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鄒
摘 ? 要:培育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不僅可以使高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并且可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地理思維的培養(yǎng)入手,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了培育高中生地理思維的策略,希望可以給地理老師提供部分教學參考。
關鍵詞:地理思維;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策略
高中地理學科對高中生了解自然科學、宇宙奧秘等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使高中生可以有效理解地理科學知識,地理老師要注重培育高中生的地理思維,本文將從以下方面對這一話題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地理思維的簡述
地理思維是學科思維的一種,主要指的是可以對學科知識理解的思維定式進行有效的擴展和突破,即使從同一個相同的點出發(fā),都可以從不同的維度來思考,用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思考,進而使思維的開放性性得到有效鍛煉和提高,進而使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顯著的提高。就高中地理教學而言,高中生需要對大量的地理科學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而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可以使其思路更加清晰、更加的廣闊,并且可以使高中生從多個維度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高中生學習積極性相對比較低。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仍有地理老師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即地理老師講解地理課堂內(nèi)容時,高中生只可以被動聽講。這樣會使高中生感到地理科學知識無比枯燥乏味,無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并且高中生獨立思考的機會也比較少,他們對地理課堂教學內(nèi)容不可以有效地理解,從而不利于學科知識有效傳遞的目的。
(二)對地理思維的重視程度不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的地理老師對高中生的學習成績比相對比較重視,因此,在開展地理教學活動中,老師一味地進行知識的講解,沒有給高中生留出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這就使高中生的思維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高中生在解決問題時,只可以依靠地理老師提供的固有的方式,一步步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這樣,高中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三、高中地理教學中培育高中生地理思維的方式
(一)巧妙設計疑問,啟發(fā)高中生地理思維。在講解地理科學知識時,地理老師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教學情境由單一性向多層次、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轉(zhuǎn)變,從而使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得到有效的培育和激發(fā)。例如,在講解“天體知識”這一內(nèi)容時,地理老師可以讓高中生回顧觀望星空的感受,然后讓他們思考:“我們?nèi)庋勰芸吹降奶祗w有哪些,為啥會有黑洞?產(chǎn)生黑洞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與超新星爆發(fā)轉(zhuǎn)變有關?成為恒星需要什么條件,最近恒星在哪里,流星最終會流向哪里?”由于問題具有層層遞進的關系,可以使高中生一直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從而使其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通過長時間的訓練,高中生的學習自主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他們可以一步步減少對地理老師的依賴,形成獨立思考問題和不斷探索新知的習慣。
(二)改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輕松的教學氛圍。為了使高中生的能力和性格得到同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有效培育,地理老師要明確高中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第一,要改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即地理老師要充分尊重高中生的獨特想法、個性等,使高中生可以主動親近老師,進而為地理課堂知識的有效傳受提供保障。第二,地理老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適當?shù)母淖?,給高中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學習空間并對高中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使他們可以從多維度來分析問題,進而使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得到有效培育。例如,在講解“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這一內(nèi)容時,地理老師將高中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開展知識搶答競賽,由于各組思考和理解的維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多樣化。因此,這搶答項活動不僅有助于調(diào)動高中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活躍的地理課堂氛圍,還可以使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得到鍛煉,不斷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三)聯(lián)系實際生活,豐富高中生的思維載體。高中地理學科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性相對比較強,為了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地理老師可以深入挖掘課本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生活的維度來切入教學,使高中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學習和理解知識。聯(lián)系生活講解,高中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高中生可以將生活現(xiàn)象和地理科學知識進行聯(lián)系,有效培育了其地理思維。
(四)拓展知識,開闊高中生的眼界高中地理教材不同章節(jié)的知識雖然具有相對獨立性,但也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了培育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同時,使高中生有效理解地理科學知識,地理老師需要讓高中生認識到知識的聯(lián)系性和獨立性。因此,地理老師要對中心課題進行有效設計,并對高中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使高中生的知識結構得到豐富,同時有效拓展高中生的思維闊度。例如,在講解“地質(zhì)災害”這一內(nèi)容時,地理老師可以以泥石流為例,讓高中生思考其他在水土流失與植被破壞的關系,為了幫助高中生有效理解知識,地理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泥石流的形成進行展示和講解,使高中生認識到植物的減少,會導致泥石流數(shù)量增多,進而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高中生通過觀看視頻,可以產(chǎn)生直觀的印象,并且會積極思考,這不僅有助于他們構建知識結構和體系,還可以培育他們的地理思維。
(五)加強對地理實驗的重視程度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幫助高中生理解和理解知識,地理老師應注重實驗教學,通過觀看實驗,高中生不僅會對知識產(chǎn)生直觀的感受,并且可以提高自己的觀察力,培育地理思維。在進行實驗之前,地理老師需要對觀察對象及注意事項進行說明,以使高中生更加順利地完成實驗。例如,在講解“地球的偏轉(zhuǎn)”這一內(nèi)容時,地理老師先讓高中生明確觀察河流南北兩岸的受沖蝕的情況和內(nèi)容,即東西向河流,北岸受沖蝕,然后讓高中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引導高中生通過實地考察結果進行預判,進而使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得到鍛煉。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育高中生的地理思維,不僅可以幫助高中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理解地理科學知識,并且可以使高中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而提高其學習效果和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地理老師要積極探索培育高中生地理思維的有效策略,進而促進高中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105950051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