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詩歌的女性主體意識呈現(xiàn)

      2021-01-31 16:02:29方雪梅
      關(guān)鍵詞:女詩人美的詩人

      方雪梅

      (江陰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江蘇 江陰 214405)

      引言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大動蕩時期,卻是思想上極自由、極奔放的時期。社會秩序的紊亂,導(dǎo)致儒家獨(dú)尊地位喪失,異端思想乘虛而入。玄學(xué)崇尚自然,不拘名教,使人的精神個性受到尊重;佛教也開始興盛起來;又兼邊疆少數(shù)民族大規(guī)模挺進(jìn)中原,促進(jìn)了各民族之間文化風(fēng)俗的交流和滲透。儒家獨(dú)尊地位的喪失,使得封建禮教、男尊女卑等傳統(tǒng)觀念受到猛烈沖擊。社會上對待婦女的看法有所轉(zhuǎn)變,并給予女性詩人一定的關(guān)懷和尊重。南朝徐陵編選《玉臺新詠》,精選自漢至梁描述女性精神生活與感情生活的詩篇以及江南男女互相悅慕的歌謠,廣錄歷代才媛之作。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女性詩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一批女詩人競相登場,出現(xiàn)了左棻、謝道韞、鮑令暉、劉令嫻、沈滿愿等充滿個性且才華橫溢的女詩人。在當(dāng)時“人的自覺”精神引發(fā)下,女性開始把那份生命意識的復(fù)蘇帶來的情感體驗融入詩歌,讓后人體味到了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

      1 自賞意識:女性對自身美的感知和禮贊

      漢代的封建禮教把“三綱五?!钡募湘i強(qiáng)加于女性身上,人性中神圣的情感幾乎被社會性的觀念無情吞噬了,女性在很大意義上成了封建禮教下的“活機(jī)器”,甚至個別才思敏捷的文人捕捉到的女性美,也成了封建道德規(guī)范下的模本。如漢樂府中有一首《隴西行》,歌頌了一位重婦德、守婦規(guī)的能干女性:“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問客平安不。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卻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促令辦粗飯,慎莫使稽留。廢禮送客出,盈盈府中趨。送客亦不遠(yuǎn),足不過門樞?!痹姼杷茉炝艘粋€善持門戶、進(jìn)退得體的隴西婦女形象,接待賓客所有的繁文縟節(jié),她都安排得有條不紊。最后,詩人贊許道:“娶婦得如此,齊姜亦不如。健婦持門戶,一勝一丈夫?!绷簡⒊壬苍u價說:“讀起來,仿佛人到了歐洲交際社會,一個貴婦人極和藹極能干的美態(tài),活現(xiàn)目前?!盵1]這樣的女性自然是男人心目中的模范女性,然而女性對自身美的感知與體驗卻是缺失的。

      魏晉以后,玄學(xué)一時盛行,提倡個人“任情適性”。在其影響下,人的個性發(fā)展得到了伸張,積淀在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愛美心理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釋放。男性紛紛以追求美的事物為時尚,創(chuàng)作了大量對美的頌贊詩作。與此同時,女性也開始為這自覺精神所感染,突破了漢代遺留下來的嚴(yán)格宗法束縛,真實地投入到美的世界,為自身生命之美寫下了一首首動人的詩篇。

