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林
10月20日,上海局集團公司金華車務段書畫協(xié)會組織開展“高鐵書畫家走進旌孝社區(qū)喜迎重陽節(jié)現場創(chuàng)作慰問”活動,一位鶴發(fā)童顏聲音如鐘的老人也參與其中,他就是慰問對象,也是參加創(chuàng)作的書法家。
老人叫徐榮庭,是一位102歲高壽的“老鐵路”。在香泡樹下,徐榮庭老人靈敏健談,介紹了他的人生經歷,見證了百年來中國鐵路和社會巨變,他的每一句話語就像成熟的香泡散發(fā)出陣陣清香。
差一點成為壯丁
徐榮庭老人介紹說,他于1919年6月出生在寧波鄞州橫溪鎮(zhèn),鄞州原來叫鄞縣。那一年,被贊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因病逝世。也是在這一年,發(fā)生了舉世聞名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因此,徐老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發(fā)展的見證人。
徐榮庭的父親是個電氣工程師,小時候,徐榮庭在家鄉(xiāng)私塾跟隨教書先生念書,后來,他的父親轉往上海謀生,徐榮庭也就轉到上海讀書,升至初中不久,母親不幸染病,需要人回家鄉(xiāng)照料,徐榮庭回到老家,在效實中學就讀。著名科學家童第周、屠呦呦都曾經就讀于效實中學。
徐榮庭說:“到老家后,國民黨抓壯丁,我是一個學生也要抽簽,我抽到800多號,前一批青年抓到500多號為止,下一批抓壯丁,我就逃不掉。母親讓我連夜回上海,而且讓我叫來族長,族長開始不答應,后來當作彼此都不知道這事。我連夜乘船出逃,在輪船碼頭,警察看到青年人就不讓走,我拿出身上帶著的一份入學通知,警察看了后就讓我走了,在輪船上睡大通鋪,有驚無險地再次回到上海。”
在上海雷士德工業(yè)學院當事務員
不久,上海淪陷,整個上海就像一個孤島被封鎖了。經人介紹,徐榮庭去英國創(chuàng)辦的上海雷士德工業(yè)學院當事務員,因為學校是外國人辦的,在中國就需要與中國人通話交流,外面來信、招生等都是中文漢字,這就需要翻譯。“我當時對英文掌握得比較少,怎么辦呢?晚上進夜校讀書補習,白天工作,逐漸的中英文翻譯與對話就熟練了。”
雷士德工業(yè)學院于1934年10月1日建成開學,創(chuàng)辦人叫雷士德,是英國商人、建筑師兼工程師。他在上海從事建筑工程及地產經營而成為富商,1926年逝世后,根據他的遺囑創(chuàng)辦了雷士德工業(yè)學院。校舍是一座大樓房,就像一只蝴蝶,總建筑面積約8000平方米。中間主樓6層,兩翼側樓分別為3層和4層。建筑規(guī)模宏大,裝飾精美。屋內的墻壁、門窗、樓梯、地板和盥洗間十分考究,并裝有暖氣設備。設有專供校長、教師用的自動電梯,這在當時的上海各校屬罕見。大樓中間3層的兩翼都供教學之用。除教室以外,樓內設有各種工場和實驗室,還有大禮堂、圖書室、博物室、校長教職員辦公與備課室、教師與學生食堂及廚房等。各工場和實驗室的機器都是當時最新最齊備的。課堂黑板可上下滑動,課桌椅相當考究。
25歲那年,徐榮庭在上海結婚,老伴也是寧波人,婚后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
“日本鬼子侵占上海后,把英國法國等外國人趕到集中營關起來了。學校由小鬼子當家,要用日語交流對話,我不懂日語,晚上就到日語夜校培訓班補習。日本鬼子投降后,我就進入鐵路工作了?!?/p>
蜘蛛惹的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小鬼子無條件投降,我考入上海鐵路局上海車務段。”
在上海車務段,徐榮庭先做車長,他說:“不是客運的車長,是運轉車長,貨物列車最后面掛著一列守車,我在守車上。每到一個站,都要出來打信號,白天信號旗,晚上信號燈。列車的速度只有每小時30公里,好像老牛拖車一樣的,但在那時是很快的速度了,從上海到常州167公里哐當哐當要跑十七八個小時。自己帶菜帶米,列車到小站停下來,就去找水池洗菜洗米,而后在守車上燒飯燒菜。那個時候的條件很差,若是下雨,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守車漏水。車長有一本很大的行車日記,晚上沒有燈,我拿著一本行車日記,手臂夾著電筒,記錄列車經過車站的時間和情況。”
那時候,車務段管車站和列車,上海車務段一直管到常州。后來,他調到西巷站當站長,這個站是很小的四等站,靠近昆山,西巷站于1940年增設,1973年撤銷。過了一年,他調到安亭站當站長,一二年后又調到南翔站任站長,南翔站就大得多,有一百多名鐵路職工,過了幾年,又調到陸家浜當站長。后來,從陸家浜站調到金華。
