握豐富的刑法、民商法及行政法等綜合性法律知識。

      反觀檢察人員多為法律專業(yè)出身,對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知識能力較強,但知識產權專業(yè)知識了解存在明顯不足。因此導致檢察人員在辦理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中,對一些直接決定案件性質的鑒定結論只能高度信賴鑒定人員作形式審查。①鄧禮力、鄭創(chuàng)彬:《檢察機關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路徑選擇》,載《法治論壇》第19輯。這反映在庭審中就是對被告人或者辯護人提出的一些專業(yè)性辯解,很難做到輕松應對,陷入對關鍵事實說不清,對關鍵問題辯不贏的困境。除了人員專業(yè)知識的軟實力方面,在機構設置的硬件方面,檢察機關也存在支持力度不夠的現象。相當一部分地區(qū)檢察機關在機構組建、專業(yè)化人員配備和業(yè)務能力培訓等方面重視程度、行動力度都還不夠,專業(yè)化建設進展緩慢。專業(yè)人才的缺乏還體現在知識產權犯罪的理論供給方存在短板,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類型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應對辦案尚且不足,引領實踐更是無從談起。

      (二)辦理周期較長,影響產權保護實效

      知識產權犯罪的證據尤其是關鍵證據極易滅失,其權利本身又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和不可修復性。如果侵權發(fā)生后沒有及時對受損權利進行救濟,則可能會嚴重損害權利人權益甚至導致知識產權失去價值。由于專業(yè)特性等方面的特殊因素,涉知識產權案件往往較普通刑事案件更為復雜。但涉知識產權侵權手段多樣,證據收集固定、事實審查甄別難度大的客觀狀況,導致檢察機關在辦案時較難及時對偵查取證、確權認定、侵權判斷標準、數額計算依據、鑒定異議應對等關鍵問題作出符合權利人期望的有效回應。以及辦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檢察機關與當事人、行政機關多向溝通不暢、證據收集固定不到位、鑒定意見出現紕漏等情況,都會導致司法效率、質效不高,當事人訴累增加,甚至可能給權利人帶來侵權行為后的二次損失。

      此外,知識產權保護的路徑選擇方面,由于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在事實認定上有時存在同一性,在違法性認定上存在重合性,一些司法機關片面地先刑后民,忽略了民事程序的獨立性價值,既不利于當事人權利最大化,也不符合知識產權事實認定由侵權到犯罪先民后刑的遞進邏輯。②沈楊:《知識產權“三審合一”改革的啟示》,《人民司法》2009年第23期。

      (三) 溝通銜接工作發(fā)展不均衡影響檢察監(jiān)督實效

      近年來,檢察機關在保護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中進一步強化與各行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作,建立工作銜接日常聯系機制、信息互通共享機制、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會商機制、聯合調查研究機制等。但在落實這些舉措的過程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一方面是各項機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得到完全的細化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種類和形式多樣,檢察機關在具體工作中如何針對案件類別細化銜接機制與配合措施,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另一方面存在檢察機關在開展該項工作時著力不均的現象,沒有形成良好的辦案合力。很多地區(qū),刑事檢察條線組建了知識產權犯罪專業(yè)辦案團隊,負責轄區(qū)重大、疑難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辦理以及與行政主管部門的聯絡、交流,但民事檢察和行政檢察業(yè)務條線并未組建類似團隊開展相關工作。甚至,有的地區(qū)刑事檢察也未建立專業(yè)化的知識產權辦案力量。此外,省級檢察院機關與相關行政機關建立了信息共享平臺,市級院和各基層院沒有參與該平臺的運作,檢察合力沒有凸顯,難以開展雙向線索聯絡溝通。

      (四) 營商環(huán)境綜合治理工作針對性不強

      由于專業(yè)能力的限制及思想觀念的陳舊,部分檢察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中依然傾向于采用打擊手段,保護手段重視、利用不充分。例如,各級檢察機關評判知識產權保護成果所選擇的數據往往是對批捕數、起訴數、判決數等打擊數據,而不是挽回知識產權權利人經濟損失,幫助權利人加強知識產權等保護措施。①王建濤、梁治德:《檢察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完善路徑》,《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年第10期。在特定階段知識產權保護中重視打擊手段,雖然在打擊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就辦案而辦案的思維模式,忽視了對權利人利益及知識產權社會價值的保護,創(chuàng)新帶來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從長遠上肯定不利于創(chuàng)新。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一種手段,刑事司法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種手段,其終極目標是對遭受破壞的社會關系的修復及對現有秩序的維護。與其他刑事案件相比,知識產權犯罪往往伴隨著被害人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檢察機關在辦理知識產權案件時,可以不將目光局限在對侵權行為的打擊上,還可以綜合運用保護與服務等檢察手段,最大化的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

