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平, 殷藝娜
(西安交通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9)
中國共產黨的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中國共產黨的綜合認知、判斷和評價后形成的總體印象,包括對黨的指導思想、自身建設、執(zhí)政理念、執(zhí)政體制、執(zhí)政行為、執(zhí)政能力、執(zhí)政績效等要素的綜合反映和看法,具有整體性、主觀性、客觀性、偏差性、可變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的特征。中國共產黨的形象按照內容可分為特殊形象和整體形象,特殊形象是指某一或少數(shù)的共產黨員給社會公眾留下的印象,整體形象是指黨的各種形象要素形成的形象總和;按照是否可見可分為有形形象和無形形象,有形形象包括政治領袖、黨旗黨徽、黨員精神風貌等實體形象,無形形象包括黨的性質、宗旨、文化、理念等形象;按照時間跨度可分為歷史形象、現(xiàn)實形象和未來形象[1]。
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建設、執(zhí)政體制、執(zhí)政行為、執(zhí)政能力、執(zhí)政績效進行逐漸完善和提高,以展現(xiàn)自身良好形象,獲得人民認可的一系列工作。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事關黨的公信力,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成敗,若黨的形象受到損害,黨執(zhí)政的公信力就會衰減,極易掉入“塔西佗陷阱”。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黨的形象建設既取得過輝煌成就,贏得了國內外廣泛贊譽,也曾有過低谷時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從形象建設的基本概念出發(fā),對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的百年歷史進程進行回顧,總結黨在形象建設中取得的豐富經驗,為新時代繼續(xù)強健黨的政治體魄,清明黨的政治生態(tài),形塑與黨的實力和地位相匹配的光輝形象提供歷史借鑒和現(xiàn)實啟示。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實現(xiàn)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和無數(shù)仁人志士尋找著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模式,但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俄國十月革命開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先河,為中國先進分子展示了一條新的出路,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不斷摸索前行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在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視黨的組織建設和形象建設,為黨的不斷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1.注重組織建設和紀律建設,樹立紀律嚴明的政黨形象
中國共產黨歷來注重組織建設,在成立之初就對組織原則、紀律和制度作出了詳細規(guī)定,形成了注重組織建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將其貫穿于黨的建設始終,持續(xù)提高黨的組織性和紀律性。1929年,古田會議將組織建設作為黨順利執(zhí)行政治任務的基礎,提出要“努力去改造黨的組織,務使黨的組織確實能擔負黨的政治任務”[2]88。同時,中國共產黨特別強調革命時期的紀律建設,1933年3月,《閩浙贛省蘇維埃代表大會軍事工作決議案》中規(guī)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每個紅色戰(zhàn)士必須實際的完全做到,對于上級命令必須絕對執(zhí)行,不容有絲毫猶豫與延緩?!盵3]372“必須絕對執(zhí)行”和“不容許有絲毫猶豫與延緩”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展現(xiàn)了黨和軍隊的嚴明紀律與優(yōu)良作風。
2.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百折不撓,展現(xiàn)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政黨形象
建黨初期,李大釗為挽救中華民族危亡,成就革命大業(yè),視死如歸,英勇就義?!傲餮氖?,非所必要,然亦非所敢辭。要知道,犧牲永是成功的代價”。(1)林寧.“犧牲永是成功的代價”——李大釗的犧牲奮斗觀[EB/OL].(2019-11-01)[2021-07-02].http://dangshi.people.com.cn/.李大釗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奮斗一生,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動詮釋了“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入黨誓言,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1937年7月,面對盧溝橋事變,毛澤東對抗戰(zhàn)局勢和工作進行了全面的考慮和部署,發(fā)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一文,提出中國共產黨人“愿同國民黨人和全國同胞一道為保衛(wèi)國土流最后一滴血,反對一切游移、動搖、妥協(xié)、退讓,實行堅決的抗戰(zhàn)”[4]346。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對于抗戰(zhàn)的信心和決心。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同仇敵愾,浴血奮戰(zhàn),開展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前赴后繼,英勇斗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無數(shù)優(yōu)秀共產黨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劉胡蘭、董存瑞、江竹筠等革命先烈作為黨的一面旗幟,以鋼鐵般的意志和堅貞不屈的精神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政黨形象,也為中國共產黨贏得了更多更廣泛的人民群眾的支持。
3.密切聯(lián)系群眾,展現(xiàn)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形象
