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湑龍
上海的冬天雖不如北方那般直白的凜冽,但也蕭瑟到讓人習慣性地將自己嚴實包裹。這可能是一年四季中最不適宜社交的季節(jié),那些網(wǎng)紅餐廳窗邊梧桐樹下平日里坐滿人的室外桌椅,如今只是覆著幾片枯黃的落葉便是實證。
但在一個街頭的轉(zhuǎn)角,走進一個不算大的老院子后,這種冰冷的氣氛瞬間就被里面天然散發(fā)出的熱情所打破。雖說我手上拿著的邀請函上面明明寫著這里是“Happy Alley FleaMarket 復古跳蚤集市”,但絲毫沒我想象中的集市那樣,大家分著攤位挨個落座,在偌大的空場里吆喝叫賣,而是像圍繞在一簇無形的篝火旁,展示著自己心頭所好的物件,甚至是自己得意的手藝。在這里,我們看到的并非是交易,而是分享。
或許有讀者會問,為何看到現(xiàn)在,都沒發(fā)現(xiàn)車的身影?的確,就算是在這個集市之中,那輛作為這篇文章主角的車,看上去都未必是最搶眼的中心。但是這里的所有人,恰好都是因為這輛車而聚集到一起,進而形成一個在上海獨樹一幟的車友群體。這輛車便是本田Monkey摩托車。
談及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的腦海中還無法瞬間形成一個具體的形象。但是一旦說起漫畫《七龍珠》和《阿拉蕾》里面,那輛身材嬌小可愛的摩托車,恐怕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大呼:“原來是它。”這款車誕生于本田運營的游樂園中,卻因為鳥山明的執(zhí)筆妙手,打破了漫畫中非現(xiàn)實的萌態(tài)與現(xiàn)實世界中機械的嚴謹之間的堅冰,甚至成為了不少孩童對于摩托車的啟蒙。
而在這個集會中,絕大多數(shù)人對于本田Monkey這輛摩托車的初次認識,也是來自于那兩部漫畫。只不過和很多人對于汽車、摩托車的愛好不一樣,這群人并沒有因為年紀的增長和眼界的開闊,將自己的愛好膨脹地轉(zhuǎn)移到其他更加熱血澎湃,也更加引人矚目的車上。恰恰相反,他們一直用實際行動所守護的,是十數(shù)年前還是孩童的自己第一次在漫畫書或者動畫片里看到龜仙人和阿拉蕾跨在那輛小摩托車上的情景。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人成為了眾多車友會中的“異類”。在那些更能彰顯男性氣派或者機械性能的摩托車大行其道,而這些速度機器的愛好者聚在一起想方設法地擴大自己的組織、吸納更多慕名而來的愛好者時,他們卻從來不主動刻意地給自己的圈子打廣告,甚至有些人擁有一輛本田Monkey都不是進入這個圈子的門檻。能被認可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真正喜歡“猴子”和其散發(fā)出的文化魅力。
在這里,也有必要簡單地說一下這輛摩托車。在上世紀60年代,本田的Monkey摩托車在獲得這個可愛的名號之前,只是為在東京游樂園游樂項目Tama Tech中使用而設計打造的袖珍玩具車型。它配備5英寸車輪、可折疊收納的車把和功率為4.2 馬力的49cc發(fā)動機,由于并不需要應對多種路況,這臺小車并沒有配備減震器,它要做到的只是帶著能夠騎上它的人前進而已。雖然配置在今天看來相當簡陋,但在游樂場里幾乎所有年齡段的游客都能夠騎上這臺小小車,不論是騎的人還是看別人騎的人都會因為覺得有趣而感到歡樂,“Monkey”這個綽號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1963年時,本田發(fā)現(xiàn)這臺小車在人群中的巨大吸引力,決定將Z100公路化,并在歐洲和亞洲的一些國家正式上市。這時,它被定名為CZ100。隨后的三年時間里,它又正式登陸美國上市,配備8英寸輪轂和輪胎、可調(diào)節(jié)高度的座椅和可愛的造型。小巧的尺寸和超輕的重量加上它的折疊式車把意味著父母可以將Monkey折疊以后放在汽車后備廂中,開到旅游度假地后讓孩子騎著它去玩。
和那個時期在世界各地喜聞樂見的大眾甲殼蟲、大眾T1和MINI一樣,這輛深受成年人和兒童共同喜愛的摩托車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和玩法,在世界各地的市場上出現(xiàn)了許多以本田Monkey作為基礎的變種和改裝。比方說裝備雙翼梁車架的本田Monkey,很有類似跑車的形態(tài),甚至還有BAJA風格的“越野版”的本田Monkey。這使得它的價值不再禁錮于輕巧的騎行交通工具,而是成為了玩物和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對象。
所以,在上海為數(shù)不多“猴子”玩家們組成的車友組織“門檻精”中,我們更是能嗅到這種再創(chuàng)造的氛圍?!伴T檻精”的英文名字叫Monkey King。這是來源于上海方言的一個名詞,這個詞匯本來的意思或許不是什么褒義詞,但是用在本田Monkey玩家身上,人們難免聯(lián)想到小孩子一樣的童真和樂趣,顯得有些俏皮可愛?!伴T檻精”的精神奧義在于“精”字,玩一種文化要精,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要精,共同維護一個小組織也需要“精”。所以組織成立初期,核心成員們就達成共識,比起組織人數(shù)的龐大,大家更在意精神與價值觀的高度一致。發(fā)展了很多年,但成員依然就是那些老熟人。在這個群體里沒有“云玩家”,每個人都有一輛貨真價實的本田Monkey,并且每一輛Monkey都經(jīng)過主人的精心設計,成為世上獨一份的孤品。
而在這個集市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這些本田Monkey玩家對自己愛車的改造,更是看到了他們從車到生活所秉承的那種一以貫之的生活態(tài)度。無論是服裝、咖啡,還是模型玩具,在這片小天地中,看不到一件讓你覺得平平無奇的物件。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價格早已經(jīng)不是評判它們的標準,而是總需要耗費時間去發(fā)現(xiàn)藏著驚喜的小細節(jié)。而本田Monkey恰如其分地成為了最適合這里的“布景”,無論是定制的彎把,還是手工涂繪的油箱,甚至是將它整體變成另一種風格的產(chǎn)物,都足夠人驚奇,這么一輛看似玩具的小車,竟然有著如此深的潛力。
這其中的魅力,就是這群人對于自己所愛之物的態(tài)度。組織這個集會的崔老師曾經(jīng)和我說過:“喜愛一件東西,就要去‘Enjoy。也就是享受它給你帶來的樂趣,享受它所關聯(lián)的人與文化?!倍谶@里,你能感受到的,就是一群真正享受本田Monkey所帶來樂趣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而這充滿細節(jié)的愛,純凈得如同第一次看《七龍珠》漫畫的孩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