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趙烈文與常熟趙園建造記

      2021-03-25 06:23:52李寅初
      江蘇地方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造園光緒日記

      ◎李寅初

      (常州市地方志辦公室,江蘇常州213022)

      提 要:常熟市趙園(今與曾園合稱“曾趙園”)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園林格局呈現(xiàn)為山園一體、借景虞山、以水取勝的特點,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在中國園林史上,很少有一個園林能像趙園這樣,以園主日記的形式留下如此豐富、感性的歷史信息,可供后人一窺當年江南士大夫營造園林風尚。文章根據(jù)清代趙烈文《能靜居日記》,考論了趙園長達22年的建造全程。

      江南名園眾多,常熟趙園即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座。它造于清同治、光緒年間,歷經(jīng)百年風雨,至今格局仍基本完好。從造園藝術上看,它借虞山為景,以水為主體,景點環(huán)池而筑,水光山色共一園,在江南園林群中別具一格,極具藝術個性。

      然而,對于這樣一座著名園林,很長時間里后人難以找到第一手文獻,園主、建造過程、歷史沿革等諸多關鍵信息頗為含糊。但是,趙園的主人趙烈文曾經(jīng)留下了一部長達200 余萬字的《能靜居日記》,其中記錄了大量當年造園的經(jīng)過。從《能靜居日記》出發(fā),考諸園林史,可發(fā)現(xiàn)趙園至少有兩點不容忽視的特殊價值:一是雖經(jīng)風雨百年,但其規(guī)模、格局仍基本保存完好,走在今日的趙園,當年風貌仍歷歷可辨;二是其他名園造園技藝、吟詠的詩文雖多,但很少有一個園林能像趙園這樣,以園主日記的形式留下如此豐富、感性的歷史信息,可供后人一窺當年江南士大夫營造園林的風尚。

      本文從《能靜居日記》入手,考論趙園長達22 年的建造全程。

      一、趙烈文和《能靜居日記》

      趙園的建造者和第一任園主都是趙烈文。趙烈文(1832—1894),字惠甫,號能靜居士,原籍陽湖(今屬常州)。他出生于常州官宦世家,家族明清兩朝先后出了9位進士,其父曾官至湖北按察使。趙烈文幼年失怙,少有文名。他的科舉之路并不順,在三次赴考皆落榜后,即絕意科名,專研經(jīng)世之學。后在親友舉薦下,入幕曾國藩、曾國荃府上,游幕有年,深得曾氏兄弟賞識。后人評價他“負王佐之略,擅倚馬之才”,曾國藩“一見稱賞,禮為上賓”。[1]趙烈文淡泊名利,仕途不顯,在河北磁州、易州等地為官數(shù)年之后,即于光緒元年(1875)徹底退隱常熟,以書畫聲色自娛,終身再未出仕。

      趙烈文一生著述頗豐,但除了《能靜居日記》之外,詩詞文稿大多散佚?!赌莒o居日記》命運多舛,直至近年才走進大眾視野??谷諔?zhàn)爭時期,其子孫困居孤島上海,為生活所迫,將其日記稿本出售。其后日記輾轉(zhuǎn)于日偽政權、國民黨政權,直至1964 年,才在臺灣首次得以全貌影印問世,當時即轟動學界。2013年湖南岳麓書社將其標點整理,出版了簡體橫排本,普羅大眾也才有機緣親近。近年來,因為有讀者發(fā)現(xiàn)他曾在日記里精準地預言了清朝五十年后滅亡的全過程,聲名彰于大眾,獲譽為“天才般的預言家”。[2]

      《能靜居日記》圖影

      現(xiàn)公開刊印的《能靜居日記》起自咸豐八年(1858),迄于光緒十五年(1889)。首尾30 余年,內(nèi)容包羅萬象,精彩紛呈。在日記中,趙烈文記下了諸多晚清重大決策內(nèi)幕,對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李秀成等人都有最直接真切的觀察。學界公認其價值不在晚清四大日記《翁同龢日記》《湘綺樓日記》《越縵堂日記》《緣督廬日記》之下。也正是從這部日記里,我們發(fā)現(xiàn)奠定趙園基本格局的正是趙烈文,甚至還可以借此復原趙園從選址建造至最終完工長達22 年的全過程。

