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薩利伯爵對生命的詩情書寫

      2021-03-25 13:14:28高繼海
      關(guān)鍵詞:利八世薩利詩歌

      高繼海

      引 言

      1547年1月19日,薩利伯爵驕傲的頭顱被刀斧手砍下,結(jié)束了29年的生命。他在臨刑前幾小時寫了一首詩:

      風(fēng)暴過去之后烏云盡散,

      謙卑壓抑了高傲的尊嚴(yán);

      遭遇劫難既是命中注定,

      耐心坦然接受命運考驗。

      悲愁集聚胸中無處發(fā)散,

      甜蜜報復(fù)給人帶來歡顏,

      對我而言這是最好陪伴。

      ……①

      鏡中望著傷口令我心煩,

      日夜流血不止情何以堪,

      無怨無求的倒霉鬼一個,

      末日下場落得如此悲慘,

      他拋灑熱血為了不列顛,

      卻以叛逆的罪名被處斬。(McGaw,2014:183)

      薩利在生命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想到的是詩,他用詩對自己的一生作了總結(jié)。我們注意到,歷經(jīng)磨難后,雖然他讓“謙卑”壓抑了“尊嚴(yán)”,但內(nèi)心的積怨只有通過快意報復(fù)才能舒緩。薩利一生是睚眥必報,對哪怕最輕微的敵意也是毫不客氣,立即反擊。這里“流血”的“傷口”既是身體的,更是心理的。他出生入死報效國家,卻像中國明末的將領(lǐng)袁崇煥那樣,被君王以叛國罪處死,內(nèi)心該是何等悲哀。

      薩利一生極具戲劇性,他在生命結(jié)束前經(jīng)歷了一生最為輝煌的時刻,一次馬斯洛所謂的“高峰體驗”②:1545年亨利八世發(fā)動對法國的戰(zhàn)爭,占領(lǐng)法國要塞布倫港,9月任命薩利為陸海軍總司令兼布倫港守軍指揮,可見對薩利十分信任。后來布倫港陷入法軍包圍,戰(zhàn)爭耗盡了國庫,舉國上下要求停戰(zhàn)求和,但是薩利在致亨利八世的信中,再三強調(diào)布倫港固若金湯,亨利出于虛榮,也不愿意放棄付出慘重傷亡才占領(lǐng)的要塞,君臣之間達(dá)成前所未有的默契。但是在1546年1月7日的戰(zhàn)役中,英軍大敗,薩利成為替罪羊,陷入深深的絕望,寫了這首詩:

      我長久以來孜孜追求的信念,

      給我?guī)砣缭S的煩惱和災(zāi)難,

      如今這信念似乎減退了許多,

      使我得以遠(yuǎn)離這痛苦的根源。

      ……

      但我深陷山中骯臟的布倫港,

      仍然像以往一樣愁苦和茫然,

      只能違背自己意志以苦作甜③。(McGaw,2014:162)

      這里薩利所謂的“信念”,是指仿效祖先,馳騁疆場,建功立業(yè),光宗耀祖。他十幾歲就跟隨父親東征西伐,積累了豐富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但是戰(zhàn)事難料,命運使然,情勢和職責(zé)不容許他沉迷于悲情和詩歌中,他只能“違背自己意志”,坐地苦撐?!绑a臟”二字顯示他對自己所處局勢的厭惡,也可以視為他對自己人生失敗的絕望。

      薩利被解除軍職,解甲歸田,心懷不滿。亨利八世健康惡化,代表傳統(tǒng)勢力的霍華德家族與代表新興勢力的西摩家族爭奪對未來幼主監(jiān)護(hù)權(quán)的斗爭達(dá)到白熱化,薩利甚至設(shè)想了一旦大權(quán)在握如何剪除敵對勢力。但是亨利為了幼子繼位后能夠坐穩(wěn)江山,在最后關(guān)頭決定依靠西摩家族而誅滅霍華德家族,薩利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

      亞里士多德認(rèn)為悲劇英雄是出身高貴、位高權(quán)重的人,在人品和能力方面均出類拔萃,但卻因為某種性格缺陷導(dǎo)致毀滅。薩利就是這樣一位悲劇英雄,而他的性格缺陷就是驕傲。貫穿薩利一生的,是對榮耀的渴望和對詩歌的熱愛,為了前者他可以拋灑熱血甚至犧牲生命,而在這種渴望受挫失意時則轉(zhuǎn)向后者尋求慰藉。