      在為涉知識產權保護企業(yè)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方面,傳統的無差別普法性宣傳教育活動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要求。部分地區(qū)盡管做出了相當的努力,嘗試建立與知識產權保護企業(yè)的聯系機制,但工作開展尚停留在聽取反饋意見、收集普遍性的簡單問題層面,對市場現狀、企業(yè)特點、權益保護等專業(yè)性問題缺乏深入調研。

      三、 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可行性建議

      (一)突出重點,精準履職

      把牢知識產權“嚴保護”政策導向,著力解決“侵權易”問題。依法懲治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基礎上突出重點,積極參與“鐵拳”“劍網”等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專項行動,重點打擊侵害高新技術產業(yè)集群、區(qū)域公共知名品牌等領域的侵犯商標權犯罪,加強對商標權利人的保護。重點打擊涉及優(yōu)勢產業(yè)、重大科研項目和工程、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等領域的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加大對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保護力度。重點打擊涉及關鍵核心技術、高新技術、事關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侵犯商業(yè)秘密犯罪,加強對重點技術領域的商業(yè)秘密保護力度。加強對網絡侵權、跨地區(qū)有組織侵權等嚴重侵權假冒犯罪的打開,在事關國家和社會利益,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點領域開展重點打擊和專項整治。

      全面落實知識產權檢察職能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周期長”問題。探索完善符合地方特點的案件辦理、指導機制,制定并完善辦案規(guī)程、證據審查指引,從行刑銜接、提前介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出席法庭、訴訟監(jiān)督等各環(huán)節(jié)完善辦案機制,推動簡案快辦、繁案精辦,促進疑難復雜案件快速突破,進一步縮短辦案期限,提升工作效率。充分發(fā)揮捕訴一體、類案專業(yè)化優(yōu)勢,建立知識產權案件“一案三查”制度,對同一案件同步審查是否涉行政執(zhí)法、刑事追訴或民事追責情形。

      探索建立技術專家輔助辦案和實務專家咨詢辦案機制,著力解決“認定難”問題。強化技術事實調查,邀請技術領域專家,對涉知識產權專業(yè)問題,提供咨詢意見、輔助辦案,提高確權存證、溯源監(jiān)測、取證維權能力,依法準確認定涉案技術事實;對重大疑難復雜、新類型等有典型意義的案件,邀請實務專家對法律適用、監(jiān)督效果、司法價值引領等方面進行咨詢論證,提高監(jiān)督精準性和影響力;推動鑒定人及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釋明涉案爭議焦點技術問題,增強指控犯罪效果。

      健全完善便民利民平臺,暢通申請監(jiān)督渠道,著力解決“維權難”問題。加大知識產權領域民事、行政案件辦理力度,重點監(jiān)督涉及科技創(chuàng)新資金和收益分配糾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勞動爭議、科技創(chuàng)新主體知識產權糾紛、軍民技術糾紛等案件;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領域虛假訴訟行為,重點關注涉及馳名商標認定、公司分立、合并和企業(yè)破產糾紛等虛假訴訟犯罪易發(fā)領域的民事案件;對于履職中發(fā)現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依法督促糾正,確保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正確及時有效執(zhí)行。針對食品、藥品領域濫用或侵犯知識產權、損害公共利益的情形,緊扣重點領域、關鍵環(huán)節(jié),積極探索運用支持起訴、公益訴訟等方式,推進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降低不該有的維權成本。

      (二)強化合作,促進全鏈條保護

      結合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試點,建立健全訴審協作機制。健全與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三審合一”相適應的訴訟協作機制,探索對知識產權法庭的監(jiān)督新模式,重點解決案件管轄、起訴、審判、監(jiān)督等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問題;加強與人民法院溝通,完善知識產權犯罪常見罪名量刑規(guī)范,統一類罪的量刑尺度,實現量刑建議精準化;加大禁止令、從業(yè)禁止、財產刑等量刑建議力度,提高必須有的違法代價。

      借助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聯席會議機制,建立健全與行政協作保護機制。與行政執(zhí)法部門完善日常聯絡、雙向咨詢、交流培訓、聯合宣傳、案件協調配合等制度,建立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有機銜接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①《群策群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人民網http://ip.people.com.cn/n1/2017/0328/c136655-29173177.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7月1日。深度利用“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督促行政執(zhí)法部門細化違法案件信息的錄入時限和標準,確保對案件線索的實時查詢和同步監(jiān)督,推動案件“網上移送、網上受理、網上監(jiān)督”。推進行政執(zhí)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標準協調銜接,健全完善重大涉嫌犯罪行政處罰案件檢察介入機制,規(guī)范和健全不批捕、不起訴后的反向移送機制,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雙向銜接,形成知識產權違法犯罪打擊閉環(huán)。

