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軍 何 琪 趙會宏 劉 蘇 楊宇晴 張海發(fā) 周立斌 石和榮,*
(1.廣東省海洋漁業(yè)試驗中心,廣東惠州516081;2.華南農業(yè)大學海洋學院,廣東廣州510640;3.惠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廣東惠州516007;4.西南林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云南昆明650224)
石斑魚屬于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石斑魚屬的珊瑚礁魚類,以其美味,鮮嫩的肉質和豐富的營養(yǎng)而聞名[1]。石斑魚作為重要的經(jīng)濟海水養(yǎng)殖魚類,在2019 年全國產量為18.3 萬噸[2]。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又稱巨石斑魚,俗稱龍躉,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斑魚,可以長到2.3 m,重達400 kg[3]。并且因其生長快速而廣受歡迎,第一年就可以達到3 kg[4]。
隨著石斑魚養(yǎng)殖業(yè)集約化養(yǎng)殖規(guī)模的擴大,近海污染嚴重,導致養(yǎng)殖過程中疾病頻發(fā)。為防治病害,抗生素或化學藥物的濫用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5],嚴重制約了石斑魚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水產養(yǎng)殖規(guī)模日益發(fā)展壯大,各種水產生物疾病逐漸顯露,這些顯而易見的水產養(yǎng)殖危機使得抗生素成為養(yǎng)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藥物用品之一,傳統(tǒng)抗生素雖然可以治療魚類疾病但伴隨著利益而來的是抗生素濫用情況所造成的對各方面的危害,抗生素濫用容易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藥物殘留、破壞微生態(tài)平衡和污染水資源,所以減少、控制抗生素使用問題由此成為水產養(yǎng)殖中的重要研究內容[6]。
本試驗就是利用中草藥代替常規(guī)抗生素。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jīng)過加工提取等工藝制成的飼料添加劑,純天然,安全可靠,經(jīng)濟環(huán)保,兼具藥物和營養(yǎng)雙重功能。車前草有抗菌消炎、消腫利尿及清熱明目等方面的作用,其浸出劑還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革蘭陽性菌,具有抗炎作用[7]。藿香為唇形科藿香屬植物,全草均能入藥,其性微溫、味辛,入脾、肺、胃經(jīng),有芳香健胃、清咳解暑等功效。并且藿香揮發(fā)油對多種菌類具有抑制作用[8]。刺五加是一種常用中草藥,具有抗氧化、抗炎、調節(jié)脂質代謝等多種生物學功能。有研究發(fā)現(xiàn)刺五加提取物添加在飼糧中還可以促進畜禽胃腸發(fā)育并提高其生長性能[9]。厚樸的藥理作用廣泛,對糖脂代謝也有較為明顯的影響作用,其還具有抗炎、鎮(zhèn)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腫瘤、抗氧化等藥理作用,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對神經(jīng)、消化、心血管以及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10]。目前中草藥已在水產動物中廣泛使用,被列入飼料原料目錄。中草藥既可單味添加,也可復方添加;可以原料藥添加,也可以提取物添加,但主要以復方,原料經(jīng)烘干粉碎使用。研究表明,魚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與抗病力,改善動物產品質量與飼料品質[11]。用中草藥替代常規(guī)抗生素、化學藥等漁藥并作為功能性魚飼料添加劑,既能促進魚類的健康生長,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又能促進水體質量提升,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一舉兩得,為水產養(yǎng)殖行業(yè)保駕護航。
鞍帶石斑魚是近年推廣的養(yǎng)殖品種,同時也可以作為虎龍雜交斑[12]的父本,關于飼料添加中草藥對其作用效果報道較少。因此,本試驗以復方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來研究其對鞍帶石斑魚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為探索鞍帶石斑魚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中的病害防控技術,提高石斑魚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的存活率和抗病力,探究水產動物的高效養(yǎng)殖提思路。本試驗以車前草、藿香、刺五加、厚樸四種中草藥按等質量比制成的復方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拌飼料投喂鞍帶石斑魚并探求其對鞍帶石斑魚生長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13]。
基礎石斑魚料(RUBY 牌)委托廣東越群飼料公司定制;復合中草藥添加劑是以車前草(Herba Plan?taginis)、藿香(Herba Agastaches)、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四種中草藥(由廣東天地本草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經(jīng)中藥粉末專用氣旋篩粉機加工,細度達到300 目,按比例為1∶1∶1∶1 復配而成。在基礎飼料中分別加入2、4 g/kg 和6 g/kg,用攪拌機混勻后噴灑少量水霧,風干后置于-4 ℃的冰箱中冷藏,保存?zhèn)溆?。試驗基礎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試驗在廣東省海洋漁業(yè)試驗中心的養(yǎng)殖車間內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系統(tǒng)中進行,試驗開始前將試驗魚饑餓24 h,挑選由中心提供的480尾大小均勻、健康的鞍帶石斑魚幼魚[平均質量(84.53±14.00) g]放養(yǎng)于12 個養(yǎng)殖桶中(有效養(yǎng)殖水體0.55 m3),隨機分為4 組,每組設置3個重復,每個重復組40尾魚。馴化1周后開始正式試驗。正式試驗時,由于鞍帶石斑魚攝食活躍,很少剩餌,故分別在每天8:30 和4:30 各飽食投喂1 次,攝食5 min 后,記錄殘餌數(shù)量。每日記錄各試驗組投餌量、死亡率等,養(yǎng)殖周期為60 d。整個養(yǎng)殖過程中水溫為27.05~30.05 ℃,溶解氧為5.40~7.70 mg/L,氨氮濃度≤0.3 mg/L。
表1 石斑魚基礎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分別在第20、40、60 d 采樣,采樣前停喂24 h,將養(yǎng)殖桶內的試驗魚全部撈出,并統(tǒng)計尾數(shù)和測量其體質量、體長等生長性能指標。測量完成后,每組隨機選取5 尾魚,用經(jīng)過滅菌滅酶處理的采樣工具處死,解剖后去皮,取背部肌肉、前腸,分別放入2 mL 離心管于液氮速凍,-80 ℃保存?zhèn)溆谩?/p>
1.4.1 生長性能結果計算
質量增重率(WGR,%)=(Wn-Wi)/Wi×100
特定生長率(SGR,%/d)=(lnWn-lnWi)/t
肥滿度(CF,g/cm3)=Wt/L3
成活率(SR,%)=100×Nt/N0
飼料系數(shù)=總攝食量(g)/魚增重量(g)
式中:Wn——平均終末體質量(g);
Wi——平均初始體質量(g);
t——飼養(yǎng)時間(d);
Wt——魚體平均質量(g);
L——魚體長(cm);
Nt——終末魚數(shù);
N0——初始魚數(shù)。
