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媒體環(huán)境下調查性報道的困境與出路

      2021-01-31 04:43:18
      視聽 2021年10期
      關鍵詞:受眾信息

      馮 卿

      調查性報道的起源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新聞界,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中國后逐漸發(fā)展成頗具社會影響力的一種報道形式。在《新聞學大辭典》中,調查性報道的釋義為:“一種以較為系統(tǒng)、深入地揭露問題為主旨的報道形式”。調查性報道通常是指由新聞記者通過系統(tǒng)科學、有針對性的調查,揭露社會問題或事件真相的一種報道方式,是媒體體現(xiàn)社會守望者責任的重要方式。然而隨著移動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交互融合,技術賦權使人們的信息發(fā)布模式和信息接收習慣均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調查性報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

      一、新媒體環(huán)境下調查性報道的困境

      (一)受眾碎片化的閱讀習慣

      傳統(tǒng)媒體時代,人們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對報紙上的信息進行選擇性閱讀,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快速搶占市場。移動終端因其便攜性與小屏的特征將信息聚集在屏幕中,人們滑動屏幕即可閱讀消息,能夠隨時隨地進行信息發(fā)布與獲取信息。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的信息獲取習慣,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方式使得人們很難靜下心來閱讀長篇文章,“短、小、精”的淺層次信息相較于需要深入閱讀的長篇大論更容易獲得人們的青睞。而調查性報道基本囊括了事情發(fā)展的全部概況,對事件發(fā)展的細節(jié)詳盡描述,一般篇幅較長,需要人們花費一定的時間認真閱讀,這與人們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方式相沖突。

      同時,人們在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下形成了情緒化的解讀方式。調查性報道一般以揭露性為主,情緒化的解讀與調查性報道所需的理性解讀與思考也相沖突,使得調查性報道流失了大量受眾。

      (二)消息來源廣泛且真假難辨

      當今社會,信息爆炸式增長,豐富的信息為記者搜集新聞線索提供了便利,但其中也摻雜著大量的虛假信息。在技術賦權下,人人都有麥克風,微博、微信、貼吧等社交平臺的蓬勃發(fā)展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消息。但因受眾的媒介素養(yǎng)參差不齊以及網(wǎng)絡本身具有匿名性,人們不用為信息的真實性負責,因而在接收到消息時可能不經分辨真假就將消息二次傳播?;ヂ?lián)網(wǎng)上真真假假的、碎片化的信息鋪天蓋地地涌向記者,記者在信息的洪流中很難分辨信息的真假,又極易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記者的判斷受到干擾,看似清晰、真實的消息實則模糊難辨。倘若記者以斷章取義的虛假信息推測事件全貌,則難以得出客觀理性的結論。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病毒的消息一經傳出,各家媒體未經核實消息來源就廣泛轉載,其中包括新京報等權威媒體。該消息引起了人們對雙黃連口服液的搶購,但后來當記者介入調查后才發(fā)現(xiàn)這實為一則謠言,新聞結論的反轉極大地影響了媒體公信力。

      (三)較長的制作周期

      一篇優(yōu)秀的調查性報道,往往需要記者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和大量精力,對事件進行系統(tǒng)、詳細、科學的采訪與調查,才能寫出深入、詳細的報道。在當下的新媒體環(huán)境中,新的熱點層出不窮,受眾也不再被動地等待信息的發(fā)布,而是會主動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尋找自己感興趣或者所需要的信息。當一個新聞事件發(fā)生后,現(xiàn)有的新聞報道和線索不足以解答人們的疑惑,人們便會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主動挖掘信息,發(fā)現(xiàn)事件細節(jié),還原事情的真相,直到事件水落石出,因此可能還沒等記者抵達新聞現(xiàn)場,真相就已經浮出水面,受眾就已經將目光轉移到別處,調查性報道的制作周期遠趕不上熱點更新?lián)Q代的速度。

      (四)容易引起法律糾紛

      首先,調查性報道離不開記者對事實的挖掘與調查。當記者為了揭示某些不為人知的隱蔽真相時,可能會到新聞現(xiàn)場采取偷拍、竊聽、跟蹤之類的方式獲取素材。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沒有把握好采訪的尺度,就極易發(fā)生新聞侵權事件,傳播技術的發(fā)展又助推了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其次,在調查性報道中,可能會因為出現(xiàn)當事人的姓名、肖像等,導致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大肆傳播,從而造成侵犯當事人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的法律糾紛。在這種情況下,滿足公眾的知情權與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對于記者來說是一對矛盾。信息的過度暴露會造成侵權,而沒有滿足公眾對真相及事件細節(jié)的追求又容易引起一些誤解。

      最后,記者搜集新聞線索時,可能會介入到事件中,影響事件的發(fā)展。這種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記者參與到新聞制造中,甚至出現(xiàn)打著保護公共利益的旗號去侵犯他人權利的情況,如此會違背調查性報道的初衷。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調查性報道的出路