      薩利一生以詩為伴,把詩歌當(dāng)成最親密的朋友和慰藉,借以抒發(fā)內(nèi)心的種種情緒。每當(dāng)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引起強烈的感情波動,他就轉(zhuǎn)向詩歌創(chuàng)作,記錄事件并抒發(fā)感情。理解薩利的詩歌,必須從他的悲劇性格入手,了解他的人生際遇,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jìn)入這個年輕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透視他驕傲面具背后隱藏的極度孤獨、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自卑與絕望。

      薩利的家族譜系

      薩利的驕傲源自其出身高貴。他的父系和母系都是愛德華一世的后裔,他的曾祖父與國王并肩戰(zhàn)斗,一同戰(zhàn)死沙場,他的祖父大敗敵軍并殺死蘇格蘭國王,他的父親是亨利八世最倚重的軍事將領(lǐng),常年在外東征西伐,戰(zhàn)功赫赫,是他的角色榜樣。他的母親是白金漢公爵的女兒,才貌俱佳,熟讀詩書,對兒子的教育傾注了大量心血,聘請了當(dāng)時最博學(xué)的天主教徒約翰·克拉克給薩利授課,教薩利拉丁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向他講述古希臘、羅馬的歷史、哲學(xué)、文學(xué),尤其向他介紹了文藝復(fù)興時期意大利文學(xué)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的作品。

      薩利自小聰慧、敏感、早熟,9歲時就讀了托馬斯·懷亞特的詩歌并對這位前輩產(chǎn)生敬仰之情(Foxwell,1911:125),暗下決心要以詩名流傳后世。12歲之前,薩利基本是在家中閉門讀書度過的,終日浸淫在書本和想象的天地里,為后來的詩歌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chǔ)。他從少年時代就開始寫詩,但是這些早期詩作缺乏真情實感,大多屬于對彼特拉克和懷亞特的形式模仿,主題不外是戀人對愛情的表白以及不能得到回應(yīng)的焦慮,感情受到所愛之人的蔑視所表現(xiàn)的憤懣、絕望,還有對女性忘恩負(fù)義、水性楊花的譴責(zé),薩利這個時期的詩作處于“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階段。

      創(chuàng)傷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經(jīng)歷。如果說薩利幼年受到傷害的話,大概是外祖父在他4歲那年因叛逆罪被處死,而主審法官就是他的祖父。這種親人之間的當(dāng)面對質(zhì)和互相殘殺,在薩利的生活中還要出現(xiàn)多次,使他無所適從,只能選擇站在獲勝的強者一邊。薩利的父母因為性格與信念不合,屢屢發(fā)生激烈沖突,以致后來分居,給薩利幼小的心靈也蒙上了陰影,造成他性格的某種分裂。他愛母親,同情她的遭遇,也感激她的付出,可是在父母的爭吵中不得不站在強勢的父親一邊,而且他未來要承擔(dān)的角色就是父親現(xiàn)在的角色,他必須效仿他、追隨他,別無選擇。

      薩利12歲那年,亨利八世把自己10歲的私生子里士滿公爵托付給他的父親,從此薩利與里士滿終日相伴,形影不離,在溫莎城堡度過了近3年無憂無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彼此之間的友情也與日俱增。后來亨利八世又把里士滿和薩利送到法國游學(xué)一年,讓他們學(xué)習(xí)法國人的語言、文化和宮廷禮儀。再后來亨利還讓里士滿娶了薩利的妹妹瑪麗·霍華德,里士滿成了薩利的妹夫,他們在友情之上又增添了親情,更加親密無間,情深意濃。可以說,薩利在19歲之前的人生,在父親的光環(huán)籠罩下,至少從從面上看,是如魚得水、如沐春風(fēng)、一帆風(fēng)順、心想事成。

      世俗詩歌與神圣王權(quán)

      1536年對薩利來說十分不尋常,災(zāi)難和不幸接踵而至。1月7日,亨利的原配王后去世;1月26日,亨利在摔跤中受傷;1月31日,亨利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流產(chǎn)一個男嬰;5月15日,薩利及其父親主審安妮和她弟弟喬治的通奸亂倫罪;喬治17日被處死,安妮19日被處死;5月30日亨利娶第三任王后簡·西摩;7月18日,薩利的叔叔因與亨利的外甥女私定終身被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7月23日,他的密友、妹夫里士滿公爵病逝;10月英國爆發(fā)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