在瑞金時期,毛澤東“到群眾中去”的思想初步顯現(xiàn),沙洲壩“紅井”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深切地表達了沙洲壩人民對毛澤東的懷念和感激。在延安時期,毛澤東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中國共產黨“到群眾中去”的實踐精神,率領全黨形成了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工作作風,促進延安時期軍民一家親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1943年6月,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科學闡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出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5]899,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展現(xiàn)了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形象。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民族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之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積極投身于革命實踐,通過建設黨的整體組織形象和特殊形象,擴大了黨的影響力,獲得了人民的認可,在初步探索時期樹立了紀律嚴明、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形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面臨著國外敵對勢力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中國共產黨需要克服各種困難,帶領和團結各族人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完成黨執(zhí)政興國的重要任務。這一時期需要黨在發(fā)展經濟、建設國家的同時及時轉變角色,不斷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和形象建設。
1.注重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樹立清正廉潔的政黨形象
新中國成立前夕,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會議報告中,毛澤東準確判斷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以后的國內外階級斗爭的新形勢,及時警告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將成為對于無產階級的主要危險,強調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6]1438-1439,為中國共產黨建設良好的政黨形象做了思想上的準備。同時,為克服執(zhí)政后黨內滋生的官僚主義的不良風氣和貪污腐敗現(xiàn)象,黨中央積極改革自身作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三反”斗爭,糾正了黨員干部中居功自傲情緒和“革命到頭”思想,有效地破除了黨內極少數(shù)人存在的貪污腐敗惡習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以清正廉潔的政黨形象面向人民。
2.發(fā)展經濟、保障民生,展現(xiàn)砥礪實干的政黨形象
從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工商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在1976年前,中國不僅已經能夠自行設計和批量生產汽車、飛機、坦克、拖拉機等,而且成功地進行了原子彈、氫彈爆炸試驗,試制并成功發(fā)射了中遠程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同時,黨領導人民通過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提倡科學種田,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7]637。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初期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打消了人們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能力的懷疑和擔憂,樹立了嶄新的政黨形象。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進展,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提高了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形象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但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影響了黨的形象?!拔幕蟾锩笔股鐣髁x事業(yè)發(fā)展遭受嚴重挫折,嚴重破壞了黨和國家的建設發(fā)展,損害了黨的形象,在全黨乃至全社會產生了不良影響?!拔母铩焙蟮膿軄y反正也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自己的失誤和不足,努力糾正錯誤、改造自身,以新的精神風貌繼續(xù)堅持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再度激發(fā)了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感,發(fā)展了黨實干興國、勇于擔責、清正廉潔的良好政黨形象,贏得了億萬人民的廣泛贊譽。
20世紀70年代,國際環(huán)境趨于和平狀態(tài),為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和形象建設的深化發(fā)展提供了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組織路線和思想路線雖得到撥亂反正,但黨內各項建設尚未得到有效整頓和部署。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結合時代需要,與時俱進地提升自身能力,不斷建設和發(fā)展良好的政黨形象。
1.敢于糾錯、科學評判,重塑實事求是、勇于擔責的政黨形象
面對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遭受的嚴重挫折,中國共產黨在“文革”結束后勇于進行深刻反思,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明辨是非功過,糾正了一大批重大的冤案、錯案、假案。鄧小平強調,“我們的原則是‘有錯必糾’。凡是過去搞錯了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應該改正”,“要盡快實事求是地解決,干脆利落地解決”[8]147,這一原則的提出和落實充分展現(xiàn)了我黨實事求是、敢于糾錯、勇于擔責的政黨形象。
如何評價領導人的歷史功績,是黨的形象建設的重要方面,對于毛澤東歷史形象的評價也是政黨形象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鄧小平提出要“公正地、科學地、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地對待歷史,對待歷史人物”[8]172,堅持要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并將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旗幟,強調“毛澤東思想永遠是我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8]149,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重塑了實事求是的政黨形象。正如習近平指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guī)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盵9]56-57