      二、趙園的選址源于一次郊游

      趙烈文選擇在常熟建造園林的初衷是為了退隱。同治四年(1865),在曾氏兄弟府上游幕多年的趙烈文動念退隱,在寫給友人的信中,他自謂“鄙性疏野,不中準繩”,退隱之舉是“善刀而藏,以無累諸賢知人之明”[3]。

      為何會選擇常熟?決定退隱之時,趙烈文曾短暫地考慮過終老常州故里。但在回鄉(xiāng)尋訪之后,他發(fā)現(xiàn)經(jīng)太平天國戰(zhàn)亂,常州的趙氏宗祠已是破損不堪,舊宅茅草深深,安家置業(yè)“不堪托足”。小亂居城、大亂避鄉(xiāng),趙烈文庚申年間的逃難經(jīng)歷,事后多年想起,仍是心有余悸。從軍事上看,常熟的地理重要性不如蘇、常,亂世之中,相對安全。從經(jīng)濟上說,趙烈文為官謹慎,家資并不豐裕,常熟城小,居家生活成本較低。從交通上看,常熟水路通達,舟達蘇常,一天即可,進可蘇常訪友、打理生計,退可虞山避亂,悠游山林,堪稱上上之選。

      趙烈文退隱常熟催生了趙園。趙園的誕生過程頗有戲劇性。在常熟,趙烈文最初打算只是租房,或者買一所現(xiàn)成的房子,并沒有考慮自建宅園。為此,從同治四年(1865)七月起,他與朋友一起遍訪城中,四處看房。但一個多月看下來,可供選擇的房子要么價格高昂,要么景致不佳,都不太滿意。如果要買地自蓋,又財力有限,“非倉卒能辦”(趙烈文,2013)924?!靶量喟仙?,一無所成”之下,他甚至一度有些猶豫,懷疑自己選擇退隱常熟是否正確。(趙烈文,2013)928

      最終促使趙烈文下定決心,要在常熟買地自蓋宅園,源于一次郊游時的意外發(fā)現(xiàn)。同治四年八月二十日,趙烈文與朋友喝完茶,一起來到城南的九萬圩一帶游玩。他覺得九萬圩臨山傍水,“西山翼然如張翅”,是一個“全城無此勝境”的好地方。更意外的是,他看到“荒土一片,南一大池”,而且還正巧有一個老翁拿著插標站在那里售賣該地。(趙烈文,2013)929便主動上去打聽一番,得知這塊荒地是吳氏的產(chǎn)業(yè),因為家道中落,所以變賣。趙烈文動了心,當即囑咐老翁再去探問具體售價,約定日子再來商談。三天之后,業(yè)主吳寶書應約而至。吳告訴趙,正在出售的這塊地,連地帶池,大小“約共四五畝”,售價則要“百數(shù)十緡”。趙烈文砍價到了“百緡”。吳寶書回家后找侄子商量派人送來準信百緡愿賣?。ㄚw烈文,2013)931當時受太平天國戰(zhàn)亂影響,銀錢比價波動較大,百緡大致相當于白銀八九十兩,可買糧食百余石。

      當天談定價格后,趙烈文立即開始著手找中介、丈量地塊、洽談合同。第二天,雙方即親臨現(xiàn)場,丈量地塊。第三天,八月二十五日,趙烈文即準備簽約。正式簽約之前還出了一個小插曲:趙烈文意外得知這塊地產(chǎn)權有點復雜,不僅是“業(yè)主”吳寶書有份,而且吳的侄子吳善培和一個守寡的嫂嫂也有份。此外,還有“王姓、楊姓、錢姓、席姓典產(chǎn)在內(nèi)”,“翁氏、曾氏”等人也打算購買。如此看來,要想厘清這塊地的產(chǎn)權,可謂困難重重。幸運的是,趙烈文出身于世家大族,又曾入幕做官,在當?shù)仡H有聲望,他找到了得力的吳氏族人居中協(xié)調(diào)。一番商談之后,各方都沒有刁難他,或贖回典契,或放棄競買。當天,趙烈文最終得以邀齊業(yè)主和見證人,一起“赴地三面丈明”,順利簽訂了購買合同。(趙烈文,2013)931