      建立健全訴偵配合監(jiān)督機制,強化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全程跟蹤指導。完善介入偵查引導取證的規(guī)范機制,對重大、疑難、復雜、新類型知識產權犯罪案件要做到提前介入全覆蓋。引導偵查機關正確把握刑事立案、逮捕、起訴標準,規(guī)范介入的時間節(jié)點、案件范圍、啟動程序、信息共享、工作重點、辦案責任、介入形式、銜接反饋等;按照庭審指控所需的證據標準,對案件性質、證據收集、法律適用等提出精準指導意見。加強與偵查人員面對面溝通和協作配合,努力讓偵查機關真正認同、接受檢察機關的引導、監(jiān)督,共同提升案件辦理質效。

      深化地區(qū)知識產權保護協作,促進區(qū)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融合升級。依法辦理多地互涉案件,探索建立線索通報、證據移轉、案件協查、數據共享等制度,合力打擊跨區(qū)域、鏈條式、產業(yè)化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加強對關聯犯罪、上下游犯罪協同打擊、全鏈條治理。①吳曉鋒:《法治護航新時代重慶高質量發(fā)展 重慶政法系統凝心聚力服務新發(fā)展》,法治日報2021年6月2日。對涉及多地專利、商標、商號、版權、商業(yè)秘密、地理標志等民事訴訟監(jiān)督案件,知識產權授權確權、行政處罰等行政訴訟監(jiān)督案件,堅持客觀公正立場,平等保護權利人合法利益。

      (三)強化保障,營造良好保護環(huán)境

      加強組織領導,把保護知識產權、服務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做。將檢察職能與省情、市情、縣情深度融合,不斷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質效,及時調研分析案件態(tài)勢、特點和規(guī)律,發(fā)現普遍性、趨勢性的問題,從參與社會治理層面提出防控對策,積極向黨委、政府及相關單位部門建言獻策。②吳曉鋒:《法治護航新時代重慶高質量發(fā)展 重慶政法系統凝心聚力服務新發(fā)展》,法治日報2021年6月2日。省級院、市級院要加強和改進對下督導檢查、分類指導,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保護知識產權的好經驗、好機制,對于重大、疑難案件,要發(fā)揮檢察一體化辦案優(yōu)勢,強化辦案力量一體調配,確保辦案質量和效率;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于辦案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應當及時向上級人民檢察院請示報告。

      加強宣傳工作。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利用大眾傳媒尤其是“兩微一端”平臺,通過多種形式如新聞發(fā)布會、案件庭審、公開聽證、發(fā)布典型案例,宣傳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服務保障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成效。審慎發(fā)布涉及科技創(chuàng)新主體犯罪案件的新聞信息,及時引導和疏解有關輿情,推動全社會形成依法保護知識產權、服務保障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司法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

      加強專業(yè)化建設,完善專業(yè)團隊、檢察官辦案組、人才庫建設,持續(xù)壯大優(yōu)化知識產權檢察專業(yè)人才梯隊。試點在部分檢察院配齊配強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人員;非試點院應當成立專業(yè)辦案團隊或指定專人辦理知識產權案件。加強檢校合作交流、建立跨部門人員培訓交流機制,聯合開展學術研究和推進雙向人才交流。加大參與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和培訓力度,培養(yǎng)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人才。加強案件分析研判,建立典型案例收集、編撰、選送和年度發(fā)布制度。

      猜你喜歡
      辦案檢察檢察機關
      茶文化的“辦案經”
      女法官“馬虎”辦案,怎么辦?
      檢察版(五)
      檢察風云(2020年10期)2020-06-29 07:55:26
      檢察版(四)
      檢察風云(2020年8期)2020-06-09 12:25:47
      檢察版(十)
      檢察風云(2019年20期)2019-11-06 02:59:01
      檢察版(九)
      檢察風云(2019年18期)2019-10-18 05:05:59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jiān)督權的法理闡釋
      搶錢的破綻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辉县市| 鄂托克前旗| 吉安市| 资溪县| 霸州市| 玉林市| 南丰县| 垫江县| 东明县| 富宁县| 临泽县| 阳新县| 孟州市| 余庆县| 方山县| 深圳市| 宁河县| 鄂州市| 白水县| 博客| 电白县| 元江| 昂仁县| 平远县| 乳山市| 祁阳县| 西藏| 丰都县| 阿拉善盟| 宣恩县| 惠水县| 璧山县| 辰溪县| 邻水| 桐梓县| 那曲县| 台中市| 博客| 庄浪县| 临江市|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