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品質的動態(tài)變化

      2021-02-27 12:28張婷渟趙瑞霜
      現(xiàn)代園藝 2021年3期
      關鍵詞:糖酸總酚總糖

      彭 舒,張婷渟,李 麗,楊 芩,趙瑞霜

      (凱里學院大健康學院,貴州凱里 556000)

      藍莓是杜鵑花科越橘屬(Vaccinium.Spp)的多年生灌木,果實為藍色的漿果,果肉細膩且酸甜可口,風味極佳,含豐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質如原花青素、花青素、酚類物質等,營養(yǎng)價值高[1]。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藍莓可抑制癌細胞增殖、預防血栓形成,預防心臟病及中風的發(fā)作[2],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藍莓果實品質指標多樣,主要包括外觀、風味、質地及營養(yǎng)品質。不同藍莓品種其果實品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楊夫臣等[3]對引進的14 個藍莓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藍豐’‘公爵’‘伯克利’果實較大,品質好;‘粉藍’‘頂峰’‘蒂芙藍’‘芭爾德溫’的果實較大,風味好,品質中上;‘園藍’果實較小,但產(chǎn)量、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素含量高。謝國芳等[4]通過對貴州引種的12 個早熟藍莓品種的品質進行測定分析,發(fā)現(xiàn)‘瑞卡’‘早藍’‘北陸’‘萊格’‘藍源’5 個品種的綜合品質較好。隨著藍莓生長發(fā)育其生理生化指標會不斷變化,果皮顏色變深,果實變大變軟,逐漸顯現(xiàn)出酸甜風味,而決定果實顏色的主要是花青素含量的變化,總糖及總酸含量主要影響藍莓果實風味。本試驗主要探索風味及營養(yǎng)指標隨藍莓生長發(fā)育變化情況,以期了解藍莓果實品質發(fā)育過程含量變化規(guī)律,為調控藍莓果實品質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種植在凱里學院農科教人才培養(yǎng)校內實訓基地生長健壯、長勢基本一致且無病蟲害的7 年生‘粉藍’。

      1.2 儀器設備

      Bedford 超純水系統(tǒng)、高速冷凍離心機、超低溫冰箱、TU-1800 紫外分光光度計、電磁爐、DZKW-54 恒溫水浴鍋、CP124 電子分析天平等。

      1.3 試驗設計

      自藍莓盛花期后20d 開始采果,其余每隔10d 采摘1 次,直至果實成熟。樹冠四周隨機選取大小均勻、生長發(fā)育一致且無病蟲害的果實采摘;果實采摘后立即用液氮冷凍置于-80℃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p>

      1.4 測定方法

      可溶性總糖采用蒽酮試劑法測定[5];可滴定酸用0.1mol/L NaOH 標準溶液進行滴定[6];糖酸比為可溶性總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原花青素含量采用香草醛-鹽酸法進行測定[7];花色苷含量采用pH 示差法測定[8];總酚含量采用普魯士藍法測定[9];類黃酮含量采用硝酸鋁比法測定[5]。

      2 結果與分析

      2.1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可溶性總糖含量的變化

      隨果實發(fā)育可溶性總糖含量變化如圖1 所示。藍莓果實在發(fā)育成熟過程中,可溶性總糖含量隨果實發(fā)育不斷增加。在盛花后20~50d,可溶性總糖含量增長緩慢,盛花后50d 可溶性總糖含量為0.88%。在盛花后60~80d 總糖的含量顯著增長,盛花后80d 可溶性總糖含量達到最高,為3.77%,分別是盛花后20d、50d 的12.57倍和4.28 倍。

      圖1 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溶性總糖含量變化

      2.2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

      如圖2 所示,隨著藍莓果實的生長發(fā)育,可滴定酸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在盛花后50d 可滴定酸含量達到最高為3.69%,并與其他各時期存在顯著差異;盛花后80d 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為1.39%,比盛花后20d 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6.28%。

      圖2 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滴定酸含量變化

      2.3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糖酸比的變化

      藍莓果實的糖酸比在果實發(fā)育至成熟期呈現(xiàn)動態(tài)上升趨勢(圖3),在盛花后20~50d 藍莓果實糖酸比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之后顯著增長,盛花后80d 糖酸比達到最大為2.72,分別是盛花后 20d、50d、70d 的 17.23 倍、11.33 倍和2.95 倍。

      圖3 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糖酸比變化

      2.4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原花青素含量的變化

      如圖4 所示,在藍莓果實的發(fā)育過程中,原花青素含量隨果實發(fā)育成熟顯著增加。盛花后20~60d,原花青素含量緩慢上升,盛花后20d 和60d 原花青素含量分別為3.05%、5.05%,之后原花青素含量迅速上升,盛花后80 d 原花青素含量上升至最高值為8.13%,分別是盛花后20d、60d 的2.67 倍、1.61 倍。

