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亞平
管黨治黨不僅是一項政治性工程,還是一門管理學藝術(shù)。所以,研究管黨治黨方針要吸收管理學中的成果,并善于轉(zhuǎn)化為黨的制度法規(guī),而不能簡單地嚴詞厲色,三令五申。
管理學研究中經(jīng)常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效應理論來說明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或規(guī)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談到“破窗效應”,例如,在《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一文中講到,不以問題小而姑息,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防止“破窗效應”。“破窗效應”就是管理學上常用的一個理論,管理學上十大著名的效應理論不僅適用于企業(yè)管理、社會管理和行政管理,對于管黨治黨同樣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蝴蝶效應
20世紀70年代,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在解釋空氣系統(tǒng)理論時說:“亞馬孫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焙钦f,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jīng)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tài)會產(chǎn)生極其巨大的差別。
蝴蝶效應啟示我們,管黨治黨既要著眼于大事,也要警惕小事的放大效應,做好預警和研判工作,小事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可能演化為大事,所以,黨員干部一方面要管方向,管原則,另一方面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時時處處聽民聲解民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防止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特別要關(guān)注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因為微腐敗也可能演化為大問題,可能給社會秩序帶來不良影響。
青蛙現(xiàn)象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里,由于它對不良環(huán)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只青蛙放進冷水鍋里,慢慢地加溫,青蛙并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jié)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jīng)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青蛙現(xiàn)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可能置人于死地的因素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惡化。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威脅,并非都來自突如其來的事件,而是由緩慢漸進而無法察覺的過程形成。歷史上政權(quán)更替,看似疾風暴雨,其實是日積月累的一個結(jié)果。歷史上有些朝代的主政者,就像溫水鍋里的青蛙一樣,對待危險麻木不仁,缺乏敏感性,對于突如其來的事件,還可以迅速做出反應;但是對于潛在發(fā)生的變化,則無法察覺,最終天下大亂,政權(quán)顛覆,悔之晚矣!這一理論啟示我們,要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時刻保持警惕性和敏感性。
鱷魚法則
假定一只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越掙扎,就會被咬住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了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犧牲一只腳。
這一理論啟示我們,執(zhí)政黨在重要關(guān)頭要處亂不驚,當機立斷,否則貽誤時機,危及大局。執(zhí)政黨在管理黨和國家事務中,必須要有魄力,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有舍才有得。例如,在干部管理中,有些人勞苦功高,但后來違法犯罪,若不嚴肅處理就會喪失民心,進而動搖執(zhí)政地位。
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由于缺氧導致成活率很低。后有人發(fā)現(xiàn),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為什么呢?原來鯰魚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后,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游,這對于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沙丁魚發(fā)現(xiàn)多了這樣一個“異己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游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同理,當一個政黨機關(guān)長期處于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時,有的干部工作積極性降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團和氣”的集體不一定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這時候“鯰魚效應”將起到很好的“醫(yī)療”作用。一個組織中,如果始終有一批“鯰魚式”的人物,無疑會激活隊伍,提高工作業(yè)績?!蚌T魚效應”是領導層激發(fā)干部活力的有效措施,所以要大膽啟用年富力強、敢作敢為的干部,把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生力軍引入管理層,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官僚帶來競爭壓力。
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指頭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群就跟著往哪里走。羊群效應是由個人理性行為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的一種非線性機制。意思是一個組織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控制了集體成員的主要注意力,那么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模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
一個政黨、一個單位也是如此,領導(關(guān)鍵少數(shù))就是頭羊,其行為對黨員干部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領導的方向就是大家的方向,領導的速度就是大家的速度。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帶動性,所以,隊伍建設首先要抓好“關(guān)鍵少數(shù)”,“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管理一個組織,首先要建設一個好的領導班子,要發(fā)揮領導的引領示范作用,組織的工作才能闊步前進。
刺猬法則
刺猬法則是指兩只刺猬由于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于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湊到一起。幾經(jīng)折騰,兩只刺猬終于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要保持適當?shù)男睦砭嚯x。
黨政管理也是如此,要注意把握人際關(guān)系的距離,如果領導決策過分依賴某幾個人,容易使智囊人員干政,進而這些人會把水攪渾,謀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領導干部下水,形成利益集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如果稱兄道弟、觥籌交錯,就很容易失去原則。近幾年來,一些領導和秘書沆瀣一氣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就是“前車之鑒”。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只表時,可以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幾只手表時卻無法確定時間。手表越多越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表的人無所適從。
手表定律在黨政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fā):不能政出多門。首先,一個組織必須要有一個核心,工作目標和思路才能穩(wěn)定明確。其次,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管理中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標準,一個下級不能同時由兩個領導來指揮,否則將使下屬無所適從。最后,前后相繼的領導需要保持工作理念和方法的一致性,否則導致下屬反復折騰,工作無章可循。
破窗效應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他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xiàn)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墻上就會布滿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xiàn)且無人清掃之后,人們就會毫不猶疑地隨便扔垃圾,絲毫不覺羞愧。
破窗效應啟示我們,在管黨治黨中,貫徹執(zhí)行法規(guī)和紀律關(guān)鍵在“嚴”,不能搞“下不為例”。對于違法違紀現(xiàn)象要露頭就打,否則一旦形成潛規(guī)則,明規(guī)則就成為一張廢紙。黨員干部牢固樹立規(guī)矩意識,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wèi)制度的良好氛圍,堅持法規(guī)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規(guī)制度沒有特權(quán)、沒有例外。
洗碗效應
生活中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經(jīng)常洗碗的人失手將碗打破,自責之余,周圍從不洗碗的人可能還嚴厲指責:怎么這么不小心,洗碗都洗不好,還能干好什么活呢?久而久之,主動洗碗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黨政管理中,要讓黨員干部甩開膀子干,必須解除其怕犯錯誤的顧慮,使干部在科學的考評中釋放潛能、合理的期許中主動作為。要以建章立制保護擔當者、寬容失誤者、支持干事者,各級黨組織要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者擔當、為敢于負責者撐腰。對有作為者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讓他們安心、安身、安業(yè),更好履職奉獻。
木桶理論
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一,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木桶理論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水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水桶有一塊木板高度不夠,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木桶理論啟示我們,我們黨要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必須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不留短板。即使經(jīng)濟增長迅速,但如果教育、醫(yī)療、住房、治安、生態(tài)等方面存在任何一塊短板,都會降低人民的評價。黨執(zhí)政興國必須總覽全局,協(xié)調(diào)八方,防止任何一方面出現(xiàn)短板。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紀檢監(jiān)察學院)教授、院長]
35395019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