      簽約這天,趙烈文從凌晨一直忙到深夜“二鼓”時分,三天之后,朋友又幫他去衙門代辦了繳稅過戶手續(xù),戶名立為“趙重安”。(趙烈文,2013)932

      從動念安家到正式買地,趙烈文奔波了近兩個月,但相比于此后漫漫造園之路上耗費的時間和心血,這又是小巫見大巫,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三、長達22年的建造

      從同治四年(1865)買地起,至光緒十二年(1886)完工,趙園的建造過程前后長達22 年,大致經(jīng)歷了奠基、增建、完工三個時段。

      奠基階段大致從同治四年(1865)至同治七年(1868)。在這一階段,趙烈文常居常熟,或奉迎親眷、督工擴地,或種植草木、游歷名園,初步奠定了趙園的格局。

      地買好了,要蓋一所什么樣的宅園?趙烈文有自己的想法,簽訂好土地買賣合同的第二天,他即找來一個叫陳二的木匠,繪制蓋房子的圖紙。初步打算是:先蓋樓房5 間、平房4 間,樓房的樓上藏書,樓下住人,平房則用來祭祀、會客。另外,為了將遠在杭州的二姐一家人接來同住,所以又準備為他們蓋平房5 間。為了盡快啟動施工,趙烈文委托朋友花280 緡,從一戶姓嚴的人家買來大批現(xiàn)成的木材,并將蓋房的事情委托友人薛安林負責。一切安排妥當后,趙烈文暫時離開常熟,赴常州、蘇州等地,一邊訪親問友,祭祀祖墳,一邊托運家具,準備奉迎親眷。

      建造過程很快,一個多月以后,身在外地的趙烈文就接到來信,得知“新居已于十六日上梁”。(趙烈文,2013)946又過了一個多月,十一月二十九日傍晚,他乘舟回到常熟,看到新居是“樓舍矗然,闬閎甚壯”。在當天的日記里,他記下趙園初貌:“樓上下十間,平屋十二間,樓下天井,圍墻尚未成,西首沿河圍墻未造”(趙烈文,2013)954。此后接連數(shù)日,趙烈文在新居督促工人修筑圍墻,安裝門窗、玻璃,并且買了三百株柳樹種下。

      十二月初三早上九點,趙烈文一家或坐轎,或乘舟,或步行,“奉神主”“安灶神、佛像”“祀宅神、灶神、門神”,正式入住新宅,當晚“共飲歡酒”(趙烈文,2013)955。此后接連數(shù)日,賓客紛至沓來,趙烈文心情極佳。在園子里種桃樹、桐樹時,他浮想聯(lián)翩,想起唐朝詩人李商隱閑居永樂縣時也曾經(jīng)手植草木,“千古心期,同為可喜”。整理藏書時,他環(huán)顧書房,案幾之側清泉流過,筆硯之北虞山在望,在日記里寫下了“樂莫與儔矣”五個字(趙烈文,2013)956。聚全家老少于“小燕樓”一起賞雪時,眼見“玉山如屏,朗照心目”,他有了今夕何夕之感,認為生平玩雪,有兩日“為最”,一是今日在常熟之園,一是咸豐十一年除夕遠游湖北黃鶴樓。而且當年那次黃鶴樓賞雪,雖然風景很好,但自己一個人孤身在外,家室遠寄烽火之中,憂心懸懸,遠不可與今日相比(趙烈文,2013)958。

