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心理決定行為。直播間里的消費者有4種埋單動機。
首先是為主播買單。通常主播都具有強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比如羅永浩、李小璐、陳赫這類自帶流量與話題的主播。明星、紅人首秀即登上銷量巔峰,是直播帶貨行業(yè)的一條定律。他們可以這么“玩”,商業(yè)流量是支撐數(shù)據(jù)表現(xiàn)的重要因素。在巨大的商業(yè)流量支持下,不管主播推銷什么商品、解說得好不好、價格怎么樣,消費者往往都是“主播說買什么就買什么”,毫不含糊。
但是,這種模式并不具備可持續(xù)性。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還是要回到供應鏈上。產品是否夠好,價格是否合理,成本是否可控,還有后續(xù)的快遞、備貨等諸多問題,都要靠供應鏈來解決??梢哉f,供應鏈直接決定了產品的競爭力??烤薮蟮牧髁窟M入直播領域的主播們,誰解決了這個問題,誰才可以站穩(wěn)腳跟。
其次是為價格埋單。這主要是因為主播推薦的商品往往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直播間里的價格在其他地方拿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主播需要有強大的推廣能力和談判能力,商家才愿意與之合作,也愿意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直播間可以營造出一種“低價限時促銷”的氛圍,主播在選品方面應盡可能地符合目標定位??梢哉f“主播帶動了商品”,也可以說“商品帶動了主播”。薇婭、李佳琦都屬于這一類主播。低價與促銷也有助于主播快速積累原始粉絲,是最有效的起步方法。
正如李佳琦在“2020財經峰會”上所說的,直播電商的底層邏輯是“新品+限時限量低價”,許多主播就是基于這一點做到推動顧客理性消費,而李佳琦認為自己推動了顧客的“理性+感性”消費——理性是“新品+低價”,感性是“魅力+信任”。薇婭等知名主播也是如此。
其實,這也不是一種良性的發(fā)展模式。商家不斷向主播提供低價商品,漸漸地會產生諸多問題。問題一,通過低價和促銷來換取單場直播的銷量,而直播結束商品恢復原價后,立刻失去了所謂的競爭力。最終用戶只會認為主播“良心”,從而讓主播獲得更多的粉絲,以及更高的粉絲忠誠度。問題二,商家不會毫無節(jié)制地向主播提供低價商品。沒有了價格優(yōu)勢,主播就會慢慢失去流量。正如李佳琦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是明星,只是網紅。明星跟我合作也是因為看中我的火爆和流量,不是要和我交朋友。如果我沒有流量,別人是不會跟我合作的?!?/p>
于是,頭部主播們開始另辟蹊徑。李佳琦的狗狗never與完美日記合作的眼影盤,10秒鐘售罄16萬份;李佳琦聯(lián)名高德地圖推出專屬語音包;薇婭現(xiàn)身明星眾多的時尚芭莎慈善夜……對于他們來說,引來外部流量是為了內部留存,在用戶對其已經有信任感的基礎上推出個人品牌,是主播們探索可持續(xù)盈利模式的重要一環(huán)。直播帶貨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供應鏈模式,比起賺商品傭金,不少頭部主播直接向廠商定制商品,降低成本,整合并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薇婭是淘寶店長出身,其店鋪粉絲達2086萬。她經常在直播中推薦自己的原創(chuàng)服飾,并與40多家工廠開展了合作;辛巴早在2018年就打造了個人品牌——“辛有志嚴選”,與廠家直接合作,生產定制產品,并擁有占地3.2萬平方米的7個物流倉庫。辛巴團隊還舉辦過供應商大會,有近百家品牌供應商參與。
第三是為知識埋單。一些知識儲備量大的主播,經常能夠做到“以理服人”,以知識換銷量。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仙姆SamChak、唄唄兔、老爸評測等。他們在直播帶貨領域不算主流,但具備專家、權威的身份標簽。這種直播風格在美妝產品中最為常見,這個領域的主播普遍擁有相當豐富的行業(yè)知識儲備,并且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讓消費者埋單。
最后是為“頭腦發(fā)熱”埋單。這種動機聽上去非常無厘頭,但在直播帶貨市場上,其實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消費動機。直播間里面很熱鬧,許多消費者受到氛圍的感染,一時沖動就會盲目下單。當然,這種沖動消費中的相當一部分,都以退貨告終,很多直播間的退貨率就是被這樣的消費者拉高的。
火熱的直播帶貨市場存在隱患
總體來看,只有非常少的主播能做到讓用戶為他們埋單;一部分帶貨能力極強的主播能做到讓用戶為價格埋單;少量主播試圖讓用戶為他們的知識儲備埋單;絕大多數(shù)主播都致力于在直播間中制造火熱的氣氛,然后讓“腦子一熱”的消費者埋單。
厘清了直播帶貨市場中的消費動機,我們要提醒廣大消費者,“種草”需謹慎,下單請三思。要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和安全健康的消費習慣,切勿盲目地陷入主播們的“甜言蜜語”中。
直播購物應盡量選擇信譽度比較高、較為主流的直播平臺。在觀看網絡直播的時候,不能因為主播一聲“買它”,就一時沖動下單。在買主播推薦的商品前,可以先打開商品鏈接查看該店鋪的評分以及商品評價,然后再做決定;對于主播有關產品質量的保證,可以適當?shù)亟仄粱蜾浵?,以備作為舉報主播推銷假冒偽劣產品的一種證據(jù)。交易時盡量選擇通過官方支付渠道,避免與主播進行私下交易,防止資金安全得不到保障,以及在發(fā)生糾紛之后錢款追回困難。
消費者應養(yǎng)成良好的維權意識和習慣,如在直播購物中遇到糾紛,權益受到侵害,請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一是要保存好直播視頻、宣傳圖片、訂單頁面、支付憑證、物流單據(jù)等證據(jù),做好維權準備。二是在簽收快遞時要開箱驗貨,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當面拒簽。三是遇到問題要及時聯(lián)系商家和平臺協(xié)商解決,如協(xié)商不成,可向當?shù)叵N蚴袌霰O(jiān)管部門投訴。四是如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嚴重損害,可與其他受害的消費者聯(lián)合起來,聯(lián)系當?shù)貦z察機關,通過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進行解決。五是在購買商品前,可要求商家提供相關商品的資質、許可。六是消費者自身應當理性消費,對價格過低的商品應當保持警惕,盡量選擇正規(guī)、官方的直播間購買商品。
對于主播來說,在接廣告時不能只注重廣告費收益,對產品質量須進行一定的了解,給消費者推薦真正實用的產品,絕不打虛假廣告。對于直播平臺來說,要積極對主播帶貨活動進行審查監(jiān)管,對于違規(guī)推銷及時制止,絕不能以信息服務的中立者身份而“高高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