他在南翔站當站長時,信號燈是煤油燈,扳道員白天要將油加滿,外殼將煙煤灰塵擦掉,揩干凈,趁天沒有黑之前爬上信號機將煤油燈掛到桿子上。有一次,列車轟隆轟隆開來,快要到站了,列車突然停了下來,怎么回事呢?是煤油燈滅了,即信號燈熄滅了。要知道,鐵路規(guī)章有規(guī)定,無故停車是事故。路局安全監(jiān)察要定南翔站為責任事故,認為是扳道員沒有將信號燈保養(yǎng)好或是沒有加好油致使無故停車,要判定扳道員責任。“當時的扳道員年紀比我大,我大概31歲,扳道員有40多歲,工作勤勤懇懇,責任心很強,不可能沒有加滿油吧?!毙鞓s庭感到很奇怪,親自攀爬到桿上檢查?!澳銈儾虏挛野l(fā)現了什么?”“是一只蜘蛛惹的禍啊。蜘蛛爬到信號燈旁,將煤油燈碰倒,熄滅了?!彼业狡奖O(jiān)察據理力爭。
“平監(jiān)察,列車停車是有原因的?!?/p>
“徐站長,你有什么原因可說,列車在你們站機外停車,這是明擺著的事故?!?/p>
“我給你看個東西,是一只蜘蛛。是這只蜘蛛在作怪,它弄滅了信號燈?!?/p>
安全監(jiān)察看了蜘蛛,結果沒有算責任事——判定為其他事故。
“一個老鐵路職工,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無故背上一個事故,還要受處分,多冤枉,我把原因搞明白了,扳道員如釋重負?!?/p>
金華站資深技術員
“1958年5月1日勞動節(jié),我調到金華中心站。那時,金華到新安江的線路就沒有信號燈,列車進站需要引導員引導進站。引導員跑到最外面道岔一百米外的地方揮動信號旗或信號燈引導。后來從臂板信號機到色燈信號機,設備越來越好。從引導到臂板又到色燈信號,現在的高鐵信號設備則更加先進了,變化太大了?!毙炖细袊@地說。
當時的金華站屬于二等站,沒有工程師。南星橋站是個編組站,有一個工程師的編制,工程師姓楊。徐榮庭是金華站技術室的技術員。中心站有辦公室、技術室、人事室、總務室、財務室,其他有黨委、工會、團委,下面設有運轉、客運、貨運、裝卸等車間。
到金華中心站后,徐榮庭感到身上的擔子太重了。金華站的技術工作由竹馬館的孫站長調過來管理,其他十七個中間站都由他管理。
“往東要管東孝、塘雅、孝順、官塘、義烏、荷葉塘、蘇溪、大陳、鄭家塢等十個車站,往西要管竹馬館、功塘、蘭溪、永昌、壽昌、新安江、朱家埠等七個車站。”徐老如數家珍地一口氣報出十七個站的名稱,許多站早就撤除已成歷史。
“我每周只有一兩天在辦公室工作,大部分時間跑車站,在現場指導學習規(guī)章和制定安全措施。最難的是金華到新安江的支線,幾個車站站長在部隊是連長、營長甚至團長,竹馬館站長張繼中、蘭溪站長楊文其、溪西站長宋歡清,都是鐵道兵,膠東人,轉到車站后,對車站的管理一點不懂,我就要到車站去指導幫助,給他們講規(guī)章培訓,建立各種臺賬,核對《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定》的條文,我基本都記在腦子里。他們對我很尊重,知道我去車站都很高興,還會提醒食堂給我添加幾個菜?!笨梢娦炖袭斈甑墓ぷ鞣浅X撠?。
那個年代要養(yǎng)一家人很清苦,幸好我的工資收入還比較高。工資是按照分數發(fā)放的,我的分數往往是最高的,達到339分,大多數只280多分,300分都很少。“我從陸家浜站調到金華中心站,當時我的工資是九十六元五角,到金華后減少為九十一元五角,這是地區(qū)差別。”
1979年10月,徐老退休。1982年組織上請他回單位管理退管會工作,一干就是十七年,直到1999年。工會主席挽留他繼續(xù)干幾年,他說:“老伴生病躺在床上,得去照顧。” 就這樣一照顧就是八年。
巨變說也說不完
“我活了102歲,這一百年來,鐵路的變化可以說是巨變,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還不夠,應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問我變化體現在什么地方?我說幾點?!?/p>
“舊中國的鐵路可以用‘黑擠亂慢臟五個字來形容。過去的車廂是木板做的,粗糙漏水,一到晚上,車廂里面沒有燈,漆黑一片。車廂內座位底下、過道全擠滿了人,連車頂上也是人。說到慢,我已經說過,那時列車速度只有每小時30公里。
我1958年調到金華,新中國的鐵路有了一定變化,但還是比較落后。從金華到杭州的列車要開行五六個小時,如果每個小站都要停,要十多個小時才到達。記得我到義烏站出差,住宿在車站旁邊的旅館,蚊帳有好幾個洞,晚上蚊子嗡嗡叫著打游擊戰(zhàn)一樣東咬一口,西咬一口,睡不好覺。我就到行車值班室拿幾張紙和漿糊,回到旅館用紙?zhí)∥脦さ亩矗@樣才能安穩(wěn)睡一覺。