      圖4 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原花青素含量變化

      2.5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花色苷含量的變化

      如圖5 所示,藍莓花色苷隨果實的生長發(fā)育,其含量逐漸增加。盛花后20~60d,果實花色苷含量一直處于較低水平,盛花后60d 果實花色苷含量為0.11mg/g·FW;之后藍莓果實花色苷含量迅速增加,盛花后80d 果實花色苷含量達到最高為3.24mg/g·FW,分別是盛花后20d、60d 和70d 的140.33 倍、28.66 倍和13.91 倍。

      圖5 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花色苷含量變化

      2.6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總酚含量的變化

      由圖6 可以看出,總酚含量的變化在果實發(fā)育的過程中先下降后回升,但整體呈下降趨勢。盛花后50d總酚含量降到最低為3.09mg/g·FW,并與其他各時期存在顯著性差異,比盛花后20d 的總酚含量下降了64.97%。在盛花后50~80d 總酚含量緩慢上升,盛花后80d 總酚含量上升至 5.89mg/g·FW,比盛花后50d 的總酚含量增加了90.37%,但仍比盛花后20d 的總酚含量降低了33.32%。

      圖6 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總酚含量變化

      2.7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類黃酮含量的變化

      在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類黃酮含量與總酚含量變化趨勢相似,隨果實發(fā)育成熟類黃酮含量先下降再上升,總體呈下降趨勢(圖7)。至盛花后50d 降至最低,為31.40mg/g·FW,比盛花后20d 下降了51.11%;盛花后80d 類黃酮含量比盛花后50d 上升了86.87%,比盛花后20d 降低了8.64%。

      圖7 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類黃酮含量變化

      2.8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果實品質間的相關性分析

      如表1 所示,藍莓果實原花青素含量與花色苷含量存在顯著正相關性(r=0.80*),與可溶性總糖含量存在極顯著正相關(r=0.98**),而與可滴定酸和總酚之間存在負相關性,原花青素含量與類黃酮之間正相關性不顯著。果實花色苷含量與可溶性總糖存在極顯著正相關(r=0.89**),而與可滴定酸和總酚之間存在負相關性,與類黃酮之間正相關性不顯著。

      表1 藍莓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果實品質間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可溶性總糖和可滴定酸既是重要營養(yǎng)成分,也是重要的風味物質,糖酸比是決定藍莓酸甜風味的關鍵因素[10]。藍莓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可溶性總糖含量逐漸上升,可滴定酸呈下降趨勢,糖酸比逐漸上升。與李艷芳等對藍莓果實品質的研究結果類似[11],隨果實發(fā)育成熟可滴定酸逐步轉化為可溶性總糖。

      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均屬于多酚物質,且相關研究顯示藍莓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會隨著成熟度的增加而上升[12]。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隨果實發(fā)育成熟而迅速增加,原花青素含量與花色苷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二者有共同的合成前體[13],其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受不同酶的調控導致其積累時間不同。

      試驗研究表明,藍莓果實中花色苷與可溶性總糖含量存在顯著正相關,因此隨著糖含量的增加,花色苷的含量也增加。藍莓花青素與糖通過糖苷鍵連接成花色苷,因此糖可以作為原料來促進花色苷的合成。

      在藍莓發(fā)育過程中總酚與類黃酮含量總體呈下降趨勢,果實發(fā)育前期含量較高;而花色苷和原花青素含量呈上升趨勢,果實發(fā)育前期含量較低。黃酮醇類物質分解代謝與花色苷有共同的合成前體,因此在發(fā)育過程中他們存在競爭共同合成前體,合成過程被同一種酶催化[13]。

      綜上,隨著藍莓果實生長發(fā)育,其可溶性糖逐漸增加,可滴定酸先升后降,糖酸比逐漸增加;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隨果實成熟大量積累;總酚和類黃酮含量變化趨勢基本一直,先下降后回升,但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可溶性總糖與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呈極顯著正相關。

      猜你喜歡
      糖酸總酚總糖
      桃果實糖酸和酚類物質與口感風味的相關性
      凌云白毫總酚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抗氧化活性
      不同預冷方式對甜櫻桃貯藏過程中糖酸含量的影響
      不同地區(qū)煙富3號蘋果果實品質分析研究
      白薇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苦蕎茶乙醇提取物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黃酒中總糖與還原糖含量測定方法比較
      傳統(tǒng)客家黃酒的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
      不同砧穗組合對寒富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
      避雨栽培對川農泡椒1號品質的影響
      图们市| 常宁市| 农安县| 南川市| 西丰县| 平乐县| 东港市| 深圳市| 平遥县| 莲花县| 浑源县| 遂川县| 阳江市| 赤城县| 兰考县| 梁河县| 竹北市| 英吉沙县| 雅安市| 镇远县| 奉节县| 上林县| 璧山县| 江阴市| 海安县| 土默特右旗| 栖霞市| 南昌县| 铜山县| 永靖县| 嘉黎县| 资兴市| 平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保山市| 黄梅县| 讷河市| 拉孜县| 茶陵县| 榆社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