      同治七年(1868)正月,趙烈文對趙園又做出一次重要擴建。他購買了新宅周邊朱、戈等姓產(chǎn)業(yè),向東增擴了“數(shù)弓”之多。(趙烈文,2013)1144這次購地,大大擴大了趙園,趙烈文開始挨著彭家場池,沿環(huán)秀巷造墻至南河,加蓋亭臺樓榭,并陸續(xù)請石工疊石,砌池岸,種植蓼花、桂花、海棠、碧桃、棕櫚、棗樹、榆樹、松樹等花木。值得注意的是,從同治四年(1865)到同治七年(1868)這四年間,趙烈文曾多次游歷蘇州等地園林,為其營造趙園取得了經(jīng)驗和借鑒。在他的視野里,蘇州留園“樓臺錯落,頗嫌逼促,池亦狹小,惟列植甚多,經(jīng)亂如故,而房屋則已半頹矣”(趙烈文,2013)972。常熟當?shù)氐摹吧蠄@”,“亭榭如故,頗有樹石。其園北三層樓,俯見西湖,可為高廠”,但占地太狹小,而且“全園屋舍僅供眺玩,無一宴坐之所,終非為己之學”。觸景生情,他認為自己要造的園林,則是“可以朝斯夕斯,其用心與之異矣。”(趙烈文,2013)1015

      趙園的第二次大規(guī)模建設,是從光緒元年(1875)起至光緒六年(1880)。同治七年(1868),因曾國藩的一再保舉,趙烈文曾再次出山,赴磁州、易州等地為官,直到七年之后的光緒元年(1875)他才辭官,此后再未出仕。在外宦游期間,負責趙園建造的主要是他的大兒子趙實。趙實秉承父親的既定方針,增蓋修葺了一些房屋,但似乎并沒有太過雕飾。光緒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北行七年之后的趙烈文走進趙園時,所見“廳舍樓宇制作大備”。但可能是因為他不在家,花草樹木乏人打理,“樹多欹斜叢蕪”。(趙烈文,2013)1734

      趙烈文回家以后,趙園的建造速度明顯加快。他傾注了很大的心血,黎明督工,購買花木,親手種植,訪問名園,親力親為之舉,日記里比比皆是?;丶也坏揭粋€月,就建好了一個釣臺,又裝修了黛語樓,駁岸開工。隨后,為了建3間月臺,他親自去蘇州陸墓購買了1萬多塊磚頭。柳風橋、遠心堂、見微書屋、露臺石山、石橋、花草樹木,幾乎無月無有增益。

      至光緒六年(1880)時,趙園已經(jīng)蔚為大觀。這一年四月二十三日,趙烈文盤點之后,趙園計有堂樓房室亭榭“八十余間,北樓上下共十八間”“深邃以寬,高明而爽”,深感“居室之美,士夫家有此,已愈恒之福矣”。(趙烈文,2013)1966許多十年前種下的花樹,如今已經(jīng)茂盛,繁花似錦了。光緒二年(1876)的春天,趙烈文眼中的園子,已是櫻桃、杏樹、碧桃,次第盛開,“粲如朱錦”“紅白交映,遠近相照,園居春事,此為之冠”(趙烈文,2013)1743。這一年四月十二日立夏,他登上剛剛落成的露臺,環(huán)顧四周,“東則碧樹滿城,魚鱗萬瓦;西則蒼巖列嶂,鳥徑千回;北則雕樓綺疏,山亭翼其上;南則清流芳沼,柳堤界其中。地既靈奇,制復崇敞,以之娛老,可以忘年”(趙烈文,2013)1747。

      第三個階段是完工階段,大致可從光緒六年(1880)到光緒十二年(1886)。建造一座園林,只有主事者的心血而無強大的財力支持,勢必舉步維艱。趙烈文家族人口眾多,生計來源主要是靠幾十畝地租和蘇州城里的幾間鋪面,十分有限。在漫長的造園過程中,趙烈文逐漸感受到財力和人力上的雙重壓力。日記中,時不時會出現(xiàn)他為了購買金石字帖、草木樹石而舉債的記錄,心態(tài)也在興奮滿足與焦慮不安之中起起伏伏。