2.沖破外交封鎖,秉承獨立自主的國際形象
對于中國共產黨在國際社會被妖魔化、神秘化的狀況,鄧小平提出,中國共產黨要堅定地建設黨的領導集體,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給國際國內樹立一個好的形象,一個安定團結的形象,而且是一個安定團結的榜樣”[10]317-318。在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鄧小平提出“要維護我們獨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盵10]320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黨領導國家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不結盟政策,始終將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逐步實現(xiàn)了與美國、日本等國外交關系正?;瑸樯鐣髁x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展現(xiàn)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3.強化標識、規(guī)范黨旗黨徽,展現(xiàn)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政黨視覺形象
中國共產黨黨旗和黨徽是黨的重要象征和標志之一,也是黨的形象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十分重視黨旗和黨徽的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問題,改革開放以后,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明晰黨的視覺識別形象,黨旗黨徽的規(guī)范問題被重新提上日程。1996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規(guī)定》,正式規(guī)定了黨旗規(guī)范:“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盵11]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專門寫入“黨徽黨旗”一章,對黨徽黨旗圖案的性質、制作和使用作出明確規(guī)定。202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正式發(fā)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徽黨旗條例》,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部關于黨徽黨旗的基礎主干法規(guī),是黨徽黨旗制作、使用、管理的基本遵循。(2)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黨徽黨旗條例[EB/OL].(2021-06-28)[2021-07-02].http://www.xinhuanet.com/2021-06/28/c_1127606290.htm.統(tǒng)一規(guī)范黨旗和黨徽是形塑中國共產黨有形形象的具體體現(xiàn),不僅使社會公眾能夠更直接、更直觀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黨徽黨旗的政治功能,維護黨的尊嚴和形象,激發(fā)黨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創(chuàng)、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時俱進地發(fā)展經濟,實現(xiàn)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推動城鄉(xiāng)居民的生活水平實現(xiàn)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共產黨在各項事業(yè)中煥發(fā)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國際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擁有愈來愈多的國際話語權。這一時期,黨在重塑政黨形象、展現(xiàn)國際形象、強化標識形象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國際上敵對勢力仍在破壞黨的形象,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自身還面臨著“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給新時代黨的形象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必須繼往開來、砥礪前行,不斷發(fā)展新時代的政黨形象。
1.刮骨療毒、壯士斷腕,展現(xiàn)自我革命的獨特品格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嚴格正風肅紀,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2013年,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強調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中國共產黨采取全方位的反腐倡廉舉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fā)展,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12]224。“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盵13]中國共產黨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形象清正廉明,才能凸顯其標志性的形象品格,人民群眾才會信任和跟隨中國共產黨,黨才能有能力、有底氣面對改革過程中出現(xiàn)的任何艱難險阻。
2.開展教育、提升能力,樹立學習型政黨形象
為了克服黨內出現(xiàn)的“本領恐慌”問題,黨中央提出要加強學習型政黨建設,強調只有黨學習到本領,才能進行更好的服務和創(chuàng)新。黨中央號召全黨“大興學習之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同時,強調廣大黨員干部首先要自覺學習、帶頭學習,從而以領導干部的垂范作用帶動全黨學習,通過營造全黨的良好學習范圍積極影響全社會的學習氛圍。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樹立了不斷學習、積極進取的政黨形象,激發(fā)了人民群眾對黨領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信心,也鼓勵著更多人積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力量。
