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誠 瑀強
青藏高原上,世世代代生活著虔誠的藏族民眾。格桑與卓瑪就是這遼闊草原上的一對青梅竹馬的小伙伴,按照藏族習俗,格桑年少即出家,逐漸由一個少年歷經(jīng)刻苦學法而成為遠近聞名的高僧。勤勞的卓瑪經(jīng)營一家農(nóng)具店,為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提供了方便,成為鄉(xiāng)親們眼中最美的格?;?。多年苦修,格桑由一位合格的喇嘛,成長為法臺,主持今年盛大的法會,這一消息傳遍草原,卓瑪盼望見證格桑成長的這一刻終于到來。他們共祈福上蒼,保佑世人平安喜樂、永世吉祥。
1 吉祥的經(jīng)幡代表著風調(diào)雨順、多子多孫。傳說當風吹幡動,便有希望降臨。高原上人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如意吉祥。格桑與卓瑪就生活在這遼闊的草原上,他倆青梅竹馬,相愛至深。
2 在這純潔的雪域之上,虔誠的信仰如氧氣和水,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青稞酒、酥油茶。格桑從學步開始就跟隨父母走在轉(zhuǎn)經(jīng)的隊伍里。
3 按照藏族習俗,格桑少年正式出家,在寺里,他是大家公認的好僧人,他每天都把所有貢器和法器擦得干干凈凈。
4 信仰引導著年輕的格桑,走進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在皚皚雪峰,遼闊高原之下,叩響了雪域風情的神秘之門。靠近它、探索它、感受它、沒有理由拒絕。
5 雪域高原上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誰找到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純美的卓瑪就是一朵盛開的格?;?。純潔的雪山、古老的寺廟、奔騰的河流,繽紛的晚霞,無不描繪著她的純潔、美麗與神圣。
6 格桑每天跟隨著師傅修行。以眾生平等、不做壞事、多行善舉、慈善為懷、普渡眾生要求自己。
7 格桑在日常生活的點滴里體味著“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大境界。春來花自開,秋至風自涼,語默動靜體自然。
8 勤勞的卓瑪自己經(jīng)營一家農(nóng)具雜物店,起早貪黑地辛勤為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提供著方便,得到了大家的贊揚。
9 幡動、心動、風動, “拉薩論爭” 強調(diào)正誤推判。自立一說,待人辯駁,試問真意,舞動念珠,拉袍撩衣。辯經(jīng)讓格桑感受嚴謹?shù)倪壿嬎季S,領(lǐng)悟佛法的真諦。
10 鄉(xiāng)親們在格桑的講經(jīng)聲中見證了一個少年成長為高僧的軌跡,格桑為他的家鄉(xiāng)帶來了吉祥如意,“扎西德勒”是人們最美好的祝福語言。
11 上師央宗加措是宏偉寺院中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指引著格桑升入專門研究佛學學科的學院(藏語稱“扎倉”)專修。
12 每一次辯經(jīng)都讓格桑更加體悟真諦,把他的心智沖刷得如此清澈。他仰望著高高的雪山,心中充滿感恩,閉目在香霧里,驀然聽之,竟是誦經(jīng)的真言。
13 寺外的集市上,格桑課余有時會去購買象征如意的飾品,托來轉(zhuǎn)經(jīng)的鄉(xiāng)親們帶給卓瑪,以慰相思之念。
14 “喇嘛”意為“上師”,不是所有僧人都稱為喇嘛的,只有那些潛心修習、知識淵博者才能稱此。為此格桑早早踏上遍訪高僧之旅。
15 淡定讓他內(nèi)心平靜,沉默讓他體悟空性智慧,在追尋佛理的路上,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靈塔。格桑一路不停,以心印心,當下相契!
16 仰望著心靈可以安放的地方,五朵祥云交織于華美的唐卡中。在曬佛節(jié)上,當大佛徐徐展開、誦經(jīng)聲此起彼伏時,卓瑪在人群中尋覓格桑的身影。
17 幾番冬去春來,歷經(jīng)多少苦心修為,格桑已由一位合格的喇嘛成長為法臺,他將要主持今年的法會。
18 格桑要主持法會的消息傳遍了高原,卓瑪和伙伴們早早就起程,她盼望著早日見證這一刻。
19 盛大的法會就要舉行了,為了見證格桑的成長,各路高僧大德不畏艱險,遠程而來。
20 卓瑪在人群里,遠遠望著格桑,體悟那首“萬法皆生,皆系緣分,偶然回望,驀然回首,注定彼此一生”的詩意。
21 最后一抹夕陽越過山脊,映出他略顯消瘦的臉頰,寒暑的苦修,春秋的苦行,讓格桑明朗的雙眸充滿真誠、正覺與慈悲。心中的卓瑪啊,你那如同格?;ò愕拿利?,今生今世令我神往。
22 寒風吹拂夜空,靈魂追隨腳步。善良虔誠的卓瑪站在山頂,遠遠望去,就像一尊菩薩。她向上蒼一遍遍祈福,不為長生,只為保佑自己的心上人平安喜樂,永世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