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 ,劉紀玉 ,王樂華
(1.環(huán)山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71;2.托佩克種豬(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620)
影響母豬繁殖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種、飼養(yǎng)管理等。為了提高生產成績,豬場管理者們不斷嘗試各種措施,包括控制配種日齡、體重、背膘和妊娠階段體況等[1]。此次研究通過分析頭胎豬初配日齡、體重、背膘以及分娩體重、背膘與繁殖成績的關系,希望找到更理想的各因素的水平來提高繁殖成績。
研究以山東環(huán)山集團某育核心場在2018年7-8月份所有成功分娩的363頭大白母豬為研究對象,所有試驗動物均為頭胎母豬,該種豬品種為托佩克(TopigsNorsvin) Z-line大白,2017年12月份從美國進口,于2018年4-5月份完成配種。
該豬場為新建現(xiàn)代化豬場,配置自動料線和環(huán)控,豬場采用高效空氣過濾系統(tǒng),豬藍耳病雙陰性,種豬健康度高,飼養(yǎng)管理采用統(tǒng)一標準,盡量把環(huán)境影響降到最低。
分別統(tǒng)計記錄配種日齡、配種背膘、配種體重、分娩背膘和分娩體重指標的數(shù)據,各指標說明如表1。
數(shù)據使用Execl處理,為了保證試驗分組數(shù)據的盡量均衡,把每個指標根據實際情況盡量平均地分成四組,各組對應的區(qū)間詳見表2。使用sas9.4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逐個對各個指標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探索各個區(qū)間對母豬分娩時總仔、活仔、死胎、木乃伊胎和出生均重的影響。
配種日齡對繁殖的影響見表3。
由表3 可知,在所分的區(qū)間內配種日齡在239~245日齡內總仔明顯比其他區(qū)間高,差異極顯著,活仔在該區(qū)間內也比其他區(qū)間高,而且顯著高于233~238日齡和246~280日齡,對其他繁殖指標影響差異不顯著。
李文明等[2]曾研究表明丹系大白豬配種日齡在230日齡以下,總仔數(shù)明顯低于其他區(qū)間。陳亞新等[3]研究表明,美法系大白配種日齡在220日齡以下,總仔數(shù)明顯低于其他區(qū)間,且240~260日齡最佳。葉超等[4]研究表明,美系豬在256~285日齡時配種,總仔數(shù)明顯高于其他區(qū)間。多數(shù)文獻表明配種日齡對繁殖成績有顯著影響,且指出低配種日齡對繁殖成績不利,由于研究的群體品種和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不同,表現(xiàn)出的最佳區(qū)間也不相同。Schukken等[5]研究發(fā)現(xiàn),初配日齡過大對母豬生產性能也有不利影響,初配日齡從200 d 推遲至300 d 時,頭胎母豬繁殖失敗的概率從18%升至24.5%。所以找到研究群體最合適的配種日齡對提高繁殖成績非常有利。
配種背膘對繁殖的影響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母豬在配種時背膘在10~26 mm區(qū)間內,對總仔、活仔、死胎、出生重無顯著影響,但是對木乃伊胎數(shù)影響顯著,在21~26 mm時木乃伊胎顯著高于10~15 mm,說明高背膘配種易產生木乃伊胎。
魯春剛等[6]研究表明,法系大白母豬配種背膘>14 mm時對產活仔的影響并無顯著差異,高于背膘低于14 mm時產仔。PIC公司研究指出,后備豬配種低于12 mm時產仔比其他區(qū)間低1頭[7]。許光鋒等[1]研究表明,加系二元后備豬最佳配種背膘為18~23 mm。查看此次研究原始數(shù)據分布發(fā)現(xiàn),背膘低于12 mm的母豬只有3頭,活仔均值較低,只有12.3頭,背膘高于24 mm時母豬只有5頭,活仔只有10.5頭,所以可認為,背膘過高或者過低母豬比例很少,屬于異常豬只,也是對產仔不利的因素,但是合理背膘的范圍母豬還是比較廣的,在12~24 mm這個合理區(qū)間內對產仔影響不大。