3.一帶一路、大國外交,彰顯世界大黨形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倡導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重大問題解決和重要規(guī)則制定提供了中國方案”,“為推動政治解決作出了中國貢獻”,向世界“呈現(xiàn)了中國精彩”[14]548。2017年,習近平提出要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系[15],在國際社會和世界政黨之間引起強烈反響,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大黨氣派和國際視野。中國在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及其形象也引起了國外學者高度關注,英國的馬丁·雅克(Matin Jacques)認為: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中的“新時代”論斷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的政黨形象,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表明,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比任何西方主要政黨都更有活力,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發(fā)展[16]。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戰(zhàn)的全面勝利,兌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證明了黨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強大能力。十八大以來,黨的組織隊伍不斷擴大,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共有基層黨組織468.1萬個,黨員9191.4萬名(3)中國新聞網.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共有基層黨組織468.1萬個,黨員9191.4萬名[EB/OL].(2021-03-23)[2021-07-02].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3-23/9438324.shtml.。在百年的風雨歷程里,中國共產黨逐漸成長為世界第一大政黨,向國內外展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將自我革命、善于學習、開放發(fā)展的政黨形象提升到新境界。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以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形象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通過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執(zhí)政能力,向國內外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無私為民、砥礪實干、清正廉潔、紀律嚴明、勇于擔責、改革開放的政黨形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永葆蓬勃朝氣,永遠做人民公仆、時代先鋒、民族脊梁,要繼續(xù)完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建設,提高黨的軟實力,用黨的優(yōu)秀文化涵養(yǎng)政治肌體,凝聚全黨強大正能量帶動全國發(fā)展進步。
“人民是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也是黨執(zhí)政最深厚的根基”[17]137。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與人民群眾培養(yǎng)了深厚的信任感和依賴感。在黨成立之初,毛澤東就提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5]1004,并將這種服務意識付諸于實踐,拯救近代中國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提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372作為判斷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之一,表明了黨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注重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江澤民系統(tǒng)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qū)別”[18]279。習近平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9],強調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的根本依托是人民群眾,只有堅守立黨宗旨,牢記初心使命,才能真正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的生命”[20]519。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的集中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在具體實踐中不斷端正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和學習作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中央開展了全黨范圍內的整風運動,極大改變了黨內出現(xiàn)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等作風問題,樹立了實事求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工作作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中央組織開展“三反”運動,公開懲治腐敗分子,有效遏制了黨內腐敗現(xiàn)象,形成了風清氣正的工作作風,展現(xiàn)了嚴懲腐敗的政黨形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強調要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糾正“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17]499,將作風建設提升到新境界。中國共產黨將良好的作風作為黨保持自身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要前提,不斷加強作風建設,為形塑良好政黨形象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是黨的各項事業(yè)的現(xiàn)實要求,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執(zhí)政興國,發(fā)展社會經濟,落實民生福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解決軍隊和群眾的經濟困難問題,黨中央提出在抗日根據(jù)地開展大生產運動,以求“發(fā)展經濟,保障供給”[5]891,為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和人民政府圍繞恢復和發(fā)展社會生產的中心任務,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有效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全面恢復。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社會主義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中央提出新發(fā)展理念,開拓了經濟發(fā)展新境界,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堅持興國發(fā)展,推動人民公平享有發(fā)展成果,獲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為鞏固執(zhí)政根基、建設求真務實的政黨形象提供了經驗智慧。
