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問:我兒子其他功課還行,就是作文不行。每次寫作文都咬著筆桿子,苦思冥想就是下不了筆。
請問,怎樣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
答:想寫好作文,須養(yǎng)成以下6個習慣——
文字的表達有一個積累和內(nèi)化的過程,而長期、大量地閱讀是最好的積累。孩子有了詞語、素材、情感的積累,寫作時就會有異于常人的用詞和構思。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挑選適合他的書籍,但不能強迫他接受你認為好的書,要允許他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書籍,并給予適當引導。
有的孩子書讀了不少,但啥也沒記住,這是因為閱讀時沒有思考。而帶著問題閱讀,就會更注意書中內(nèi)容,從而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分析和思考。這是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深加工的過程。
讀書最好做筆記。做筆記可以有效刺激大腦,提高內(nèi)容在腦海中的活躍度,從而加深印象。如,孩子讀完一篇童話故事,你可以幫他做個歸納: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主人公的性格怎樣?相似的童話故事有哪些?你認為哪篇寫得更好?為什么這么認為?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孩子的記憶好,可以讓他背一些經(jīng)典文章,每天背10分鐘就行。天長日久,這些經(jīng)典文章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生根發(fā)芽,最后長成一方麥田。父母不要害怕孩子無法消化,這些東西儲存在他的腦海里,長大后終有一刻,他會懂得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并加以欣賞和運用。
日記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小到雞毛蒜皮大到國際形勢,都可以,盡量做到有見必寫,有聞必寫,有為必寫,有感必寫。一定要堅持,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要中途放棄。只有堅持,養(yǎng)成習慣,寫起作文來才會得心應手。
開始可以讓孩子模仿優(yōu)秀作品寫作,等他領悟到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后,再讓他用自己的語言把所見所聞寫下來。寫得不好,也不用灰心,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通順不符合邏輯之處,可以和孩子一起修改。再對比優(yōu)秀作品,找出不足,加以創(chuàng)新,這對孩子的寫作很有幫助。
總之,想寫出好作文,不能一蹴而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鍛煉他的觀察力,讓他在生活中慢慢體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