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風(fēng)雨,又是一年梅花開。
昨日賞梅晚歸,夜里讀書卻讀到明代畫家唐寅的一幅《梅花書屋》。因追溯“梅花書屋”由來,找到張岱寫在《觀山民所藏唐伯虎觀梅圖手卷》的一段題跋。唐伯虎即唐寅,巨幅觀梅圖早已失傳,張大公子在詩中肯定了唐寅所畫山石和梅花既有剛勁堅(jiān)挺的質(zhì)感,又有秀媚靈逸的韻味,突出了唐寅繪畫挺秀靈逸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有學(xué)者研究說唐寅一生很少畫梅花,流傳下來的也就幾幅墨梅圖,一是折枝墨梅,自題七言詩一首:“黃金布地梵王家,白壓成林臘后花,對酒不妨還弄墨,一枚清影寫橫斜。”畫幅上,梅枝曲折向上,花朵隨枝點(diǎn)染,筆墨十分干凈簡練,大面積的空白用瀟灑飄逸的行書題詩,表現(xiàn)了文人畫在詩畫結(jié)合上的特點(diǎn),也反映了唐寅在繪畫、書法、文學(xué)藝術(shù)修養(yǎng)方面的成就。還有一首七言詩:“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閑無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碧埔倪@首詩寫得十分有趣,又十分心酸。到了除夕過大年,家家都在置辦年貨,而他卻身無分文,唯有看一枝清梅的慨嘆!
我看到的這幅《梅花書屋》,為紙本立軸,右上題跋“梅花書屋六如居士唐寅寫”。由于唐寅作畫很少在畫上注明年份,且畫風(fēng)變化也不很有規(guī)律,這幅畫僅能從“六如居士”推測出他是創(chuàng)作于晚年。《梅花書屋》畫面上,上方高嶺山石,其皴法為大斧劈,石面明暗分明;中間泉流折疊于茂林煙霧間,枝頭似有皓皓雪意,別具清秀俊逸之韻;幾株古木從山間斜傾而出,樹下一棟書屋臨溪,旁有三株古梅橫斜,疏疏著花幾朵,風(fēng)格奇峭而又豐潤。山居日長,人靜透香,雪后暗香浮動(dòng),書屋里一男子放下書卷,滿臉笑意,手指窗前一樹梅花,旁邊一女子雙手捂嘴做驚訝狀,仿佛聽見她又驚又喜地叫喊:“哎呀,梅花開了!”整幅畫既有北派山水的立體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江南佳勝,不必樓臺(tái)煙雨,翠綠千頃,自然是詩境,更是文人畫家用意所在。
誠然,唐寅是文人畫家,文人的心里總是向往美好的溫暖。事實(shí)上,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唐寅最終是有了屬于自己的桃花塢,而非梅花書屋。桃花塢原是宋人章莊簡的別墅,但經(jīng)風(fēng)雨滄桑,早成一片廢墟。不過這里景色宜人,環(huán)境十分幽靜,一曲清溪蜿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唐寅畫梅花,就是從住在桃花塢開始的。那時(shí)候,他因牽涉科場舞弊案終身不得為官,貧困潦倒回到蘇州,第二位妻子選擇了離他而去,是蘇州名妓沈九娘接納了他,把妝閣收拾整齊讓他作畫,并總是給他洗硯,調(diào)色,鋪紙,溫暖并扶持了這位沒有愛情、沒有家庭、沒有事業(yè)的唐解元。沈九娘可以說是他的紅顏知己,后來也成為他的第三位妻子。用賣畫的錢,唐寅攜沈九娘生活在桃花塢,他自號(hào)“桃花庵主”,雖只幾間茅屋,檐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學(xué)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叭瞻泔嬈渲?,客來便共飲,去不問,醉便頹寢?!本褪窃谶@里,因?yàn)樯蚓拍锏呐惆?,唐寅畫青山美人,做天地學(xué)問,兩個(gè)在浮華里浸過的人,丟去了光環(huán),在平凡的世界里真實(shí)地生活,過得清閑而超脫。
唐寅與沈九娘一起度過了十年,蘇州發(fā)一場大水后,桃花塢被淹,沈九娘操勞過度因病去世。唐寅再也沒有繼娶妻室,晚年轉(zhuǎn)而信佛,自號(hào)“六如居士”?!睹坊〞荨房梢钥醋魇翘埔幕貞浿?,陪他一起看梅花的那位女子,該是他念念不忘的沈九娘吧。唐寅晚景凄涼,常年多病,不能經(jīng)常作畫,加上又不會(huì)持家,生活艱難。他畫梅花書屋時(shí),即有妻梅之思,溫暖的卻是他那被歲月洗涼的身心。
后來,我終是有了自己的書房,朋友送來盆栽的一株白梅,花開時(shí)置于書案。有遠(yuǎn)方朋友看到,特治印一枚“梅花知己”遙遙寄來,青石白文,使人想起一朵白梅開在紙上,香從風(fēng)里來,影向月中去,就像歲月的光芒在墻面上留下的清寂符號(hào)。身在職場的我們,在日復(fù)一日的勞作和困頓后,在書房里面對一樹梅花,無不如坐臥山林無塵擾,從而更加思慕樊籠解脫的高枕之情。
唯愿梅花是知己。???????? 編輯/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