      梁代才女沈滿愿便是其中之一,如其《映水曲》:“輕鬢學(xué)浮云,雙蛾擬初月。水澄正落釵,萍開理垂發(fā)?!迸魅斯谧约一▓@里看四下無人,便在水澄如鏡的池邊開始了顧盼自賞。詩人通過精妙的聯(lián)想——“輕鬢學(xué)浮云,雙蛾擬初月”,由此及彼,獲得了強(qiáng)烈的審美體驗。在對生命的凝望中,女主人公完全拋棄了一切外加的理性因素,欣賞著并迷醉于水中的自我形象?!叭诵枰勒缛说娘嬍承枰}一樣,……對美的需要與人的自我形象有關(guān)?!盵2]這首詩短短四句,不僅傳遞了一個青春女性對美朦朦朧朧的感知和沾沾自喜,還蘊(yùn)含了女性對生命的自覺認(rèn)識,代表了女性壓抑已久的生命意識的復(fù)蘇。再如南朝女詩人鮑令暉的《擬青青河畔草》:“裊裊臨窗竹,藹藹垂門桐。灼灼青軒女,泠泠高臺中。明志逸秋霜,玉顏艷春紅。人生誰不別?恨君早從戎。鳴弦慚夜月,紺黛羞春風(fēng)。”詩歌從象征女性高潔情懷的自然景物——“臨窗竹”和“垂門桐”入手,展示主人公居住環(huán)境的清幽。在這片清幽的環(huán)境中,一位“灼灼”的深閨少婦,“泠泠”地步上高臺憑欄遠(yuǎn)眺。她的志向比秋霜高潔,容顏比春花還要艷麗,是一位品貌俱佳的賢良淑女。那么,她為何凄然地獨(dú)上高臺呢?原來是“人生誰不別,恨君早從戎?!彼窃谒寄钤缭鐝能娺h(yuǎn)行的丈夫。這位女子并不畏懼離別,也不反對丈夫從戎,她只是恨丈夫“早從戎”。詩人以由衷的贊嘆之筆,為我們送出了一位美艷絕倫且深明大義的閨中女子形象。魏晉南北朝出現(xiàn)的這種女性對自身生命美的贊嘆和詠頌,是對生命的神秘和玄妙的一次解悟,是女性生命意識復(fù)蘇的端倪。

      2 追求意識:女性情愛的釋放與召喚

      在未受封建禮教規(guī)范的先秦時期,《詩經(jīng)》中自由奔放的情愛詩不勝枚舉。到了儒家思想一統(tǒng)天下的漢代,女性的情愛意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扼制。到了自由開放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女詩人則掙脫束縛在情愛詩中大膽表達(dá)追求意識。

      如東晉劉妙容在《宛轉(zhuǎn)歌》中直接抒發(fā)了自己對美好戀情的渴望與期盼:“月既明,西軒琴復(fù)清。寸心斗酒爭芳夜,千秋萬歲同一情。歌宛轉(zhuǎn),宛轉(zhuǎn)凄以哀,愿為星與漢,光影共徘徊?!痹诿髟聳|升又兼琴聲在耳的清景中,女主人公與意中人美酒共酌,寸心相印。對于橫空而來的愛情,女主人公的態(tài)度是嚴(yán)肅忠貞的:“千秋萬歲同一情”;她對愛情的渴望也是強(qiáng)烈濃郁的:“愿為星與漢,光影共徘徊?!彼M鸵庵腥四艹蔀椤靶桥c漢”,千秋萬歲、生生世世“共徘徊”。這字字句句,都是女性向往愛情、追求愛情心聲的真實刻畫。

      如果說《宛轉(zhuǎn)歌》在表達(dá)上還留有“溫柔敦厚”之跡的話,那么,在南北朝樂府情歌中女性訴說熱戀已毫無遮掩之態(tài)了。當(dāng)時南北分離,大一統(tǒng)遙不可及,尤其南朝的朝代更換頻繁,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一種統(tǒng)一的道德文化標(biāo)準(zhǔn)。因此,南朝的男女大多沒有禮教道德的嚴(yán)苛束縛,可以較為自由大膽地追求自己的愛情。

      如南朝樂府民歌《子夜歌》(三十三):“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散喚聲,虛應(yīng)空中諾?!边@位女子為極度的相思所苦,以至漫漫長夜無法入眠,竟怪罪起無辜的月光來。忽然,“想聞散喚聲,虛應(yīng)空中諾?!彼^情人的呼喚,不過是女子剎那間的錯覺而已。再如《子夜歌》(三):“宿昔不梳頭,絲發(fā)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春宵帳里的女子,是如此的慵懶、柔媚,萬種風(fēng)情不可言說。甚至,他們在歡會中還嫌黑夜太短了,希望把黑夜定格成永恒:“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愿得連暝不復(fù)曙,一年都一曉?!保ā蹲x曲歌》)這位女子和心上人雖已一夜繾綣,但纏綿未盡,她祈求長夜無盡,最好一年只有一次天亮。此等癡絕的真率言語,真令人拍案。在南朝民歌中,我們還可以讀到不少寫不合法戀情的大膽之作。如《烏夜啼》:“可憐烏臼鳥,強(qiáng)言知天曙。無故三更啼,歡子冒暗去?!币幌蛟诶杳魈浣械臑蹙束B,無緣無故在三更時分啼叫起來,驚得“歡子”以為天亮了,慌慌張張地冒暗逃去。顯然,他們的關(guān)系是不合理法、不宜公開的。