      這一系列事件中,兩件事對薩利打擊很大。一是安妮被處死,薩利很清楚為什么。亨利苦苦追求安妮7年,不惜與羅馬教廷決裂,不惜得罪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不懼眾怒,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與原配王后離婚,娶了安妮,原指望安妮為他產(chǎn)下男性繼承人,不料安妮像他的原配王后一樣,只生下了一個女孩。亨利此時已經(jīng)45歲,不能再等,指使克倫威爾幫他擺脫安妮,克倫威爾就構(gòu)陷了安妮的通奸亂倫罪名將其處死。二是里士滿公爵病死,薩利之所以格外傷心,除了二人情誼深厚外,還因為亨利八世曾經(jīng)有心將這個私生子合法化為王位繼承人,薩利很可能幻想作為未來國王姐夫的種種榮耀和特權(quán),如今這一切都成了泡影。

      在經(jīng)歷了這重重煎熬之后,為了排遣煩悶,薩利寫了一首愛情詩,而他歌頌的女神杰拉丁(Geraldine)堪比阿比拉得的愛洛依絲、彼特拉克的勞拉、塔索的利奧諾拉:

      我的貴婦一族屬于托斯卡納,

      其祖上曾經(jīng)居住在佛羅倫薩,

      西部小島狂野的坎貝爾懸崖,

      將熱情狂放的性格賦予了她,

      她是喝了愛爾蘭的母乳長大,

      父親是伯爵,母親王室枝丫,

      她從小就居住在不列顛島上,

      與國王的兒子同品佳肴豪華;

      我在漢斯頓第一次見到了她,

      明目皓齒,名叫杰拉丁是她,

      一見鐘情我曾希望娶她為妻,

      將我與她分離的是城堡溫莎。

      她的美貌賢德無人可比高下,

      那得到她愛情的人此生無瑕④。(McGaw,2014:162)

      有些學(xué)者傾向于認(rèn)為薩利的所有愛情詩都是寫給杰拉丁的,但是他們又很難確定這個女神的生活原型。后據(jù)學(xué)者考證,這位杰拉丁的原型是一位名叫伊麗莎白·費茲杰拉德的12歲女子,薩利在宮廷里見到她,被她的驚人美麗所折服,不能忘懷。這位伊麗莎白年紀(jì)輕輕就目睹了命運的猙獰,父親因叛逆罪死在獄中,哥哥因為在愛爾蘭領(lǐng)導(dǎo)農(nóng)民起義被絞死。薩利因為自己表姐安妮被處死,對這位女孩產(chǎn)生了深深的愛戀與同情,寫了這首詩。薩利此時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他對這位女子的愛純屬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希望通過自己的這首詩,幫她找到好的歸宿⑤。由此可見薩利的浪漫情懷和俠肝義膽。薩利在生活上也恪守尊重女性的騎士精神,與同時代的很多登徒子截然不同。

      關(guān)于薩利與這位女士的浪漫傳奇流傳甚廣。1594年,托馬斯·納什在他的小說《不幸的流浪者》描述薩利來到佛羅倫薩探訪杰拉丁出生的舊址,與所有不承認(rèn)杰拉丁最美的人挑戰(zhàn);接著德雷頓寫了一首書信體長詩,詩的第一部分描寫薩利如何在佛羅倫薩因思念杰拉丁而日漸憔悴,第二部分描寫杰拉丁對薩利愛情的熱切回應(yīng);1713年亞歷山大·蒲伯在“溫莎森林”中將薩利與杰拉丁的愛情進(jìn)一步浪漫化、神秘化;19世紀(jì)沃爾特·司各特在“最后的吟游詩人”中給薩利與杰拉丁的故事融入了色情成分,而且宣稱他的描寫有事實依據(jù);1815年諾特(Nott,1816:23)在他編輯的第一部薩利詩歌全集中,聲稱薩利至少有19首詩歌是寫給杰拉丁的。實際上,薩利從來沒有去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但是一首普通的十四行詩居然能夠引發(fā)如此多人豐富多彩的想象,經(jīng)歷如此漫長和反復(fù)疊加的旅行,最終竟然達(dá)到以假亂真的程度,足以證明文學(xué)作品的魅力所在。