      至光緒十二年(1886),趙烈文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22年的建造,趙園雖然頗具規(guī)模,但還沒有最終完工。此時如果要實現(xiàn)設想的造園藍圖,至少還需要洋銀兩千元。但現(xiàn)實又是家況日落,子孫并無出色人才,22年造園,自己已是“力為之疲,神為之瘁”(趙烈文,2013)2252。另一方面,如果在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實現(xiàn)造園之愿,那將是莫大的遺憾。百般籌算之后,他決定借貸造園,等到將來園成,可以效仿留園、顧園有償開放,用門票收入來償還借款。于是,從光緒十二年(1886)二月中旬起,趙園第三次大興土木,多處石岸、樓亭、長廊接連動工。以藏書豐富名動后世的天放樓,在這年六月二十八日建成,漆飾完畢懸榜之日,則在是年九月初三日。

      這一次大興土木,可算是趙烈文造園為山九仞的最后一簣了。至光緒十二年(1886)九月二十八日,經(jīng)歷了長達22 年的建造,整個趙園終于迎來了“全園合龍完工”。此時,趙園規(guī)模已經(jīng)高達“住宅及園中樓堂榭亭為屋一百二十間,走廊內(nèi)外通共八十余間,石山兩堆,大小橋六架,果樹、花卉以千計”。

      全園合龍之日,回首造園之路,趙烈文百感交集,自覺“力薄身孱,每云此生不能副愿”,想不到竟然最終能在有生之年一舉成功。這一天,全家老少都非常高興,妻子還親手制作了米圓,合家食之,“以慶斯喜”。(趙烈文,2013)2280此后,趙園偶有增益,但大都是零零散散的一些花草種植,沒有大的工程。

      四、兩幅圖中的趙園風貌

      長達22 年建造的趙園模樣究竟如何?和很多只能從詩文中遐想當年風貌的園林不同的是,趙園不僅為我們留下了一部日記,而且還留下了一幅名為《靜溪圖》的高度寫實的畫作,從中可窺當年一二。

      吳大徵《靜溪圖》

      《靜溪圖》的畫者是趙烈文的同時代人、金石學家吳大澂。清光緒四年(1878)二月,吳大澂游歷虞山,時值趙烈文“靜圃”剛落成,趙遂邀請吳大澂游園宴飲。事后,吳大澂繪制了這幅《靜溪圖》以酬謝。這幅畫目前收藏在常熟博物館?!鹅o溪圖》描繪了光緒四年的趙園主景。從圖中看,趙園以水景取勝,景點皆環(huán)池而構,亭臺樓閣,參差錯落。園內(nèi)假山疊嶂,梅竹掩映,墻外老柳盈堤,偃臥波上,遠處虞山在望。結合《能靜居日記》中的記載,可知圖中的南向三進院落即為“能靜居”。[4]

      1958年,有“中國園林第一人”之譽的陳從周先生曾發(fā)表《常熟園林》,刊有一幅名為“趙園九曲橋上觀虞山”的照片。如果將《靜溪圖》與此照片對比,可看出雖過八十載,二者之間仍有很大的相似度,趙園主體景觀并無根本性的改變。陳從周亦從當時所存景色推想當年,認為趙園特點是以園外虞山為對景,引山色入園,“實能從大處著眼深究借景”[5]。

      早在趙園建造初具規(guī)模時,趙園即已成為當?shù)氐囊粋€文化交流中心,文人墨客訪問不斷。在當?shù)?,趙園不僅是奇花異石、亭臺樓榭的物質(zhì)文化載體,也是詩歌唱和、戲曲雅集,凝聚精神文化的場所。趙園建造完工后,為了貼補開支,償還造園的借貸,光緒十三年(1887)正月初二,趙園首次對外開放,接納游客,只要出錢四十枚,就可進園參觀,一時游人頗盛。趙家的仆人還花了26 塊銀洋,從上海買來兩只孔雀、兩只白鷴、一只石猴。四月初,趙烈文甚至還在園里舉辦了魔術表演活動:有兩個寧波人,能將頭顱放在房子中央的桌子上與人對話,但卻看不見他們的身子。這場表演一連舉辦了三日,最后一天觀眾云集,高達360 人。