      不惟如此,“性愛”內(nèi)容也赫然出現(xiàn)在思婦類詩歌中。性的本能沖動是相思之情的深層動力,長期獨(dú)守空房,婦人感到性焦渴是必然的。但是,在《詩經(jīng)》尤其是到了《漢樂府》中,性愛內(nèi)容的表現(xiàn)少之又少。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古代詩人往往將“性”視為丑陋卑賤、不能啟齒的東西,他們的作品即使涉及到欲望的表達(dá),一般也是一筆帶過,或干脆避而不寫。能夠直追《詩經(jīng)》遺風(fēng)、大膽表現(xiàn)愛欲的是南北朝時期的女詩人,如“望歡四五年,實情將懊惱。愿得無人處,回身就郎抱?!保ā睹现椤罚?;“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獨(dú)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樓寢?!保ā蹲右瓜母琛罚@些女子對性愛的追求可謂毫不遮掩。難怪鄭振鐸說:“可以說,沒有一個時代有六朝那么自由奔放且又那么清新健全地表現(xiàn)過這樣少男少女情緒的。”[3]

      3 苦難意識:身世浮沉中的無奈與悲涼

      無論是相思懷遠(yuǎn)之苦,還是無端被棄之怨;無論是思親久別的傷痛,還是年華逝去的悲嘆;無論是命運(yùn)由人的無奈,還是國破家亡的沉痛……女性詩歌中這種黑暗與苦難的體驗,常?;螂[或顯地存在于詩歌文本之中。

      在封建社會,女性所受的苦難首先表現(xiàn)為離別相思之苦。反映思婦題材的詩作最早可追溯到《詩經(jīng)》中的《衛(wèi)風(fēng)·伯兮》。此后,漢代也有不少詩作,但大多出于男性文人之手。從魏晉起,“人的自覺”再次喚起了女性內(nèi)心無限的哀怨。她們在承受離別相思之苦而又無力改變命運(yùn)時,便真切地唱出了心底的哀歌。如鮑令暉創(chuàng)作了《擬客從遠(yuǎn)方來》《擬青青河畔草》《寄行人》等多首懷遠(yuǎn)思親的詩作,《擬青青河畔草》中最后兩句“鳴弦漸夜月,紺黛羞春風(fēng)”,曲盡了閨中女子的千種情思、萬般苦惱。然而,長夜的相思、一番癡情的等待,往往迎來的卻是有期不至的悲嘆:“黃昏信使斷,銜怨心凄凄?;?zé)粝蛳麻?,轉(zhuǎn)面暗中啼。”(劉令嫻《有期不至詩》)漫長的相思耗盡了女子短暫的青春,無望的等待令她們面容憔悴:“形迫抒煎絲,顏落風(fēng)催電?!保U令暉《古意贈今人》)在這聲聲悲嘆中,慢慢覺醒的女性開始感悟生命。梁代劉大娘在《贈夫》詩中以“看梅復(fù)看柳,淚滿春風(fēng)中”的詩句,傳達(dá)出自己對無力彌補(bǔ)生命中“別離”這一缺憾的無奈;鮑令暉在《擬客從遠(yuǎn)方來》中,毫不掩飾地把因無力彌補(bǔ)缺憾而變得愈加凄苦的心境化為“愿作陽春曲,宮商長相尋”的呼聲;王肅前妻謝氏則在丈夫投奔北魏被任命為尚書令并娶陳留長公主后,寫詩指責(zé)丈夫在魏得志后忘卻結(jié)發(fā)夫妻的舊情:“本為箔上蠶,今作機(jī)上絲。得絡(luò)逐勝去,頗憶纏綿時?!保ā顿浲趺C》)她們不再依賴男性文人的揣度想象,而是直接向世人袒露哀怨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對自身命運(yùn)的憂慮和關(guān)注。