“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17]519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強調,“思想和政治是統(tǒng)帥, 又是靈魂。只要我們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為一放松, 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就一定會走到邪路上去?!盵21]351只有解決好黨內思想政治問題,才能提升黨員干部覺悟,保證經濟恢復,展現(xiàn)良好的政黨形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強調必須要“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yǎng),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保持對黨的忠誠心、對人民的感恩心、對事業(yè)的進取心、對法紀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盵17]518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筑牢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以對黨和人民負責的積極態(tài)度投身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中,為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
盡管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建設已經取得了卓越成就,但在實際中,仍存在著對黨的形象建設的思想誤區(qū)。其一,黨的形象建設無用論;其二,黨的形象建設萬能論;其三,形象建設等同于“形象工程”。實際上,加強黨的形象建設不等于搞“形象工程”,“形象工程”的制造者是以“形象工程”冒充政績達到升官、撈錢等目的,它的突出特點是好大喜功、虛張聲勢,其后果是既阻礙了經濟社會發(fā)展又損害了黨的形象[22]。黨的形象建設是黨長期以來的性質、宗旨和執(zhí)政理念及其他各方面的綜合反映,是在對世情、國情和黨情深刻考察之后的結果,良好政黨形象能夠為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為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提供堅強的領導力量和組織力量。針對以上思想誤區(q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行形象建設時,必須要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形象建設觀,既不能忽視黨的形象建設的重要性,也不能過度拔高黨的形象建設地位,要著力提高政黨形象建設針對性和代表性,形成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的獨有特色。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的形象建設的途徑和方法有所不同,要善于因勢利導,使黨的形象建設在各個時期穩(wěn)步發(fā)展。其一,在黨的初創(chuàng)時期,要發(fā)揮首因效應,建立完善的組織紀律和先進的立黨宗旨,給人民群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二,在黨各項事業(yè)的順利開展時期,要加強媒體宣傳力度,強化良好的政黨形象。其三,在黨的逆境時期,要靈活冷靜地應對困難,發(fā)揮自身獨特優(yōu)勢,克服事業(yè)挫折,再度激發(fā)人民群眾的信任感。其四,在推出新理論和新時期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時期,要消除人民群眾的懷疑態(tài)度,有針對性地對黨的政策方針進行解釋和宣傳。其五,在遇到重大公共危機事件時,要勇?lián)熑?,及時回應,科學引導。在面對新冠疫情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時,黨中央統(tǒng)攬全局、果斷決策。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迅速形成統(tǒng)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zhàn)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3],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力和良好的政黨形象。
新媒體飛速發(fā)展一方面為拉近黨群關系提供了平臺,有利于直觀展現(xiàn)政黨形象;另一方面也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傳播主體和信息受眾,新媒體的非理性因素極易對人民群眾產生誤導和煽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建設良好政黨形象,就要保證新媒體的可管可控。其一,廣大黨員必須要緊跟時代潮流,學習新媒體相關知識,自覺運用自媒體宣傳黨的形象。其二,基層黨組織要利用新媒體傳播技術,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基層黨組織工作進行廣泛宣傳和報道,增加工作透明度和人民群眾參與度。其三,黨和政府要注重提升社會公眾的政治素養(yǎng)和責任意識,引導社會公眾理性有序地在網絡新媒體環(huán)境中參與政治活動,使廣大網民在表達自己合理意愿、行使監(jiān)督權利的同時,自覺規(guī)范言行舉止。其四,黨和政府要建立健全網絡輿情預警機制,引導網絡輿論方向,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網絡事態(tài)發(fā)展,敏銳發(fā)現(xiàn)潛藏的輿論危機事件,及時制定相應預案。
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必須要久久為功,保證良好政黨形象的一貫性和連續(xù)性。其一,必須堅持指導思想一以貫之。黨的指導思想是外界和人民群眾認知、判斷和評價政黨形象的重要依據(jù),向人民群眾展示著政黨的旗幟和方向。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與實踐,堅守旗幟與方向。其二,必須堅持形象建設內容一以貫之。“人民”“實干”“廉潔”三個詞構成貫穿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史的關鍵線索[24],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建設仍必須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強化實干意識,鍛造清廉品格,將親民、務實、清廉的政黨形象一以貫之。其三,必須堅持自身建設一以貫之。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發(fā)展至今,始終重視并堅持自身建設,以應對各種風險和考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和國家要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就必須以一以貫之的定力,以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浩然正氣,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為形塑良好政黨形象積蓄強大組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