      (一)內容為王

      內容為王在新媒體時代對于調查性報道來說依然是重中之重。雖然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海量的信息,但真正高質量的內容并不多。許多媒體為了博眼球、沖流量,急于對當下熱點事件進行簡單的轉載,這種轉載僅僅是同質化內容的堆砌,雖然受眾確實閱讀到了這些信息,但同質化的信息并沒有設身處地為受眾著想,不符合其需求。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滿足群眾的需求是媒體應盡的責任。媒體要認清自己的定位,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從社會上存在的問題入手,細致調查,才能寫出好的調查性報道。當互聯(lián)網(wǎng)上充斥著大量同質化的快餐新聞時,那些有著獨特內容,經過詳細、客觀、科學調查后撰寫成的調查性報道,依然擁有廣闊的市場。大量淺層次的碎片化信息不能引發(fā)讀者的深度分析與廣泛思考,對于深層次信息的需要也會使讀者主動尋求更高質量的調查性報道。因此,堅守內容的質量是調查性報道在這個浮躁時代站穩(wěn)腳跟的立身之本。

      (二)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越是在消息來源嘈雜的環(huán)境下,越能彰顯記者的專業(yè)性。記者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縝密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要能從信息洪流中發(fā)現(xiàn)關鍵信息。在眾聲喧嘩的環(huán)境下,面對眾多消息來源,記者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快速接觸核心信源,找出有效信息,辨別信息的真假,避免被虛假信息誤導。尤其是在重大社會事件發(fā)生后,及時、客觀的調查性報道能深入人心,引導社會輿論、還原事件真相。

      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信息的雙向性,記者可以積極地利用新媒體來獲得更多的新聞線索。線上的線索搜集渠道更加多樣化,微博私信、電子郵件等線索獲取方式是對現(xiàn)場調查與采訪的補充,可以充實調查性報道的內容與提升調查性報道的質量。雖然網(wǎng)絡上消息來源眾多,但也是記者獲得新聞線索、了解民意的重要場所,各種各樣的聲音匯聚在此,記者可以在網(wǎng)絡上聽見更多的聲音,更好地了解人們關注的輿論焦點。記者要從中篩選出最能反映民情與民意的信息,使調查性報道的內容切實為受眾解決問題,吸引更多受眾閱讀。

      (三)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調查性報道也要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要想提高記者完成調查性報道的工作效率,就要在調查性報道的采訪與寫作過程中融入現(xiàn)代科學技術,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服務于調查性報道的內容。因此,記者要熟練地使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例如圖表分析、影音視頻、H5、數(shù)據(jù)分析等,并將其運用到采訪與寫作中,制作數(shù)據(jù)新聞、新聞游戲、H5新聞等,除了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增加調查性報道的趣味性與可看性,從而吸引廣大讀者。

      記者要緊跟時事熱點,當今社會上的熱點事件更新?lián)Q代的速度非常快,調查性報道要盡量跟上社會熱點,這也是對記者能力的考驗。調查性報道的程序較為煩瑣,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提高調查性報道的完成速度,及時、客觀、準確地將客觀事實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

      (四)熟讀相關法律

      作為一名調查性報道的記者,僅僅有較高的業(yè)務水平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心理素質、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與調查事件相關的基礎知識等都是調查性報道記者應當具備的能力。尤其是記者在調查性報道的采訪過程中易引發(fā)侵犯當事人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利的糾紛,這就要求記者要有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既要保護他人隱私,又要滿足公眾知情權;既要保護當事人名譽權,又要維護公眾利益。記者心中應當有一個天平,維持兩邊的平衡。記者要熟讀相關法律法規(guī),了解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侵犯他人合法權利。記者在對事實的調查過程中,容易侵犯這三類人的名譽權:首先是沒有被定罪的犯罪嫌疑人,容易在報道中直接指認其為罪犯;其次是公眾人物,比如娛樂明星;最后是因為公共危機被輿論質疑的企業(yè)家。因此,記者在事件的調查中應當熟讀相關法律法規(guī),做到心中有數(shù),把握好報道的尺度。

      三、結語

      調查性報道是基于揭露某種真相而進行的報道,需要記者做大量細致、深入、詳細的調查,因此對于記者的能力要求比較高。調查性報道的記者不僅要有著較高的業(yè)務水平,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新媒體的時代背景對于記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也會有諸如信源廣泛且模糊、受眾碎片化閱讀習慣等弊端,但也為記者尋找新的線索、豐富報道的內容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時代,還是新媒體時代,記者都不應故步自封,應當積極擁抱科學技術的紅利,適應時代的變化,制作出更多符合群眾需要、有利于輿論引導的高質量調查性報道。

      猜你喜歡
      受眾信息
      用創(chuàng)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電視節(jié)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chuàng)新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電視新聞如何獲得受眾信任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信息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
      平乡县| 通江县| 南华县| 台山市| 济南市| 濮阳县| 侯马市| 鹿邑县| 永定县| 黄冈市| 白沙| 房山区| 兴文县| 泸西县| 张掖市| 宁都县| 晋江市| 塘沽区| 芜湖县| 泸水县| 陇川县| 开江县| 永清县| 伊川县| 团风县| 美姑县| 岑溪市| 万盛区| 大荔县| 洛扎县| 虞城县| 威宁| 卢氏县| 泽普县| 彭泽县| 平潭县| 连云港市| 普陀区| 娄底市| 莲花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