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梅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作為常見的建筑材料,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周期長、性能好等特點,如果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問題,不僅影響土木工程整體質量,更是直接危害到社會安全。因此,本文針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出現(xiàn)的裂縫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縫結構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混凝土裂縫修補施工措施。
關鍵詞: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施工措施
一、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
(一)項目整體設計問題
在工程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了解建筑項目的實際情況,否則在項目設計時可能會因為工程參數(shù)、器械選擇、構件大小等因素與實際施工現(xiàn)場不能全完兼容而出現(xiàn)工程問題。在混凝土設計時,設計人員不僅需要注意混凝土自身的屬性與硬度等級,同時建筑結構、建筑形態(tài)、鋼筋的配筋率等因素都會引導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問題。
(二)工程基地變化問題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時,由于前期技術人員對現(xiàn)場環(huán)境勘察工作不到位、地基深度不符合標準、地基結構不科學等問題,導致實際施工時地基結構遭到破壞發(fā)生變形,導致混凝土結構整體受力程度不平衡,從而出現(xiàn)混凝土裂縫現(xiàn)象,從而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三)工程環(huán)境問題
在土木項目施工中,施工環(huán)境能夠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固化速度。例如,夏季天氣炎熱,氣溫較高,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完工后,混凝土表層會在太陽暴曬作用下迅速蒸發(fā)水分,此時混凝土內部依然存留較多水分,堅硬干燥的混凝土表層會影響內部混凝土的水分蒸發(fā),導致混凝土內外水成分不同,在后期出現(xiàn)混凝土裂縫的現(xiàn)象。冬季天氣寒冷,氣溫相對較低,澆筑好的混凝土表層氣溫快速降低,而混凝土內部的降溫速度相對較小,從而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混凝土成型后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
二、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問題的施工措施
(一)提高前期項目設計質量
在土木工程建設施工前,要重視工程項目設計環(huán)節(jié),保障工程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高效性。設計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結構抗裂縫設計工作,對混凝土的準確配置比例與外加劑數(shù)量嚴格把控,工程施工前進行預配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混凝土配置比例調整,同時依據(jù)不同結構設計不同類型的配筋。混凝土會以拋物線形式釋放內在應力,徐變時間長,可以通過增加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約束力,從而減小混凝土裂縫的寬度,同時可能會造成小型裂縫增多的問題,所以需要找到恰當?shù)呐浣盥?,在此配筋率下,縮減鋼筋的直徑大小與鋼筋間的距離能夠大幅度減少混凝土發(fā)生裂縫幾率。
(二)應用連接技術
混凝土澆筑環(huán)節(jié)能夠直接影響混凝土完全凝固后的成品質量,建筑施工單位需要重視混凝土澆筑技術,積極學習先進新型技術,在澆筑工作時,根據(jù)自身作業(yè)人員操作能力、混凝土澆筑使用器械等問題進行實際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澆筑方法。同時加強培訓混凝土澆筑人員技術能力與作業(yè)意識,使其在工作中能夠良好管控溫度濕度的變化,依據(jù)施工單位規(guī)范作業(yè),確保工作流程嚴謹合理。連接技術是指應用套筒注漿,使用螺栓等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套筒注漿方式是根據(jù)工程建設要求將鋼筋結構放置在套筒內部,使用混凝土漿液填滿套筒。使用螺栓方式是利用特制角鋼對澆筑模板進行固定,同時使用螺栓將內外模板固定在一起,然后注入混凝土漿液。連接技術具有技術先進、科學合理、選擇性高等特點,能夠幫助施工單位提升混凝土澆筑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從而降低混凝土裂縫問題產生。