      其次,是表現(xiàn)為久居深宮思念親人的寂寞惆悵。女詩人左棻,晉武帝時以文才頗為人看重,被封為貴嬪,但終因姿容平平不受恩寵。哥哥左思曾作四言詩《悼離贈妹詩》二首,中有“何悟離拆,隔以天庭。自我不見,于今二齡?!弊宰髼北徽魅牒髮m,從此兄妹咫尺天涯,生離如同死別一般,二人兩年不曾見面。左棻于是作《答兄感離詩》:“自我去膝下,倏忽逾載期。邈邈情彌遠(yuǎn),再奉將何時?披省所賜告,尋玩悼離詞。仿佛想容儀,歔欷不自持。何時當(dāng)奉面,娛目于書詩?何以訴厥苦,告情于文辭?”詩歌描摹了她在宮中反復(fù)閱讀兄長給她的《悼離詩》,并據(jù)此追憶著兄長的模樣,以至于悲傷得難以自持。想到今生與兄長相見機(jī)會渺茫,只能在給兄長的詩作中寄托無盡的思念與哀傷之情。

      再次,是表現(xiàn)國破家亡后命運(yùn)無常的悲苦哀傷。陳朝滅亡后,樂昌公主為新貴所得,后歷經(jīng)坎坷,終于同前夫徐德言破鏡重圓。在楊素的宴席上,樂昌公主即席吟唱了一首《餞別自解》:“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難?!比娖嗤窈?,以平淡真實的語言刻畫出一個在既不能討好“新官”又不能冷落“舊官”的場合中,哭也不敢哭、笑又笑不起來的主人公形象,把那種既驚又喜、既懼又悲的尷尬心態(tài)展示得十分真切。馮小憐,原為北齊太穆后從婢,后為齊后主高緯寵幸,被封為“淑妃”。齊亡后,周武帝把她賜給代王宇文達(dá)。周亡后,隋文帝又把她賜給宇文達(dá)妃兄李詢,后被李詢母親逼迫自殺。《北史·后妃傳》載:及帝遇害,以淑妃賜代王達(dá),甚嬖之。淑妃彈琵琶,因弦斷,作詩《感琵琶弦》曰:“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yīng)看膝上弦?!贝藭r的馮小憐,往昔與至尊同席的寵妃,一降而為替藩王伺候巾櫛的侍妾。于是,在冷冷清清的代王席前獨(dú)奏琵琶時,她不免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昔日為高緯彈奏時的歡樂時光,無限悲憤襲上心頭。因而,不由自主地將悲咽之情彈作裂帛之聲,以至聲高而弦斷。

      4 自審意識:詠物感史中的胸襟與抱負(fù)

      魏晉南北朝的女詩人視野較為開闊,她們勇敢地邁進(jìn)一向為男性所獨(dú)占的思辨領(lǐng)域,或有感于物,或吟詠歷史,在詠物感史中表達(dá)她們的人生觀念、理想追求和道德評判。

      如東晉女詩人謝道韞十分擅長詠物并借以表白襟抱,其《擬嵇中散詠松》與嵇康的原詩主旨相異。嵇康詩著眼于歌頌仙人王子喬,幻想自己能服藥成仙,超脫黑暗卑俗的現(xiàn)實生活。謝道韞則著力詠唱“隆冬不能凋”的“勁松”、“瞻彼萬仞條”的境界,借山上勁松寒冬不凋表達(dá)對嵇康所代表的超然物外、卓爾不群的名士氣節(jié)的神往,詩歌毫無柔糜之氣?!皶r哉不我與,大運(yùn)所飄搖”,又寄托著詩人時不我與、命運(yùn)多舛的深沉慨嘆。另一首《登山》詩也是借景詠懷的佳作:“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非復(fù)匠,云構(gòu)發(fā)自然。氣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詩歌開筆突出泰山的雄奇壯麗景色,詩人在高山仰止之際觸發(fā)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氣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睋?jù)《晉書》記載,謝道韞丈夫王凝之及諸子均喪于亂臣孫恩之手,此后流離之苦不難推想。但是,詩人沒有就此自嘆身世的坎坷,而是抒發(fā)了脫離世俗、返歸大自然、將有限的生命融化在無限美景中的希望和胸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詩歌充滿陽剛之氣,蘊(yùn)含在字里行間的是那種歸隱山林、以盡天年的心愿,展現(xiàn)了女詩人皎皎脫俗、氣度非凡的名士風(fēng)范。