      在日記中,趙烈文留下了大量交游的詩文。尤其令人矚目的是,在李鴻章、曾國荃等達官貴人之外,有一對兄弟的名字需要特別一提:曾君靜、曾君表。這兩人是趙園的鄰居“曾園”的營造者。曾園大約于光緒九年(1883)始建,光緒二十年(1894)落成。趙園建造于前,曾園步塵于后。從日記中看,趙烈文和這一對兄弟宴游唱和十分頻繁。光緒十二年(1886)三月初二清明節(jié)這一天,趙烈文還曾去曾園游覽“考核其工作 之 費”。(趙 烈 文,2013)2254可推想,曾氏兄弟在建設曾園時,應向“前輩”趙烈文取經(jīng),曾、趙的交往對彼此的造園活動都會產(chǎn)生影響。

      今日趙園圖影

      城以園勝,園以人傳,曾園在后世比趙園名氣要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曾君表的兒子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孽海花》的作者曾樸。世事動蕩,戰(zhàn)火烽煙,兩座園林仍幸運地保存下來,今時合稱“曾趙園”對外開放。從趙烈文的日記中,可以看出曾趙兩園的淵源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了。這是歷史的一份饋贈。

      五、余論

      雖然趙烈文提前50 年預測大清滅亡,被后人譽為“天才般的預言家”,但他大概沒有料到自己花了二十多年心血建成的江南名園會那么快就易入他手。在建造趙園之初,趙烈文就有種隱隱約約的擔憂,期待后人能“念創(chuàng)業(yè)之不易,修身慎行以答天休,庶幾永之,以保守之?!保ㄚw烈文,2013)1966趙園完工之際,“家況日落”,“力為之疲,神為之瘁”的不祥之感又一次浮上心頭(趙烈文,2013)2252。

      在光緒二十年(1894)趙烈文去世后,家境迅速衰落,名動江南的天放樓藏書也被陸續(xù)變賣,趙園歸屬屢有變易。民國初年,趙園被巨富盛宣懷購得,盛又將其舍予常州天寧寺作下院,此時上距趙烈文去世還不到20 年。1931年,趙烈文女婿鄧邦述曾策杖重游故地,于趙園黛語樓下兀坐移時,看到物是人非,書去樓空,不禁感慨萬端,凄然而歸。[6]新中國成立后,趙園與相鄰的曾園一起,先后由常熟縣師范學校、蘇州地區(qū)師范學校、蘇州師范專科學校使用,后又移交至常熟市政府。2005 年,趙、曾兩園修復完成,合并對外開放,并于次年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修復曾趙兩園時,曾有專家廣泛搜集史料,力求再現(xiàn)當年風貌。從修復的結果看,趙園較好地保存了當年山園一體、借景虞山、以水取勝的格局,修復的水池、曲橋、假山等景觀,也神似當年,古意盎然。但考之趙烈文《能靜居日記》,可知今時趙園樓臺亭閣的造型、命名,已與當年多有不同。今時今日,游覽趙園,也許唯有那繞池盈堤的老柳,尚是當年趙烈文親手所植吧。

      猜你喜歡
      造園光緒日記
      毓慶宮光緒書房的使用與陳設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10
      壹 造園·納瑞集祥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19:52
      江南園林造園手法在新中式園林中的應用初探
      光緒《黔江縣志》的藥學價值
      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24
      清漪園賅春園造園藝術及園林審美探析
      風景園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4
      古典皇家園林造園藝術特征辯證評價——以諧趣園為例
      風景園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成長日記
      里約日記
      新體育(2016年9期)2016-09-07 10:11:42
      成長日記
      “戊戌變法”中的光緒和慈禧
      公民與法治(2016年5期)2016-05-17 04:10:07
      互助| 宜丰县| 河曲县| 蚌埠市| 高邑县| 南溪县| 西宁市| 诏安县| 大名县| 洛南县| 漳浦县| 侯马市| 仁化县| 龙岩市| 石泉县| 黄冈市| 阿勒泰市| 衡南县| 吉隆县| 翼城县| 明光市| 西林县| 贵德县| 二连浩特市| 元谋县| 大埔区| 沧州市| 彰武县| 沛县| 祁阳县| 天等县| 庆阳市| 叶城县| 富蕴县| 南木林县| 治多县| 米林县| 普安县| 内黄县| 无锡市|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