      1536年底,由于饑荒和傳染病的流行,加上亨利八世推行的宗教改革和拆毀寺廟運動,英國爆發(fā)了自1382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農(nóng)民起義,即恩典朝圣(Pilgrimage of Grace),矛頭直指亨利八世的肱股之臣托馬斯·克倫威爾。薩利對克倫威爾恨之入骨,在宗教信仰上傾向于起義農(nóng)民所主張的傳統(tǒng)天主教,而亨利八世偏偏把平叛的任務(wù)交給了薩利的父親。薩利父子在北方平叛,宮內(nèi)不時傳出他們與起義農(nóng)民同流合污、一同造反的謠言。領(lǐng)導(dǎo)起義的一名貴族在受死時說,薩利雖然參與平叛,骨子里是心向起義的。薩利回到宮中,有人當(dāng)面質(zhì)問他這位貴族的話是否屬實,薩利長期壓抑的怒火像火山一樣噴發(fā),打了那人一記耳光⑥。按照當(dāng)時的法律,在宮廷內(nèi)打架斗毆,要受到砍掉右手的懲罰。薩利的父親向克倫威爾求情,才得以從輕處理,被送到溫莎城堡閉門思過。薩利在那里寫下懷念里士滿公爵的兩首悼亡詩。

      其一:

      殘酷的監(jiān)獄怎可以與溫莎連到一起,

      我曾在這里與國王的兒子戲耍蕩漾,

      一起度過天真無邪、無憂無慮日子,

      比特洛伊普里阿摩斯的兒子更歡暢。

      每一個熟悉角落都喚起甜蜜的記憶,

      寬闊的綠色草坪是流連忘返的地方,

      我們的眼睛不時不由自主瞄向貴婦,

      輕輕的嘆息正是戀人們無奈的惆悵。

      舞會和無盡的故事令我們捧腹大笑;

      忘不了那華麗的座椅和貴婦的盛裝;

      豐富的詞語和表情能打動鐵石心腸,

      我們彼此心領(lǐng)神會,巧妙掩護(hù)對方。

      網(wǎng)球場上沖鋒陷陣,我們一不留神,

      忘記了球,因為有貴婦在周圍觀望,

      情不自禁同時把眼神偷偷瞄向她們,

      打球更加賣力,為了贏得她們贊賞。

      在碎石鋪成的地面上高高挽起袖子,

      身佩寶劍騎上駿馬,飛鏢武藝高強,

      汗流浹背浸濕草地,滿面春風(fēng)昂揚,

      全力投入敏捷與力度的一輪輪較量。

      不遺余力與風(fēng)華少年日復(fù)一日碰撞,

      我們?nèi)彳浀乃闹諒?fù)一日變得剛強,

      我們徜徉其中的那些秘密的小樹林,

      也受到女士貴婦的青睞光顧和欣賞。

      在空曠的樹林里策馬揚鞭馳騁疆場,

      銘記獲得的褒獎,還有拖延的懊喪,

      我們在恬靜的山谷深處,盡情逐鹿,

      獵狗狂吠,獸穴被繁茂的林木掩眏⑦。(McGaw,2014:177-8)

      其二:

      我疲倦的胳臂倚在溫莎矮墻,

      手托下巴讓頭顱能稍事安詳,

      每塊地都綠色盈盈沐浴暖風(fēng),

      樹枝的新芽使四處春色蕩漾。

      鳥兒結(jié)對在草地上快樂飛翔,

      我觸景生情想起昔日的哀傷,

      那一次次無關(guān)痛癢的小爭執(zhí),

      還有縱情胡鬧對愛情的渴望。

      我這一顆過度沉重憂慮的心,

      胸中的郁悶尋找發(fā)泄的地方,

      嘆息像煙霧一般遮蔽了天空,

      洶涌流出的眼淚是我的悲愴。

      明媚春光四處流暢氣味芬芳,

      沮喪抑郁催逼著我輕生跳墻⑧。(McGaw,2014:179)