1.4.2 肌肉常規(guī)檢測粗蛋白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測定,灰分采用馬沸爐法測定。
1.4.3 消化酶指標測定試驗魚前腸的消化酶采用消化酶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測定。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2018 軟件進行處理,通過SPSS 21.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進行Duncan's 法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所得數(shù)據(jù)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Mean±SD)”表示。
表2 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 可見,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只有2 g/kg組在60 d時質量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以及40 d 和60 d 時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綜合來看,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的生長是有利的。
由表3 可知,添加復方中草藥6 g/kg 組的肌肉粗蛋白在20、40、60 d 時取樣檢測結果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添加復方中草藥的2 g/kg 組的肌肉粗脂肪在投喂20 d后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顯著高于4 g/kg 組和6 g/kg 組(P<0.05);添加復方中草藥的試驗組的肌肉水分、灰分與對照組相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肌肉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
圖1 添加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1(A)可知,添加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淀粉酶活性的影響,2 g/kg組只在20 d時消化酶的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及其他試驗組(P<0.05),4 g/kg 組在40 d 時消化酶的活性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圖1(B)可知添加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胰蛋白酶活性的影響,2 g/kg 組胰蛋白酶活性在試驗期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圖1(C)可知添加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脂肪酶活性的影響,在投喂20 d 后,只有6 g/kg 組脂肪酶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投喂40 d 后,4 g/kg 組脂肪酶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投喂60 d 后,6 g/kg 組脂肪酶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的飼料添加劑,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和天然營養(yǎng)物質,能促進動物的機體代謝和蛋白質以及酶的合成,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提高成活率,具有促進動物生長、改善產品品質、提高機體抗病力等多方面優(yōu)勢,且安全、無毒,其在動物養(yǎng)殖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14]。研究發(fā)現(xiàn),中草藥成分中含有的有機酸、多糖類、生物堿、黃酮類等化合物能增加動物體內紅細胞數(shù)量,促進機體血紅蛋白、血清總蛋白的合成,此外,中草藥可影響水產動物胃腸道內常在菌群的狀態(tài),維護動物腸道健康,優(yōu)化腸道對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從而促進水產動物的健康生長[15]。刺五加作為飼料添加劑很早就有相關報道,孫博義等[16]報道刺五加作為添加劑能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轉化利用率。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能提高鞍帶石斑魚的質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刺五加對鞍帶石斑魚的生長可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本研究中的復方中草藥添加劑其中的組分車前草、藿香和厚樸具殺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顯示出潛在的藥用價值[17-19]。曹海龍等[20]在自制中草藥添加劑用于養(yǎng)豬的配方就包含車前草,而含有厚樸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能調節(jié)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健康,可用于養(yǎng)殖中防治禽類腹瀉[21],厚樸提取物厚樸酚也可作為一種新型的飼料添加劑[22]。
綜合本試驗的結果,復方中草藥對動物肌肉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可能與復方中草藥的組成成分、添加量的多少和作用的動物種類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
魚類腸道消化酶主要包括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等。測定魚體腸道消化酶活性是反映魚體生理機能的重要指標,它展示了魚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情況[23]。本試驗通過檢測鞍帶石斑魚腸道中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來反映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消化能力的作用效果。楊海峰等[24]發(fā)現(xiàn)在日糧中添加抗生素和刺五加提取物均可以有效防止斷奶仔豬腹瀉,提高生產性能,并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區(qū)系。并且與抗生素相比,刺五加提取物不僅改善了斷奶仔豬生長性能,還有調節(jié)斷奶仔豬免疫功能和腸道菌的功能。本研究中,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腸道消化酶活性在一定的劑量下有顯著的提高作用,同時在促進生長方面效果也有提高的作用。
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車前草、藿香、刺五加、厚樸四種中草藥按等質量比制成的復方中草藥對鞍帶石斑魚的生長有促進作用,且2 g/kg復方中草藥添加劑的促生長作用更明顯;同時,添加復方中草藥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鞍帶石斑魚的腸道消化酶活性。綜上所述,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能促進鞍帶石斑魚的生長和提高消化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