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娜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710054)
玉溪煤礦位于山西省沁水縣胡底鄉(xiāng)境內,是沁水煤田樊莊勘探區(qū)的一部分,井田面積26.147km2,區(qū)內地形起伏較大,區(qū)內構造類型屬簡單類型,主要表現(xiàn)為東高西低的單斜構造,在此基礎上又發(fā)育著一系列寬緩的背斜、向斜構造。區(qū)內目前共發(fā)現(xiàn)斷層27條,陷落柱32個,未發(fā)現(xiàn)巖漿巖發(fā)育,水文地質條件相對較簡單。
區(qū)內煤層主要分布于山西組(P1s)和太原組(C3t),共含煤2~9層,含煤地層總厚122.08~161.90m,平均138.04m,含煤系數(shù)6.10%~8.36%,平均6.78%。可采煤層共2層,分別為3號煤層和15號煤層,其中3號煤層為全區(qū)可采的穩(wěn)定型煤層,是區(qū)內最主要可采煤層,本煤層厚度較大,平均煤厚為5.85m。煤體結構較好,主要為原生結構-碎裂結構。根據地勘時期鉆孔和地面煤層氣井瓦斯含量測試結果可知,本煤層瓦斯含量高,空氣干燥基含氣量在6.95~20.66m3/t之間,氣體質量好。
玉溪煤礦目前已有一部分地面垂直井、水平井進行施工采氣,雖有高產案例出現(xiàn),但整體產氣效果不均衡?;谟裣旱V目前的勘探開發(fā)情況,地面煤層氣抽采首要目的是解決煤炭開采面臨的瓦斯問題,根據各個工作面的需求不同,先期工作面抽采時間短,迫切需要短期內有效降低瓦斯含量。玉溪煤礦構造簡單、地層平緩,煤層厚度大,分布穩(wěn)定,煤層埋深相對較淺,綜合考慮地形和裂隙走向等因素,設計煤層氣地面抽采方式主要采用垂直井(叢式井組)和水平對接井方式進行。同時,緊密結合本區(qū)煤炭采掘規(guī)劃,在近期煤炭采掘區(qū),可適當減小井間距,提高布井密度,以期在短期內獲得高抽采量,有效地降低煤層瓦斯含量;遠期采掘規(guī)劃區(qū),考慮適當加大井間距,以實現(xiàn)安全和經濟雙重效益。
項目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調研分析了我國不同礦區(qū)現(xiàn)有煤層氣開發(fā)中不同井間距的產氣量情況,還借助于煤層氣藏數(shù)值模擬軟件對本礦區(qū)不同井間距和不同水平段長度的煤層氣井進行產氣量預測。根據模擬結果可知(圖1):煤層氣井間距越小,初期產氣量高,到達產能峰值的時間也越短;井間距越大,初期產量相對較低,穩(wěn)產期越長,累計產氣量越高。水平對接井不同水平段長度產能預測結果可知(圖2):水平段長度越長,高峰日產氣量越大,隨著水平段長度的增加,日產氣量和累計產氣量也逐漸增加,但在實際工程操作中,隨著水平段長度的增加,施工難度和工程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圖1 不同井間距日產氣量模擬曲線
圖2 不同水平段長度水平井日產氣量
綜合考慮,提出了兩種不同的開發(fā)方案,并進行對比研究。其中,方案一:11個工作面共部署446口垂直井,考慮到區(qū)內地形為丘陵地貌,同時也便于管理,降低投資成本,設計為5~7口井為1組的叢式井組;方案二:在抽采時間10年內的工作面共設計64組水平對接井,在抽采時間大于10年的工作面,設計137口垂直井。
結合煤炭采掘規(guī)劃,每口(組)井的服務年限有所不同。利用CBM-SIM產能模擬軟件對不同工作面各個井型及井間距均做了產能預測,因配合項目經濟評價需要,統(tǒng)計了兩種方案15年的累計產氣量,結果為:累計排采15年,方案一累計產氣量為105156.94×104m3;方案二累計產氣量為102503.99×104m3(表1)。
表1 產能模擬結果表
煤層氣開發(fā)項目建設投資主要包括開發(fā)井工程投資(包括鉆井、壓裂、測井、錄井、煤儲層參數(shù)測試和排采等)、地面建設工程投資(井場平整、修路、井場建設等)、和地面集輸及利用工程投資及基本預備費等。方案一446口叢式直井建設投資共144947.15萬元,方案二64組水平井和137口直井建設投資為120610.50萬元(表2)。
表2 建設投資估算表
