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
職場劇《緊急公關》中,一位老員工的故事登上了熱搜。他叫劉革,原本就職于一家大公司,豐厚的收入、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要啥有啥,自我感覺良好。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被離職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一點也不厲害。
房貸及家庭開支的壓力,他必須盡快找到新工作。在他的預期中,自己在著名大公司任職多年,資歷雄厚,所以新工作至少也要是管理崗,結果面試官表示,自己是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并無明確的管理崗,而技術崗無法滿足他的薪金要求。同時,人家也表示,聘用年輕人更劃算也更靈活。被拒絕的劉革暈倒在街頭,妻子才知道他患了癌癥,而家里根本拿不出這筆應急資金……
問題來了,一個勤勤懇懇的老員工為啥突然被離職?因為劉革平日的工作內(nèi)容只是負責流程化工作中的一小塊,技術含量不高,很容易被替代。但他本人多年來被溫水煮青蛙,毫無危機意識,于是,在不尷不尬的年齡被離職,天一下子就塌了。
你可能會說,這家公司挺可惡的,從職務本身,劉革完全按公司要求來,能力也合格??墒?,每個公司都要發(fā)展,發(fā)展的過程自然也需要對技術和員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滿足于現(xiàn)狀的人,就是走在危險的邊緣。
所幸,在大環(huán)境的驅(qū)動下,大部分中年人都有了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
王先生是辦公室文員,平時處理的都是各種瑣事,并沒有人覺得他的工作有多重要。王先生自己也清醒地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一直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具體就是,只要與公司業(yè)務有關的證,都去考。
說的容易,其實他的工作看著不重,但非常煩瑣,常常忙得腳不沾地,所以學習都是利用午休、晚上回家以及各種細小的碎片時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他考下三個證。正趕上公司改革,他的三個證,有兩個對公司業(yè)務經(jīng)營都很重要,按規(guī)定,有相應的薪資兌現(xiàn),所以同樣是辦公室文員,他比別人每月多拿兩千塊錢。
最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王先生具備了很深的理論基礎,一個偶然的機會,幫公司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他也被領導看中,從辦公室調(diào)任到核心部門,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甚至多次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去不去是一回事,關鍵是被認可的成就感令人精神煥發(fā)、干勁滿滿。
比起學歷、閱歷、資歷,擁有一技之長才是職場的核心競爭力。唯有學習,能保障職場人永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