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歡,許 越,孟凡博,任 帥,李海軍,龐曉靜
(1.國網(wǎng)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沈陽 110000; 2.中國聯(lián)合網(wǎng)絡通信有限公司智網(wǎng)創(chuàng)新中心,北京 100000;3.國網(wǎng)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沈陽 110000; 4. 北京電信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對變電站中電力設備的巡檢至關重要[1-2],許多巡檢技術(shù)被引進,如高清視頻監(jiān)控[3]、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RFID)技術(shù)[4]、無人機巡檢[5]和巡檢機器人[6]等。一臺智能巡檢機器人可搭載眾多設備,不到1小時即可完成所有巡檢工作。
光纖是最靠譜的通信方式[7],但移動的機器人無法使用光纖通信。目前巡檢機器人一般使用無線局域網(wǎng)(Wireless Fidelity,WiFi),可完成普通巡檢任務[8],但WiFi不能滿足復雜巡檢任務的要求[9]。第五代移動通信(5th-Generation,5G)技術(shù)的高速率低時延能充分發(fā)揮機器人的能力,出色完成巡檢任務[10]。
信道特性影響通信系統(tǒng)的性能,故需要分析5G機器人的通信信道特性并建立準確的信道模型。主流信道建模方法分為3種:射線追蹤法[11]、統(tǒng)計法[12]和隨機幾何法[13]。射線追蹤法基于實際傳播環(huán)境,用麥克斯韋公式推導信號增益表達式;統(tǒng)計法是根據(jù)實測數(shù)據(jù),運用最小二乘法擬合出信號增益表達式;本文采用隨機幾何法,根據(jù)幾何模型推導增益表達式,可分為二維(Two-Dimension,2D)模型[14-15]和三維(Three-Dimension,3D)模型[16-17]建模法。
本文選取偏僻的變電站,可忽略外部散射體對信道的影響,其中5G基站位于巡檢區(qū)域的中心位置?;竞蜋C器人不在一個水平面,故需要建立3D模型。為提高通信質(zhì)量,將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術(shù)應用于機器人。針對不同的場景環(huán)境,改變?nèi)R斯因子,分析變電站場景下巡檢機器人的5G通信信道的自相關和互相關特性。
圖1所示為本文所述的變電站場景下5G巡檢機器人的通信信道模型圖。建立相關的3D坐標系,以地面為x和y軸所在的平面。由于變電站位置偏僻,周圍沒有什么高大樹木和建筑物,散射主要來自變電站內(nèi)的物體。變電站內(nèi)有一建筑物的墻(圖中陰影部分),長為L,高為4米。墻上有無數(shù)個散射體S,坐標為(x,W,z)。5G巡檢機器人待巡檢的區(qū)域是寬為W的矩形區(qū)域(圖中僅僅畫出長為L的部分)。5G巡檢機器人M的坐標為(D,0,0),且運動方向為x軸的正方向,速度為v。5G基站在高為H的桿塔上,坐標為(L/2,W/2,H),5G巡檢機器人M與墻的水平垂直距離為W。5G巡檢機器人上配備有均勻線性天線陣列,有K個天線單元,陣列與x軸的夾角為θ,天線單元的間距分別為δ。第k(k=1,…,K)個發(fā)射天線單元Ak到基站的直線距離為dBk。基站到散射體S的直線距離為dBS,散射體S再到第k個天線單元的直線距離為dSk。5G巡檢機器人M與5G基站B的通信路徑分為兩種:一是直射徑(Line of Sight,LOS);二是經(jīng)過墻上散射體的散射路徑。5G巡檢機器人M到5G基站的LOS路徑的方位角為αB,仰角為βB。散射體S到5G巡檢機器人M的散射路徑的方位角為αS,仰角為βS。
圖1 機器人通信信道模型
