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 安徽 鳳陽 239000)
大學生對于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作用,是未來時代的主人翁,也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儲備力量,肩負著民族復興的偉大重任。但是目前大學生因為生活習慣的變化、生活節(jié)奏較快、健康意識匱乏等問題,體質下降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不僅嚴重制約了大學生的發(fā)展,也會對全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并且通過近年來我國大學生體質監(jiān)測統(tǒng)計數據可知,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正呈逐漸下降的問題,健康問題愈發(fā)明顯和廣泛。因此,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改進對策,這對于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水平,促進大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體質的定義為:“體質指的是人體的質量,基于遺傳性和獲得性所體現(xiàn)出的人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及心理因素的綜合穩(wěn)定特點。”通常,一個人的體質通過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適應能力五個體現(xiàn)。
健康行為指的是個體或者群體同健康及疾病有關的行為,通??梢詫⒔】敌袨榉譃閮纱箢悾謩e為促進和危害健康行為。促進健康行為指的是個體為了保護自身健康,采取積極的措施。危害健康行為指的是導致疾病發(fā)生的不良行為,與個人、家庭及社會的期望不符。
因此,體質健康行為指的是促進、保護自身健康水平,是一種健康、良好的行為模式。它屬于一種主動行為,不屬于被動強制行為。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翁,是重要的力量儲備,大學生群體的體質健康水平、身體發(fā)育情況、適應能力等都是體育研究的重要基礎,應讓廣大大學生了解到體質健康的重要作用,并且對大學生體育活動情況及基本生活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使用合理的干預措施加強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管理。
第一,能夠強化大學生健康相關行為問題研究的深度。近些年來,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廣受社會關注,研究課題越來越多,詳細監(jiān)測大學生健康相關行為,對其健康行為進行分析,將健康行為的培養(yǎng)和教育融入到課程學習中,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健康水平,并且能夠提高我國國民健康的整體水平,對于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可以使大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大學生均在青年時期,應讓他們能夠認識到體質健康的重要性,積極參加健身活動,改善自身體質,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抵制危害體質健康的行為。大學生畢業(yè)后進入社會工作,還肩負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所以制定合理的對策,加強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管理,意義深遠。
目前,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以及科技的訊速發(fā)展,大多數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均選擇通過上網消磨時間,僅有小部分大學生選擇進行體育鍛煉,該現(xiàn)象也表明目前很多大學生并不關注自己的體質健康問題。通過對目前大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可知,多數大學生對于體質健康的問題僅限于學校安排的每學期或者每學年的體質測試上,并且并不了解體質健康的真正含義。這也表明多數大學生對于體質健康的認知程度較低,普遍不具有較強的健康意識。
健康教育指的是高效開設專門的課程,為學生普及健康知識,研究健康技術,對學生的健康個體行為和群體行為進行有效改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真正開設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將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心理健康和意外傷害預防方面,對于其他方面的健康工作實施力度明顯不足。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高校教師對于體育和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也對高校健康教育的順利實施產生了阻礙。除此之外,高校雖然開設了體育課程,但是重視度明顯不足,體育文化建設力度明顯不足,大多數高校將體育課設為大一學年和大二學年的必修課,而大三、大四學年便成了選修課,大多數大三、大四的學生都不會選擇體育課程,導致大三、大四體育課程人數較少。從教學內容出發(fā),高校體育課程的一些內容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不符,例如《標準》的測試內容多為田徑,但是學校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為術科,并且嚴重忽視了課外體育鍛煉內容。
目前,高校體質健康監(jiān)測工作是高校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該項工作卻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僅僅是因為測試而進行測試,并不重視測試完所得到的測試結果,沒有對結果進行評估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調整措施,導致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滑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導致該問題的一大因素便是監(jiān)管機構、部門的缺失,沒有實現(xiàn)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實時監(jiān)管。除此之外,不同的高校對于國家標準的實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監(jiān)管不足導致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滑。雖然高校的主要任務是理論教學,但是嚴重忽視體質健康問題,監(jiān)管力度不足最終也會導致大學生體質健康工作流于表面。
