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 張華
川西北氣礦江油采氣作業(yè)區(qū)第三分工會(以下簡稱“分工會”)有7個建制班組、128名員工,主要負責中壩氣田的天然氣集氣、增壓、氣舉、輸配和氣田水回注等工作。近年來,分工會通過對文體活動開展進行探索和實踐,增強了隊伍凝聚力,激發(fā)了企業(yè)內生動力。分工會2個中心站、1個配氣站和1個增壓站多次榮獲氣礦、公司“金牌班組”和“紅旗班組”榮譽稱號,中20井中心站還被公司命名為首批“基層建設示范班組”。
“骨干+群體”,巧解活動組織難題
組織文體活動是件既費心又費力的事,如果僅靠工會委員,時間長就會導致活動缺少創(chuàng)新和吸引力,也會產生“組織”疲勞,文體骨干的培養(yǎng)和使用,能有效彌補這個短板。分工會培養(yǎng)了8名文體骨干,并將各項文體活動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委員頭上,發(fā)揮骨干的自身特長和優(yōu)勢,組織有特色的文體活動。同時,分工會針對不同群體、不同需求,變集中活動為分散活動,變大型活動為小型活動,為有特長的員工搭平臺,為有愛好的員工建場所,為普通的員工找興趣,不斷增強活動的效果,改變了“少數(shù)人唱主角,員工群眾當看客”的局面。三年來,員工參加文體活動的參與率由最初不到20%,上升到現(xiàn)在的90%以上。
“健康+特色”,草根明星引領時尚
分工會先后組建起足球隊、籃球隊和書法、寫作、手工制作等小組。特別是組建于1996年的“紅黑96”足球隊,提倡“以球會友 強身健體”的建隊理念,多次參加氣礦“五人制”足球賽、江油市足球邀請賽。隨著東征西戰(zhàn),隊伍壯大,名氣變大,吸引了不少“粉絲”,隊員們由原來的“壩壩球”選手變成了 “運動明星”。同時,分工會將平時采集到的員工生產、生活和學習照片制成臺歷,作為專屬新年賀禮發(fā)給員工,讓臺歷上的“模特”們有了自豪感,激發(fā)了員工強烈的工作熱情。每年作業(yè)區(qū)還舉辦攝影比賽,評選“最佳攝影大師”“最佳上鏡明星”,捧紅員工自己的時尚“達人”。這些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了員工文化生活、強健了員工體魄。目前,員工職業(yè)健康體檢指標呈現(xiàn)“穩(wěn)中向好”的趨勢。
“線下+線上”,雙管齊下與時俱進
線下活動主要是結合作業(yè)區(qū)中心工作,在特定時間節(jié)點,如:傳統(tǒng)春節(jié)、“三八”婦女節(jié)、六月安全生產月、十月國慶節(jié)等,由分工會負責擬主題,一線班組自己設計活動內容,融入“感恩企業(yè) 踐行石油精神 立足崗位作貢獻”等主題實踐活動,讓員工在感恩中認真踐行“我的崗位我負責,盡職盡責保安全”的莊嚴承諾。線上活動主要是運用黨支部微信公眾號,創(chuàng)建“我們的故事”連載,用真情講述動人故事,用筆尖寫下心靈感觸,用鏡頭拍下精彩畫面,讓員工感受美好生活,真切體會“大家庭”一員的幸福感。
“傳承+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近年來,分工會自制窗花、自寫對聯(lián),將自己對企業(yè)的認同與期盼真摯地表達了出來?!皯{三心所愿能開金石,攜四力之勢以創(chuàng)輝煌”“勤思善學,胸懷萬千書華;自主管理,共鑄一片榮光”體現(xiàn)了“紅旗班組”——中20井中心站的班站理念;“奉獻功勛井,建好標桿站”融入功勛井——中4井中心站班站文化。當福字、窗花、對聯(lián)貼進員工宿舍和井站大門時,也貼進員工的心靈。在對聯(lián)中傳遞了“功勛井文化”“高含硫安全文化”“自主管理文化”,讓氣礦“堅韌執(zhí)著 實干穩(wěn)健”的“堅實文化”有了更好踐行和傳承。
文體活動的蓬勃開展,有效激發(fā)了員工隊伍活力、助推了員工的成長。近年來,由分工會生產骨干組成的培訓小組開展的“三個一”崗位培訓等服務技能活動,培育了大批技能人才,其中公司技能專家2人、高級技師2人、技師12人;公司培訓師2人、氣礦培訓師3人、作業(yè)區(qū)培訓師16人。員工們利用休息時間,主動開展修舊利舊,50余只閥門重新“上崗”;清理回收舊設備5大類104件,折合人民幣30余萬元。員工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如《月度工作過程控制法》《菜單式交接實現(xiàn)交班工作無縫對接》等作為班組管理優(yōu)秀案例被公司采納。
目前,川西北氣礦江油采氣作業(yè)區(qū)員工們正以更加飽滿的激情和斗志,共同守護著“城市中的高含硫氣田”——中壩氣田安全高效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