煤層氣開發(fā)項目生產成本主要包括采氣成本和期間費用。其中,采氣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費、燃料動力費、生產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其他開采費用、修井費及固定資產折舊費等。期間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主要包括礦產資源補償費、無形資產攤銷費、遞延資產攤銷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主要是指銷售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費用,一般按銷售收入的0.2%~0.5%計算(表3)。
表3 成本和費用估算表
煤層氣開發(fā)項目生產收入主要包括銷售收入和政府補貼收入。
(1)銷售收入
從煤層氣終端銷售價格來看,晉城以及周邊區(qū)域民用、商用及工業(yè)用燃氣價格多在2.5元/m3上下徘徊。按照當?shù)貧鈨r,并結合市場調研和銷售市場分析,本次項目經濟評價時,煤層氣銷售價格取2.3元/m3。同時根據我國天然氣工業(yè)的經驗,天然氣商品率95%~98%,本次取96%。故銷售收入為:
銷售收入=產氣量×商品率×銷售價格
(2)補貼收入
根據財政部關于煤層氣等民用燃氣的補貼標準,“十三五”期間補貼標準提升為0.3元/m3,同時,山西省政府為加快煤層氣開發(fā)利用,在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的基礎上,再補貼0.1元/m3。故補貼收入為:
補貼額度=(銷售量+自用量-發(fā)電用量)×
補貼標準
經計算,累計排采15年,方案一生產收入為272566.82萬元,方案二生產收入為265690.34萬元(表4)。
表4 生產收入估算表
項目建設期3年,生產期15年,財務內部基準收益率取8%,基準投資回收期8年,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33%。采用折現(xiàn)現(xiàn)金流法對項目進行財務分析,即根據項目的現(xiàn)金流入和現(xiàn)金流出編制財務現(xiàn)金流量表,并以此計算項目財務評價指標,結果為(表5):方案一: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8.91%,大于財務內部基準收益率8%;稅后財務凈現(xiàn)值為4069.78萬元,大于0;稅后投資回收期為6.40年,小于基準投資回收期。方案二: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13.01%,大于財務內部基準收益率8%;稅后財務凈現(xiàn)值18116.97萬元,大于0;稅后投資回收期5.69年,小于基準投資回收期。
表5 全部投資財務評價指標
(1)財務內部收益率結果對比
從財務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分別為8.91%和13.01%,均大于財務內部基準收益率8%,說明兩種方案的獲利能力均超過了基準收益率的獲利水平,項目在財務上可考慮接受,而且方案二財務內部收益率要大于方案一,說明方案二盈利能力大于方案一。
(2)財務凈現(xiàn)值結果對比
從評價結果可知,方案一和方案二稅后財務凈現(xiàn)值分別為4069.78萬元和18116.97萬元,均大于0,說明兩種方案的獲利水平均超過了基準收益率,項目在財務上均處于盈利狀態(tài),而且,方案二的財務凈現(xiàn)值要大于方案一,說明方案二優(yōu)于方案一。
(3)投資回收期
從財務評價結果可知,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投資回收期均小于行業(yè)的基準投資回收期,說明兩種方案在財務上均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對比可知方案二的投資回收期要小于方案一,說明方案二的盈利能力強于方案一。
通過綜合分析三種評價指標,可知方案二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要強于方案一,因此,從經濟評價的角度出發(fā),推薦方案二作為本區(qū)的開發(fā)方案。然而,煤層氣開發(fā)項目投資大,不確定因素多,投資風險高,在實際開發(fā)中,應充分考慮本礦區(qū)的基本地質條件、儲層條件以及現(xiàn)有的開采技術條件等,綜合分析并確定合適的方案,以期實現(xiàn)本礦區(qū)地面煤層氣“安全-高效-經濟”一體化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