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中國第一次載人飛行開始,到現(xiàn)在,一共有 13位航天員上天,但女性,只有2位。別看比例低,放眼全球,仍已經(jīng)算高了。男女平權的口號已經(jīng)喊了那么多年,為何女性航天員的人數(shù)還那么少?
全世界共有人口77億人。截至今年3月,整個人類歷史上有565個人進入了太空。能上天的絕對是人類中的佼佼者。這其中,女性就更少了——只有65名航天員是女性。其中,包括王亞平在內,只有16名女性航天員進行過艙外行走。
實際上,女航天員為上天,確實會經(jīng)歷強度非常高的力量訓練。據(jù)媒體報道,上天前,王亞平等人每天要經(jīng)歷4小時的高強度水下失重模擬訓練,以致于她在訓練結束后,“連筷子都拿不起來了”。
而且,在太空中,人體會經(jīng)歷肌肉萎縮、骨骼鈣質流失。航天員在執(zhí)行航天任務前,需要進行高強度體能訓練,上肢力量幾乎會達到專業(yè)運動員水平。在太空中,他們也要每天鍛煉,以保證肌肉的強度。除此之外,航天員還要接受很多其他的考驗。比如,要在高速離心機中,承受8G的過載訓練;在低壓實驗艙測試1萬米高空環(huán)境的耐低氧能力;測試下體負壓和頭倒位等各種耐力測試等等。能經(jīng)受住所有這些測試和訓練、脫穎而出的人,無論男女,都堪稱是“天賦異稟”、人類中的絕對精英。很多女性運動員到不了這些訓練關口——篩選階段,可能就被淘汰了。
以中國航天員的篩選為例,中國的航天員需要有理工學科學歷、通過各種生理心理機能測驗、最重要的是,還需有1500小時以上的駕駛噴氣式飛機的飛行經(jīng)驗。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因素決定了女性“上天”的難度,可以說穿越了重重困難,才成了今天創(chuàng)造歷史的中國女航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