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鵬
食品安全問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關注的重點,作為判斷食品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措施,食品理化檢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在實際使用中依舊存在問題。為了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應當制定正確的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方案。
一、存在的問題
1.缺乏檢驗方式。目前在對保健品和營養(yǎng)品的檢驗中,尚無對其有效成分進行測定的方式。同時受營養(yǎng)保健品市場快速發(fā)展和相對混亂的影響,根據(jù)現(xiàn)有檢驗方式難以對各種有效成分進行檢驗,影響了審核的有效性。
2.分辨摻假行為的經驗不足。現(xiàn)階段有很多摻假商品的檢查資料,但有效性和權威性不足,并且涉及到多種檢驗方式,使得在具體的檢驗工作中難以進行準確選擇,檢驗準確性方面也存在問題,導致理化檢驗工作難以進行“打假”。
3.檢驗人員認知偏差,能力不足。由于對檢驗人員工作能力的重視程度不足,甚至未能對檢驗人員進行培訓,使得工作人員在業(yè)務能力方面難以得到提升,影響了工作能力。很多工作人員存在認知偏差,尚未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認為食品理化檢驗工作無足輕重。同時檢驗科室結構不合理,甚至存在管理不協(xié)調、分工不清、推諉或爭搶以及過分依賴儀器檢驗等現(xiàn)象,影響了食品理化檢驗人員的進步。
二、完善的對策
1.建立完善的法規(guī)制度。應及早制定科學合理、正確有效的理化檢驗制度,并上報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審批,為開展檢驗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規(guī)章制度,以此指導相關工作的進行。由于科技不斷發(fā)展和各種類型食品的不斷開發(fā),需要進行理化檢驗的食品也不斷增多,長期采用相同方式和統(tǒng)一標準進行檢驗就難以切實滿足工作需求。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要做好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工作,及時上報存在的問題,委托相關部門進行合理處理,并在獲得相應指導后做好工作方法宣傳,便于檢驗人員針對存在的同類問題快速采用有效方式進行處理。
2.做好樣品抽取和樣品制備。在進行食品檢驗時經常采用隨機抽樣進行檢驗,若抽取樣本過多會延長檢驗時間,樣本較少則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應在檢驗前進行樣品制備,檢驗過程中針對液體樣本應搖勻后再檢驗,對于固體樣本則應粉碎后搖勻再檢驗,以此保證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3.推出有效成分檢驗方法。在進行保健品和營養(yǎng)品檢驗時,為滿足實際檢驗需求,不能僅依靠現(xiàn)有的檢驗手段,而是應盡快推出更多能對其有效成分進行檢驗的方式,科學測定并公布檢測結果,防止出現(xiàn)夸大和誤導群眾的現(xiàn)象。值得注意的是,新推出的檢驗方式要具有規(guī)范性和普及性,能夠對解決當下檢驗工作中的困境發(fā)揮有效作用。
4.提升檢驗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人員是開展食品理化檢驗的核心,應采用適合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首先,為檢驗工作人員提供進修途徑,落實對其工作理念、經驗和檢驗技術方面的培養(yǎng)。其次,關注對工作人員意識的培養(yǎng),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最后,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并針對設備應用對工作人員進行培養(yǎng),提升其檢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