配種體重對繁殖的影響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在150~160 kg區(qū)間體重繁殖產仔最好,但是差異不顯著。同時配種體重越大,后代出生重越大。許光鋒等[1]研究表明,母豬配種體重140 kg明顯優(yōu)于122 kg時的繁殖總仔數(shù)。PIC報道其父母代母豬在160 kg首配繁殖成績最好[7]。托佩克建議初配種體重為140~160 kg,與此次的數(shù)據實際結果相符。
分娩背膘對繁殖的影響如表6所示。
從表6可以看出,分娩背膘在18~19 mm區(qū)間總仔最好,且差異顯著?;钭幸彩窃搮^(qū)間最好,且顯著高于10~17 mm區(qū)間。另外還可以看出,低背膘容易產生死胎,高背膘木乃伊胎偏高,高背膘母豬的仔豬出生重大。
李海濤等[8]研究表明,大白母豬在分娩前15~20 mm背膘區(qū)間內繁殖成績最好,21~35 mm區(qū)間內有背膘越大繁殖成績下降的趨勢,但是差異不顯著,與此次研究規(guī)律相似。
表1 各指標說明
表2 各指標分區(qū)間
表3 配種日齡對繁殖的影響
表4 配種背膘對繁殖的影響
表5 配種體重對繁殖的影響
表6 分娩背膘對繁殖的影響
分娩體重對繁殖的影響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總仔方面分娩體重越大越好,且分娩體重253~280 kg區(qū)間顯著高于190~232 kg,分娩體重在190~232 kg區(qū)間內活仔最差,顯著低于其他區(qū)間,死胎也較高,在233~280 kg區(qū)間體重越高死胎和木乃伊胎越高,出生重越大,但差異不顯著。分娩時體重與配種時的體重呈正相關,也進一步驗證了大體重配種對繁殖成績有利。
妊娠期間背膘的增加對繁殖的影響如表8所示。
表8顯示,妊娠期間的背膘變化對總仔影響差異不顯著,背膘負增長或者增加較少可能因母豬營養(yǎng)不良導致死胎數(shù)的增加。推薦妊娠期間背膘增加2~4 mm,此時母豬的活仔數(shù)是最好的。
趙喬輝等[9]研究加拿大引種的大白頭胎母豬表明,背膘在配種時14~20 mm,分娩前為17~22 mm時,平均增加3 mm,此階段的分娩成績比較好,與此次研究相似。
妊娠期間增重對繁殖的影響如表9所示。
表9顯示,母豬妊娠期間體重增加88~95 kg時,總仔和活仔都是最好的,而且差異顯著,增重太小可能導致死胎或者木乃伊胎增加,可能是母豬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增重太大有增加死胎和木乃伊胎的風險導致活仔變少。國內根據母豬體重調整妊娠飼喂方案的案例很少,但在荷蘭很多農場把體重控制作為飼喂方式的調整依據,并制定了不同胎次配種和分娩時的體重標準。
關于初配日齡推薦TopigsNorsvinZ系大白豬范圍為230~260日齡,最佳配種日齡為239~245日齡,主要原因是此時的初情期合適,因為托佩克大白豬一般會在160~200日齡表現(xiàn)初情,按照平均配種日齡242 d推算,正好是后備母豬180日齡初情,第3個情期配種,后備母豬太早發(fā)情對繁殖性能不好,太晚發(fā)情在第1和第2情期配種效果也不理想,何勇軍等[10]曾研究表明初配情期數(shù)與產仔數(shù)呈明顯正相關,陳志林等[11]研究也指出后備母豬配種前發(fā)情次數(shù)在2次或以上對其產健仔有利,且初情日齡應該控制在195 d前,不要晚于225 d。
表7 分娩體重對繁殖的影響
表8 妊娠期間背膘的增加對繁殖的影響
表9 妊娠期間增重對繁殖的影響
體重控制方面,推薦首配體重140~170 kg,最佳為150~160 kg,托佩克大白豬在自由采食的情況下達115 kg日齡為175日齡,如果想在240日齡達到155 kg必須限飼或者調整合理的營養(yǎng)和飼喂方案。妊娠期間同樣需要調整飼喂方案,使其增重控制在90 kg左右,到分娩時體重為240~250 kg比較理想。
關于背膘的控制,從初配背膘,背膘增加和分娩背膘綜合考慮并結合文獻資料,推薦最佳配種背膘為14~20 mm,妊娠期間背膘增加2~4 mm,分娩背膘在18~22 mm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