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西雷
仲夏,攜妻女走進豫西南伏牛山區(qū),訪友覽勝。
連綿逶迤的青山,薄霧縹緲,讓人生出許多遐想。青翠秀麗的山中有名貴的禽鳥,有奇樹異花,有藥草、野果、野菜。那種在巖縫中萌發(fā)出來的生命之綠,是一種蘊藉向上的神奇力量,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
迎著宜人的山風(fēng),我們在半山腰一處人工打造的平臺歇腳,這里還有住戶人家。一位老山民移開一方葛條編制的遮蓋,下面竟是一口井?!吧礁咚??!痹谖姨絾柊肷窖趺从腥绱饲遒木獣r,老山民如是作答。
對水井的記憶似乎漸漸淡去,在這深山中看到水井,油然生出親切之感。山石砌成的井壁,口小腹大,水離井口只兩三米,而水井十多米外,就是深幽的崖谷。兩三米下即能鑿石為井,涌出清純的山泉,真乃大自然的奇跡。
老山民將瓶裝飲料之類用一筐吊下,沉沒在水井里,那是天然的冰鎮(zhèn)池。提上一壺山井水,品之,清涼甘甜;洗手洗臉,頓覺神清氣爽。
樹蔭下的石條案上,擺放的是老山民新采割的山韭菜。老山民講,這野生山韭比平原上種植的韭菜營養(yǎng)及藥用價值要高。附近的太陽地里,還晾曬著他從山林里采來的各種藥材。
一座山就是一座寶藏,一點不假。何況這里群峰低聚!
山水相依。滴翠的峰巒間,石溪密布,泉水淙淙。嗅著清香的空氣,聆聽不絕于耳的鳥語,更有那一池碧水倒映著白云青山,該是多少人向往的棲居之地。眺望對岸,已有三五亭臺樓舍掩映在綠樹叢中,成為古老山水中現(xiàn)代元素的點綴。
在我們探訪的這座山的近頂峰處,有一幽深神奇的巖洞。據(jù)介紹,隱身于紅石崖下的天然花崗巖洞,傳說曾有仙人出沒,故稱“神仙洞”。 “神仙洞”深五百米許,最高處八十余米,可容萬人。洞內(nèi)盛夏、嚴(yán)冬溫度均在十五至二十?dāng)z氏度之間,為天然避暑、御寒寶地。洞外建有道觀,每年農(nóng)歷初一、十五、三月三,香客不斷。著名地質(zhì)學(xué)家李四光曾兩次親臨“神仙洞”考察。
在熱情好客的方城友人引領(lǐng)下,我們從狹窄的洞口彎腰進去,果然天造地設(shè)。星星點點的燈光下,諸神閃爍其間,讓人頓生如臨云天之感。洞內(nèi)恢宏寬闊,奇石縱橫,泉水聲滴答可聞,浸涼的氣息在周身流布。這種奇妙的自然景觀,頗讓人感喟天地造化神工。
游歷過許多山川名勝,亦知山山有妙處,并且處處不相同。常令我聯(lián)想起我們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聯(lián)想起為了“還我河山”而舍生忘死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一寸山河一寸金,萬里河山萬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