形成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固然重要,而家庭教育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應試教育先行嚴重,而這種教育模式對學生的健康形成了較大的危害,很多學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將每日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理論課學習中,并且家長對于學生學習情況、分數的重視程度明顯高于對學生健康的重視,很多家長對體質健康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認為孩子只要沒有生病便是健康,或者部分家長因為工作繁忙無瑕顧及學生的健康,缺乏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關注。
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問題并不是通過高校的某個部門或者某些教師和學生便能夠解決的,這需要大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和政府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水平。
首先應樹立健康新觀念。現(xiàn)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健康要求不再局限于減少疾病和虛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身體、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全面健康意識較強,在期望壽命方面,人們的需求轉變至增加“健康生命年”方面,健康的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大學生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將全新的健康觀念作為生活和學習的基本原則,強化自身健康意識,致力于提高自身體質健康水平;其次,大學生應對體質健康的含義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深化健康意識,掌握正確的健康方法。體質健康指的是人體在形態(tài)結構、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生理功能等方面良好特征的綜合體現(xiàn)。大學生不僅需要樹立健康新觀念,還應該從各個方面提高自身體質健康水平,深化健身意識,掌握健康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進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第一,應大力推廣高校強制體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改革的重點在于學生的興趣,降低課程設置的強制性,但是強制性的降低并不表示應完全取消。因為教育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作用,在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部分素質練習,如耐力、力量等,無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實施強制性方法。并且目前大學生惰性現(xiàn)象較為嚴重,強制性的鍛煉匱乏,所以大力推廣高校強制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也是高校體育工作穩(wěn)步進行的必然途徑;第二,應強化高校體育制度,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管理體系。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規(guī)范的學校體育機制和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管理機制,在實際運行環(huán)節(jié),通過學校體育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工作,對學校體育工作進行改良,進而形成良性的高校體育循環(huán)機制,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第三,建立校長負責制,開設專門的高校體質健康管理監(jiān)管部門。首先要建立校長負責制,能夠提高相關部門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度,做好相關工作;其次建立專門的監(jiān)管部門,能夠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開展。建立健全教師考評體系,能夠有效提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加強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及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質量;最后,優(yōu)化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評估制度,有效分析和評估學生的測試結果,將其與畢業(yè)和升學掛鉤,同時將測試結果納入到學生檔案中,加強學生對自身體質健康的重視度。
家長應充分認識到體質健康的真正含義,摒棄傳統(tǒng)觀念,加強對孩子體質健康的重視,并且從自身做起,加強對體育健身的重視,可以制定專門的家庭健身計劃,形成良好的家庭健身氛圍,最后加強與學校的溝通,通過學校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加強與學校的配合,及時解決健康問題。
第一,構建全社會健身文化氛圍。健身文化具有多樣性,只有努力構建全社會的健身文化氛圍,普及健康意識,將健身文化滲透到社會中,如果大學生身處這一氛圍下,無形中形成引導作用,深化大學生健康意識,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第二,支持和鼓勵企事業(yè)單位將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納入到人才聘用審核工作中,這樣能夠有效加強大學生對體質健康的重視,從根源處消除大學生對體質健康的錯誤認知,該方法直接有效,也是學校體育同社會體育連接的重要橋梁;第三,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及輿論的引導作用。新聞輿論對于社會具有一定的輿論導向作用,其內容對大眾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所以應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及輿論的引導作用,引導大學生對體質健康問題的重視。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中流砥柱,是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基石,因此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十分重要。若想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學校方面應該根據大學生健康管理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建立健全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體系,加強管理,不斷深化大學生健康意識,積極引導大學生參加健康活動,從實際方面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除此之外,還需要大學生本身、家庭和社會不斷強化健康意識,將健身行動付諸于實踐,切實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