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兆年 秦卓 韓磊
慢性心力衰竭多發(fā)于老年人群,簡稱為“心衰”,其發(fā)病原因多樣,是一種綜合征,主要特征為神經(jīng)內分泌激活、運動耐力下降及心臟功能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心前區(qū)有壓迫感、心悸、心慌及胸悶等[1]。該疾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較高,極易導致患者發(fā)生意外性猝死,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3]。藥物治療為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西醫(yī)藥物治療主要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為基礎,對血流變影響較小,臨床療效較低[4-6]。為分析應用中藥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特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該疾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行對比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颊?0例,納入標準:(1)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其中慢性心力衰竭符合1971年Framingham心衰診斷標準;(2)中醫(yī)診斷標準主癥為:盜汗或自汗,動則汗出,疲乏,氣短,心悸;次癥:面顴暗紅、口干及頭暈心煩;舌脈:脈細數(shù)無力或結代,舌紅少苔;(3)心功能分級為Ⅱ~Ⅳ級;(4)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排除標準:(1)近期接受其他藥物臨床試驗;(2)過敏體質;(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4)并發(fā)嚴重感染、瓣膜病、心源性休克、心包炎、肺栓塞等對治療效果有影響的疾??;(5)伴有癡呆或神志不清等精神疾?。唬?)合并造血系統(tǒng)、嚴重肝腎功能損傷疾病;(7)伴隨持續(xù)性或陣發(fā)房顫。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56~85歲,平均(67.28±3.38)歲。病程2~16年,平均(8.87±1.19)年。心律失常類型:短陣心房顫動2例,交界性期前收縮7例,房性期前收縮8例,室性期前收縮13例;心功能分級:Ⅵ級8例,Ⅲ級10例,Ⅱ級12例。合并基礎疾?。禾悄虿?2例,高脂血癥24例,高血壓26例。試驗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54~86歲,平均(67.37±3.41)歲。病程2~16年,平均(8.90±1.21)年。心律失常類型:短陣心房顫動3例,交界性期前收縮7例,房性期前收縮9例,室性期前收縮11例;心功能分級:Ⅳ級7例,Ⅲ級9例,Ⅱ級14例。合并基礎疾?。禾悄虿?1例,高脂血癥23例,高血壓25例。兩組合并基礎疾病、性別、心功能分級、病程、心律失常類型及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治療同意書已被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且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均每日早、晚各口服一次100 mg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Novartis Pharma Stein AG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70344)治療,連續(xù)給藥兩周后,將用藥量增加為200 mg/次。接受為期1個月的治療。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給予每日早、中、晚各口服一次1.2 g參松養(yǎng)心膠囊(北京以嶺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30058)治療。接受為期1個月的治療。
臨床療效:根據(jù)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無效:癥狀、心功能指標無改善,甚至更差;有效:癥狀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但未達到Ⅰ級;顯效: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2級及以上或達到Ⅰ級。治療有效率=(有效+顯效)/總例數(shù)×100%。
心功能:通過心臟多普勒彩色超聲儀(型號:EPIQ7型;廠家:德國西門子)對患者心功能指標進行測定,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輸出量CO情況。
神經(jīng)內分泌因子及血清鈉水平:測定兩組患者的抗利尿激素ADH、血管緊張素PRA、血漿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及血清鈉水平。
對本研究內所涉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時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治療有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LVEDD、LVEF及CO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后,試驗組LVEF及CO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LVEDD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s)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n=30) 62.19±3.65 59.20±3.33 36.41±3.32 43.62±3.98 3.75±0.22 4.63±0.39對照組(n=30) 62.20±3.66 61.32±3.45 36.42±3.33 39.98±3.56 3.76±0.23 4.09±0.35 t值 0.011 2.422 0.012 3.734 0.172 5.644 P值 0.991 0.019 0.990 <0.001 0.864 <0.001組別 LVEDD(mm)LVEF(%)CO(L/min)
兩組治療前ADH、PRA、NT-proBNP及血清鈉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后,試驗組ADH、PRA及NT-proBNP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血清鈉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神經(jīng)內分泌因子及血清鈉水平改善情況 (±s)
表3 兩組神經(jīng)內分泌因子及血清鈉水平改善情況 (±s)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n=30) 84.01±5.54 60.87±3.87 4.30±0.65 3.28±0.44 5 004.54±544.29 2 140.34±103.23 125.54±23.23 143.41±16.43對照組(n=30) 84.02±5.55 73.31±4.00 4.31±0.66 3.70±0.51 5 004.58±544.36 2 590.43±114.43 125.61±23.30 134.32±17.42 t值 0.007 12.242 0.059 3.415 0.000 15.996 0.012 2.079 P值 0.994 <0.001 0.953 0.001 1.000 <0.001 0.990 0.042組別 ADH(ng/L)PRA[μg/(L·h)]NT-proBNP(ng/L) 血清鈉(mmol/L)
慢性心力衰竭根據(jù)患病位置不同分為左心衰竭與右心室衰竭兩種,其中,左心室衰竭的發(fā)病率更高[7]。該疾病的致病因素為心房或心室受累,患病后發(fā)病緩慢,如未給予有效控制,極易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導致心功能受損加重,并易延發(fā)為機體各功能損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8]。西醫(yī)認為,心肌收縮力下降致使心排血量難以維持為該合并癥發(fā)生的主要病因,因老年人生理條件特殊,化學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受到諸多限制,使該病治療陷入相對瓶頸期[9-10]。我國醫(yī)學認為該病病理機制為本虛標實,屬“痰飲”“水腫”“心悸”范疇,表現(xiàn)為胸痹心痛、心悸氣短、四肢乏力等,并常伴有下肢水腫及小便不利等癥狀,當以利水活血、溫陽益氣之法治療[11-12]?,F(xiàn)為探究將中西醫(yī)聯(lián)合用藥對該疾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較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LVEF及CO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LVEDD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ADH、PRA及NT-proBNP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血清鈉的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了,參松養(yǎng)心膠囊聯(lián)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該疾病的效果顯著。究其原因,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屬于一種復方制劑,是PRA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能夠阻斷PRAⅡ并促進利鈉肽分泌,進而使血管得以擴張,并降低醛固酮含量,使尿鈉排泄作用加強。而參松養(yǎng)心膠囊中的主要成分為龍骨、酸棗仁、桑寄生、山萸肉、土鱉蟲、赤芍、甘松、黃連、五味子、丹參、麥冬、人參,該方使通過斂、養(yǎng)、補三法,起到使心肌細胞自律性降低、安神清心、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的作用,通過調節(jié)整合、榮養(yǎng)氣絡使心肌細胞代謝得以改善,并通過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多途徑整合對通道進行調節(jié),對折返激動進行抑制,進而使多離子通道、心臟傳導系統(tǒng)功能及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得以有效調節(jié)。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能起到協(xié)同促進之效。
綜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颊咧委熤袘脜⑺绅B(yǎng)心膠囊聯(lián)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