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雨桐
很久很久以前,我生長在一堆亂七八糟的雜草里,無人問津。直到有一天,人們發(fā)現(xiàn)我的種子可以充饑,便把我?guī)У搅怂麄兊募覉@去種植。但我是自花授粉的,長勢越來越差,直到我們被一位平凡而偉大、充滿智慧的科學家袁隆平改良,我們的命運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袁隆平爺爺拿著放大鏡在我們的身邊走來走去,從他閃閃發(fā)光的眼睛里,我能看到我們在他的眼睛里似乎比花生米還大。最后,經(jīng)過他的研究,我們結(jié)出的稻子越來越多,養(yǎng)活了更多的人。我們不僅生長在神州大地上,還漂洋過海到了其他國家,我感到無比自豪!終于,到我們做出貢獻的時候了。我們變成了香噴噴的米飯,不僅填飽了十幾億中國人的肚子,還幫助世界上許多正處于貧困之中的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
可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豐衣足食的人們對待我們的態(tài)度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比如小朋友們用餐時,我們有時被掉落一地;人們在飯店聚會時,酒水飲料取代了我們的地位……我們可是袁隆平爺爺?shù)男难娃r(nóng)民伯伯的汗水換來的呀!唐代詩人李紳就告訴過大家糧食的來之不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边€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比藗儾粌H要熟記這兩首詩,更要用行動來愛惜糧食。
這就是我,一粒稻子的告白!
(指導教師:李仁波)
點評:
小作者通過人稱的變化,將生活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用童話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讓讀者明白愛惜糧食是傳統(tǒng)美德,非常有創(chuàng)意!
349750058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