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
父母的離異、媽媽的嚴厲,讓他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成了班里的刺兒頭。為了不讓他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班主任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垃圾桶旁邊,這讓他更加自卑和逆反。當他喜歡的女孩被老師批評后,他憤怒地向老師發(fā)出質(zhì)問……經(jīng)過心理咨詢師的不懈努力——
“老師,你這樣做什么意思?我和她談戀愛的事你跟我說啊,她是個女孩,你讓她以后在學校怎么過?”
對班主任發(fā)出質(zhì)問的學生叫小陳,就讀于一所普通高中,和班主任發(fā)生沖突的起因是他覺得他的女朋友被欺負了,想要退學。一個高二學生緣何會對這樣一件事表現(xiàn)出這么大的抗拒呢?
小陳和班主任發(fā)生沖突后,班主任并沒有怪罪他,而是把他帶到我的心理咨詢室,讓我給他做心理輔導。在和小陳的談話中,他說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很多人離開過我,我不想再失去她。這個“她”就是他所謂的女友小婭。
小陳來自一個農(nóng)民工家庭,18歲的他經(jīng)歷了人生中兩次重要的人離去。第一次是姑姑的離世。6歲前的小陳在深圳和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后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一家三口分別住在3個城市,他被寄養(yǎng)在姑姑家。那時,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媽媽能多回來看他。姑姑遭遇一場車禍后腿腳不便,但仍盡力照顧讀小學的小陳,讓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沒想到,在他上小學六年級的一天,姑姑突然離世,他非常傷心。
第二次是爸爸的離開。他上初三時,爸爸媽媽離婚了,他跟著媽媽生活。媽媽離婚后變得愈加嚴歷、暴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蓩寢屧絿绤?,他就越逆反,在班里成了刺兒頭。為了不讓他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班主任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整個初三,他沒有同桌,離他最近的是教室后面的垃圾桶。
初三,他的學習狀態(tài)很差,后來考入一所普通高中。讀高中后,他住校了。耳邊沒有了媽媽沒完沒了的說教,他感覺很輕松,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高二分科后,他進入重點班。這時,他遇到了小婭。
小婭同樣來自單親家庭,她和小陳互相傾訴,彼此安慰,默默地鼓勵對方。一次考試,小婭成績下滑,班主任把她叫到辦公室談話,提到了她和小陳的關系。對此,小婭非常敏感,哭著跑出了辦公室。得知情況后,小陳情緒崩潰,跑進班主任辦公室,大聲質(zhì)問班主任。
通過與小陳談話,我覺得他是一個自卑而敏感的男生。在常人看來,高二是備戰(zhàn)高考的關鍵階段,不應該早戀。但對小陳來說,小婭確實是他獲得心靈慰藉的寶貴方式。姑姑離世、父母離婚后,沒有人替他解釋種種困惑,他已經(jīng)習慣了獨自面對這個世界。而同樣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婭,愿意傾聽他,接納他,這讓他對小婭產(chǎn)生了信任感。時間一長,小婭就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小陳的這次情緒爆發(fā),從他的出身及經(jīng)歷可以找到答案。作為農(nóng)民工子女,來到陌生的城市,他在學習和心理方面會有一些不適應,他需要向別人傾訴,渴望得到他人的積極回應。然而,他與姑姑一起生活了7年,姑姑對他只是生活上的照顧,并沒關注到他的心理需求。即便和母親在一起,母親也只關注他的學習,忽略了他的內(nèi)心渴求。因為不溝通,他與母親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父親的離開,也讓他感到了無助。
小陳與我談話時,對初三那年的遭遇念念不忘。父母的離異、媽媽的嚴厲,讓他有了逆反心理,在班里遭到孤立。班主任把他安排到教室最后一排,坐在垃圾桶旁邊。班里每月的調(diào)位也與他無緣,讓他覺得自己不配與別的同學坐在一起,他的自我貶低感越來越重,性格越來越逆反。
小婭的出現(xiàn)給他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當成績下滑遭到班主任批評后,小婭的心理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對小陳也冷落了不少。這讓他的情緒一下子爆發(fā)了,才會沖到班主任辦公室質(zhì)問班主任。
小陳說,小婭自從被班主任叫去談話后,對他幾乎不理睬,刻意回避他,這讓他心里十分難受。他非常害怕失去小婭。他對小婭精神上的依賴,恰恰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不信任。
作為心理咨詢師,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做一位專業(yè)的傾聽者,傾聽他想要表達的情緒和聲音,讓他逐步建立起對我的信任,然后重建他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講到姑姑的離世,小陳淚流不止。講到爸爸的離開、母親的嚴厲、初三與垃圾桶為伍的經(jīng)歷,他難抑憤懣。我都微笑著表示理解。傾訴完,他長舒了一口氣,似乎輕松了不少。
幾年來,我一直關注著農(nóng)民工子女這個群體,像小陳這樣的個案,我平時接觸過不少。他們隨父母來到城市,不像在農(nóng)村老家,能與鄰居或與大家庭的親屬輕松交流。身處陌生的城市,他們關系單一,身邊只有父母,而父母整日忙于生計,平時疏于與他們交流。其實,他們的內(nèi)心最渴望得到的是尊重。
那天下午,我和小陳面對面聊了3個小時。小陳說,這么多年從沒有一個人認真地聽他講這么多的話,他很感激我。臨走,我和他約了下一次的心理輔導時間。
第二次,小陳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我安排了幾項心理測試,還陪他打了一會兒沙袋減壓,然后在輕松的音樂中,我倆面對面談心。我詢問他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況。他說,上次回去后,他內(nèi)心輕松了不少,學習專注度有所提高。只是小婭對他不冷不熱的,讓他有些郁悶。我告訴他:“小婭之前和你走得近,是因為彼此惺惺相惜,互相取暖,并不是什么所謂的愛情。小婭成績下滑后,可能明白了當前的任務是學習,對你們的關系及時踩了剎車。你要試著接受,能保持一份純潔的友情就夠了?!?/p>
在第三次心理輔導時,我同時約了另一名同學,這名同學和小陳經(jīng)歷相似,經(jīng)過我的心理輔導,性格逐漸開朗。小陳到來后,我給他們做了介紹,讓他們談談時下的學習,未來的努力方向,嘗試著讓他們建立信任,各自把內(nèi)心的苦惱說出來,然后自己給出解決方案。
第四次小陳應約前來,我安排了一次團體輔導,和小陳一同前來的有4個高中生,兩男兩女,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所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有相似之處。我的目的是讓他們打開心扉,彼此交流,相互建立信任。
在我的鼓勵下,小陳第一次向大家說出了自己的苦惱,這也是他經(jīng)過思考后做出的決定,因為他不想再向身邊的人隱藏自己,他想試著去信任這個世界。經(jīng)過幾次團體輔導后,小陳漸漸變得活躍起來,與同齡人的交流越來越多。
2020年8月25日下午,小陳給我打電話,興奮地說:“老師,高考成績出來了,我考了613分,至少能上個一本學校!”那一刻,我才覺得,我終于陪伴他回到了人生的正常軌道。小陳是幸運的,他讀高中遇到了關注學生心理的班主任,在我的陪伴下逐漸找回了自己人生的方向,然而,還有大量像小陳一樣的農(nóng)民工子女,親子關系由于與父母的距離而產(chǎn)生了隔閡。對他們來說,心理關懷尤其重要。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