那時,金華站站房是磚瓦結構,車站只有七八條股道,列車到金華站全部要更換機車并加水,清一色是蒸汽機車。道岔都要人工扳動,遇到聯動道岔,要用全身力氣才能扳動,還要有技巧。過去的車票是小小一張卡片,一不小心丟失了就沒有辦法補。
工務有巡道工,無論白天黑夜,不管刮風下雪,烈日當空,都要跑到股道上檢查線路,看看螺絲有沒有松動,路基有沒有變化,都是兩腿走,兩個巡道工從不同方向走到兩個車站之間要交接巡道路牌。
金華設有車輛列檢所,列車停站,列檢員會拿著一把小榔頭,咚咚咚地敲打車輪,還要用手背摸摸輪軸,主要是檢查輪軸會不會斷裂等。
再看看如今,車站站房宏偉壯觀,功能多樣。高速鐵路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張名片,動車組多漂亮多舒適啊,我從金華到杭州,不到一個小時,驚人的速度。如今刷臉就可以乘車,多方便,做夢都不會想到。道岔設備都是全自動,不需要扳道了,還有除雪器。工務檢查線路、列車檢查車輪都有檢測儀,安全高效。如今的職工還可以享受年休假,過去想都沒有想過。而義烏呢,從雞毛換糖的小縣城飛躍成為國際大商城,種種巨變說也說不完?!?/p>
三樂老人愛詩書
退休后,徐榮庭老人參加金華市婺城區(qū)詩詞楹聯學會和金華車務段書畫協(xié)會,既寫詩詞楹聯,又勤于書法。2007年,他的回憶散文《往事鉤沉》出版,2010年4月第二本書《三樂閣詩集出版》,2017年7月第三本書《三樂老人詩聯集》出版。他創(chuàng)作的詩視野深遠,觸角廣泛;他撰寫的回文聯、同韻聯、數字聯等不同種類的楹聯情真意切,富有情趣。
問他為何叫“三樂老人”,他答道:“三樂”就是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老人經常參加各種書法公益活動,到車站為旅客寫春聯,到農村為農民寫春聯。他覺得這是助人為樂的最美好體現。
老人家樂觀豁達,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總是積極面對,他常說“與過去比已經好多了”,這種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使他永遠處在樂趣之中。
老人種花養(yǎng)草,作詩寫書,90多歲還乘上公交車從城西趕到城東老年大學上課,真是自得其樂。
長壽秘訣
當問到“您有什么樣的長壽秘訣”時,徐老淡然地說:“一是心態(tài)平和。當天的事情當天要做完,不要過多地想這想那,有的老人經常想孫子在學校讀書如何啊,考試成績好不好啊,想得太多。
二是生活有規(guī)律。現在有些青年人白天當黑夜,黑夜當白天。我呢,每天五點多起床,最遲六點起床;晚上看新聞聯播、海峽兩岸,九點鐘洗臉刷牙就睡覺,一年中只有一天睡得遲,這一天就是春節(jié),這一個晚上對我來說是特殊的,晚上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看到結束,將近第二天一點光景。”
徐老稍停頓一下接著說:“三是飲食平衡。不能一塊肉都不吃。如果光是吃蔬菜,不吃肉類,那么和尚尼姑都可活兩百歲五百歲了。我感到葷菜少吃一點,蔬菜多吃一些。老年人吃容易消化的,如果吃的食物不容易消化,胃就搞壞了。年歲大了,外表在老化,牙齒掉,眼睛花。內臟也在變化,胃萎縮了,年輕力壯時,兩三碗飯都能吃,現在吃一碗就吃不下了,所以要平衡。如今我一餐最多吃一塊紅燒肉,不喝酒不抽煙。我曾經抽煙,那是干車長時,孫師傅很會抽煙,在后半夜一兩點鐘,精神狀態(tài)就不好了,孫師傅就遞給我香煙說:‘小徐,抽一支吧。我一抽就覺得精神真的好起來了。歲數大了,就不抽煙了。我吃的東西比較普通,有的東西很好,番茄、胡蘿卜、土豆、青菜,胡蘿卜比白蘿卜的營養(yǎng)要好,青菜是綠色菜要多吃。
四是動靜結合。經常躺在床上不好,天天走很多路也不行,一天走上十里三十里路也不行,如果走很多路就能長壽,那么長跑運動員、足球運動員可以活一千歲了,運動要適可而止。我70歲以前每天都跑步,早晨六點以前跑步,到80歲就改為快走了,現在保持每天快走?!?/p>
徐老介紹了他的長壽秘訣后,健步走到書畫桌前,現場創(chuàng)作書法,他說曾經臨帖柳公權和趙孟頫的字。只見他拿起毛筆,蘸了墨水,運筆自如,行如流水,先定了一個“壽”字,接著又寫一個“福”,而后又創(chuàng)作一副對聯“婺城時奮百,旌孝日輝煌”,落款“庚子年秋月,百歲翁徐榮庭”,并將這副對聯贈送給旌孝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