式中:C為信道的萊斯因子,為LOS與散射路徑的功率之比;e為常量;λ為5G頻段下信號的波長;j為虛數(shù)單位;fLOS為因5G巡檢機器人的移動導致的直射路徑上的多普勒頻移。
式中:n為散射體的序號;N趨于無窮,表示散射體數(shù)量無窮大;φ為隨機相量,一般認為服從0~2π的均勻分布;fS為因5G巡檢機器人的移動導致的散射路徑上的多普勒頻移。
根據(jù)空間幾何理論,dBk、dBS以及dSk的大小與LOS的方位角αB和仰角βB以及散射徑的方位角αS和仰角βS相關。而這些方位角和仰角又與終端M的坐標、5G基站坐標以及散射體的坐標相關,可以根據(jù)空間幾何方法推導出相關的表達式,因篇幅問題在此省略,具體的計算方法可參考文獻[13]和[16]。
式中,p(x)和p(z)分別為散射體在x和z坐標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數(shù)。
根據(jù)第2節(jié)推導的ST-CF模型,對信道特性進行理論分析,采用Matlab軟件進行數(shù)值仿真。
終端M到基站B的通信路徑包含LOS路徑和散射路徑,散射體主要來自墻,墻上散射體的坐標為(x,W,z),x與z的取值決定了散射路徑的方位角和仰角。因為建筑物的墻表面平整,沒有凸出部分,所以x與z的概率密度分布可取均勻分布。
x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數(shù)為p(x)=1/L,0 圖2所示為5G巡檢機器人與5G基站通信信道的ACF圖。信道的自相關特性具有震蕩性,隨著標準時間間隔的增大,ACF從1逐漸震蕩到0。4個標準時間間隔后,ACF在0附近小幅震蕩。因為本例的萊斯因子較小(對應著LOS被嚴重遮擋的情況),C只取了0.05,所以通信信道的自相關特性會隨著標準時間間隔的增大而趨于0。 圖2 信道自相關特性 圖3所示為5G巡檢機器人與5G基站的通信信道的CCF圖。信道也具有一定的震蕩性,與信道的自相關特性相似。隨著天線單元間距的增大,信道的空間互相關特性也從1逐漸趨于0,并在0附近小幅震蕩。同樣,因為萊斯因子取值較小,所以互相關特性最終才會在0附近震蕩。 圖3 信道互相關特性 為研究萊斯因子C的大小對信道的影響(即信道遮擋的嚴重性對信道的影響),選取C分別為0、1、3和10這4種情況,其他參數(shù)不變。根據(jù)第2節(jié)推導的信道模型,作出相應的仿真圖,如圖4和5所示。觀察分析C=0、1、3和10的4張圖,由圖4可知,C越大,ACF曲線震蕩越明顯,振幅越大;只要C不為0,ACF曲線最終都不會趨于0,而是基于一定的振幅而不斷振蕩。由圖5可知,CCF曲線的震蕩與ACF相似,只要C不為0,CCF曲線最終就不會趨于0;C越大,穩(wěn)定后振蕩的振幅越大。 圖4 不同萊斯因子下的信道ACF 圖5 不同萊斯因子下的信道CCF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C對信道的相關性影響巨大,為提高信道通信的質(zhì)量,應盡量保證5G基站與5G巡檢機器人的通信存在LOS。 針對變電站位置偏僻和站外樹木建筑物稀少的特點,結(jié)合變電站內(nèi)巡檢區(qū)域和機房的特點,本文建立了5G巡檢機器人通信的3D信道模型。根據(jù)幾何分析法,推導出了信道的ACF和CCF公式,并采用Matlab軟件工具作出相應的仿真,分析了標準時間間隔對ACF的影響,以及天線單元的間距對CCF的影響。由于變電站內(nèi)巡檢區(qū)域的電力設備會對5G基站和巡檢機器人之間的通信造成遮擋,必須考慮萊斯因子對信道的影響。選取不同的萊斯因子作仿真分析,對比不同萊斯因子下信道的ACF和CCF可知,萊斯因子越大,信道的相關性越大,無線通信質(zhì)量越好。本文針對變電站場景內(nèi)5G巡檢機器人的通信信道建立3D模型,分析信道的相關特性,擴寬了5G+機器人在變電站內(nèi)的應用研究。4 結(jié)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