(三)科學控制混凝土溫度
進行大面積混凝土澆筑工作時,可以使用水蒸發(fā)熱量較小的火山灰水泥或者礦渣水泥,同時搭配高能效緩凝減水劑,以減少凝固材料的使用量,從而減少水化熱現(xiàn)象對混凝土的影響。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環(huán)境對混凝土澆筑工作進行合理安排,夏季時盡量避免天氣炎熱的正午高溫時間段,加快混凝土輸送速度,同時可以使用冷水控制混凝土進入模具的溫度,在混凝土澆筑時縮減混凝土平鋪厚度。安裝溫度檢測系統(tǒng)與冷卻裝置,及時把控混凝土內部溫度,使用冷卻裝置進行冷水循環(huán)工作對混凝土進行降溫處理。低溫寒冷的冬季作業(yè)時,應該避免在-5℃以下的溫度環(huán)境中澆筑混凝土,必要時可以使用骨料、添加熱水、埋管增熱等技術保持混凝土溫度?;炷翝仓戤吅?,及時在混凝土表層覆蓋草席、塑料薄膜等進行保溫養(yǎng)護工作,降低混凝土干燥期間生成的溫度應力,從而較少混凝土發(fā)生裂縫現(xiàn)象的幾率。
三、工程案例概述
為詳細說明混凝土裂縫處理方案,本文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化學灌漿法營收要點進行詳細分析。案例工程為某地區(qū)住宅建筑工程,工程質檢人員在竣工驗收過程中法向多戶室內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存在不同程度以及形式的裂縫問題,為確保建筑使用安全性,質檢人員將問題上報并督促監(jiān)督單位進行處理。施工單位技術人員首先對裂縫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技術性以及經濟性要求,決定采用化學灌漿法進行裂縫處理。技術人員在綜合多種因素后,決定采用環(huán)氧樹脂作為化學灌漿材料。
四、化學灌漿法使用要點
(一)施工準備要點
案例工程施工單位充分認識到施工準備工作的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依照工藝要求,首先開展查縫工作,隨后對依據(jù)裂縫實際情況對灌漿孔位置以及間距進行計算,并對相應位置進行清潔工作,去除其表面保護層以及其他雜物,避免對施工造成影響。
(二)鉆孔作業(yè)要點
案例工程在實際作業(yè)過程中,施工人員首先利用鉆孔設備在預定灌漿孔周圍進行鉆孔排壓處理,本次施工所采用鉆頭直徑為14mm,依照工藝要求將鉆孔角度控制在45°以下,深度控制在建筑結構2/3以下,同時確保鉆孔以一定角度穿過主漏水孔。此環(huán)節(jié)應注意避免打穿建筑結構。如果從墻面緩慢的向外滲水,可分別在滲水層表面鉆梅花孔,然后用清洗機清洗灌漿孔,直到從灌漿孔流出的水清澈為止。
(三)封縫作業(yè)要點
當主漏水孔的水流不急,孔內壓力不大時,用快干堵漏劑封住漏水孔。當縫隙處達到一定的強度且沒有滲漏情況出現(xiàn)時,在其它的漏水孔分別安裝膨脹止水針頭,用專用板手擰緊,確保灌漿孔和鉆孔之間沒有間隙,而且不漏水。墻面處的滲漏處也分別安裝膨脹止水針頭。
(四)灌漿作業(yè)要點
案例工程在實際作業(yè)過程中首先依據(jù)工藝要求對高壓灌漿機進行壓力測試,確保其壓力控制在混凝土可承受范圍之內。隨后正式開始灌漿作業(yè),施工人員依照一定頻率向灌漿孔內注料,直至出漿為止,在保持壓力3~5min后,停止進行灌漿作業(yè)。在所有灌漿孔上重復此流程所有的灌漿孔全部注完后,回到第一個灌漿孔,再次灌注確保壓力最大。
(五)拆嘴以及補強流程
案例工程作業(yè)中,施工技術人員在灌漿完成24h后對施工區(qū)域進行檢測,確保裂縫得到有效封堵且不存在漏水、滲水情況,隨后指揮施工人員進行灌漿嘴拆除作業(yè),并對溢出的灌漿液進行清理。隨后施工單位用防滲漏抗壓密封劑全面封堵滲漏孔,最后用防水涂料反復涂刷三次,做好表面防水處理。
結束語:在土木工程建設中,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同時也是建筑單位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其引發(fā)的危害嚴重干擾著建筑質量與人們使用安全。因此建筑單位在施工時,需要嚴格管控建筑用材,在前做好項目涉及工作,確保良好的建筑基礎材料安全與設備使用安全,同時應用科學先進的混凝土澆筑技術手段,注重把控混凝土澆筑環(huán)境,實時掌控溫度濕度變化,做到盡可能減少混凝土裂縫問題,保障土木工程整體質量的同時,也提高社會建設發(fā)展安全。
參考文獻:
[1]張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縫的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08):16-17.
[2]李琪.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縫的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3):22.
202450118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