      左棻的《啄木詩》是托物言志的佳作。詩人感嘆自己幽居深宮、俯仰由人的不幸命運(yùn),通過對啄木鳥的描述,表達(dá)了自身不祈求別人恩寵、渴望任意行為的高潔志向:“無干于人,惟志所欲”。結(jié)尾處“惟清者榮,惟濁者辱”,更表達(dá)了詩人推崇清靜少欲、厭惡渾濁貪婪的思想。另有沈滿愿《詠五彩竹火籠》詩:“可憐潤霜質(zhì),纖剖復(fù)毫分??椬骰仫L(fēng)苣,制為縈綺文。含芳出珠被,曜彩接緗裙。徒嗟今麗飾,豈念昔凌云?”詩歌通過對五彩燈籠前后命運(yùn)的比照,表現(xiàn)了詩人不媚世俗、不慕戀榮華的清高人格。

      中國古代詩歌中常以前代著名婦女入詩,以寄托自己的幽思。其中最熱門的是班婕妤和王昭君。劉令嫻的《和婕妤怨》在對班婕妤的不幸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之外翻出了新意:“日落應(yīng)門閉,愁思百端生。況復(fù)昭陽近,風(fēng)傳歌吹聲。寵移終不恨,讒枉太無情。只言爭分理,非妒舞腰輕。”《婕妤怨》是漢成帝時班婕妤失寵后退守東宮時作的暗自傷悼的詩,主要表現(xiàn)失寵后的愁思哀怨。這里,劉令嫻以詩和之。對于失寵,詩人認(rèn)為班婕妤并不感到遺憾,既不怨恨漢成帝愛弛寵移,也不妒忌趙氏姐妹因善歌舞而獲得寵幸,而是忿忿不平于讒枉誣陷,因而是非曲直定要爭個分明,這是明顯高于一般棄婦詩和宮怨詩的地方。王昭君是歷代詩人著筆最多的一位古代女性,詩人多嘆其命運(yùn)之苦,如晉人庾信《昭君辭》中“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南北朝陳昭《昭君詞》中“惟有孤明月,尤能遠(yuǎn)送人。”劉大娘的《和昭君怨》則不同凡俗,從同為女人的角度著力表現(xiàn)昭君深藏于內(nèi)心的苦痛:“一生竟何定?萬事良難保。丹青失舊儀,匣玉成秋草。相接辭關(guān)淚,至今猶未燥。漢使汝南還,殷勤為人道?!?/p>

      5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詩人對自身生命的主體意識有了一定的覺悟,無論是對女性自身之美的頓悟,還是對熾熱情愛的大膽歌頌;無論是對沉浮不定的苦難身世的感嘆,還是在感物詠史中寄托自身的情志,女性的主體意識在詩作中得到了真切實在的展示,表達(dá)了女性對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的自覺”風(fēng)氣的積極呼應(yīng)。

      猜你喜歡
      女詩人美的詩人
      著名女詩人胡茗茗
      鴨綠江(2020年26期)2020-10-22 09:18:52
      著名女詩人 池凌云
      鴨綠江(2020年23期)2020-10-13 13:29:06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于情于詩,曰俊曰麗——青年女詩人徐俊麗和她的無題詩
      中華詩詞(2017年5期)2017-11-08 08:48:18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都市麗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光山县| 正阳县| 晴隆县| 宝丰县| 大方县| 盐源县| 安远县| 邻水| 长兴县| 拉萨市| 陇西县| 洞头县| 余干县| 都匀市| 绵阳市| 焦作市| 博白县| 商都县| 兴化市| 噶尔县| 巩留县| 江川县| 黔江区| 金川县| 平邑县| 乾安县| 博客| 恭城| 铅山县| 杭锦后旗| 弥勒县| 阿鲁科尔沁旗| 饶河县| 连州市| 牙克石市| 盐山县| 长武县| 张家港市| 筠连县| 罗甸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