      這是20歲的詩人回憶自己12歲時與10歲的里士滿公爵一起戲耍的快樂,可以看作是薩利一生中最為快樂的“高峰體驗”之一。在情竇初開的年紀(jì),他們除了按照當(dāng)時對貴族青年的要求,每日運動和習(xí)武,就是對女性的遐想和愛慕(在第一首詩的6節(jié)中,有4節(jié)提到女士貴婦)。當(dāng)時的那種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與當(dāng)下淪為階下囚、失去人身自由形成鮮明對照,加深了薩利的悲哀。前已述及,薩利一生兩個主要追求:一是建功立業(yè)光耀門楣,二是寫詩抒情以詩傳名,二者互為補充,構(gòu)成他的完整人生。薩利的驕傲一方面表現(xiàn)為十分固執(zhí),從不知錯認(rèn)錯;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感情用事,對情緒不加約束。他雖然身陷囹圄,卻沒有反省自己的過錯,將責(zé)任完全歸咎于對方。情緒不受理性約束是他驕傲的表征,也是導(dǎo)致他悲劇命運的致命之處。

      薩利詩歌中的家族隱喻

      這一時期霍華德家族與西摩家族矛盾加劇。王后簡·西摩為亨利誕下他朝思暮想的唯一男性繼承人,生下兒子12天后去世,亨利對她格外憐念,愛屋及烏,對西摩家族格外關(guān)照,相比之下霍華德家族受到冷落。薩利的父親處事圓滑,為了緩和與西摩家族的矛盾,三番五次提出將自己守寡的女兒、里士滿公爵夫人嫁給已去世王后的哥哥托馬斯·西摩,在1539年底舉辦了一次大型晚宴,邀請西摩家的人參加。宴會結(jié)束后,薩利邀請愛德華·西摩夫人⑨跳舞,遭到拒絕,薩利惱羞成怒,寫下這首諷喻詩:

      動物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伴侶,

      也可以顯示友好給旁觀的同類。

      我見到那邊一只獅子,渾身雪白,

      顯然是同類中出類拔萃的引領(lǐng)者。

      望著他我感到內(nèi)心一陣欣慰,

      因為我相信他一定出身高貴。

      他在我面前歡騰跳躍,尋找伴侶,

      他的處境和我一模一樣,別無二致。

      我看見一只狼⑩,像鯨骨一樣白,

      更新鮮,更漂亮,從未見過,

      只是她面容嚴(yán)厲,舉止笨拙。

      看見她,這只獅子走向前去,

      低頭彎腰,幾乎拜倒在她的腳下,

      謙卑地請求,“能否賞光共舞與我?”

      她的反應(yīng)出乎意料,滿臉鄙夷,

      他始料未及,也從未遇見過。

      她一副厭惡的神色,向后退了兩步,

      充滿敵意和不屑地說,

      “獅子,如果你預(yù)先知道我對你的看法,

      就不會花費氣力,自討沒趣。

      我告訴你,我不會與你共舞,

      去找別人吧,沒準(zhǔn)有人正期盼你呢?!?/p>

      他聽了尾巴垂到地上,眼中冒出怒火,

      我看出他心里十分憤怒,

      但是他抑制住情緒,壓下去怒火,

      待到心情稍微平靜之后,對她說,

      “殘酷的人,你怎可以這樣蔑視我,

      我好心對你,沒想到受到這樣打擊。

      你怎敢這樣對一頭雄獅,

      他的爪子曾經(jīng)殺死一個國王,

      他天生就是食肉喝血的動物。

      你漂亮鮮美,難道他不和你一樣?

      就我這方面來說,我的血統(tǒng)純正。

      也許你也聽說了,不久之前,

      我家族的一員為了愛情,凄苦死去,

      在那雄偉堅固的塔里,為了真愛,

      寧愿受苦,不愿茍生,

      心甘情愿為了所愛,失去生命。

      但是我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能讓你感動,

      我的善意,我的柔腸,我家人的事跡,

      在你眼里統(tǒng)統(tǒng)無足輕重。

      看一看我們是多么不同:

      我尋找我的敵人,你與我的朋友開戰(zhàn),

      我忠于職守,你逃離追求者;

      我不欺凌弱者,你殺死可以征服者;

      我選擇在戰(zhàn)場建功立業(yè),

      你用弱者的血緩解饑渴。

      所以我要讓你明白,

      你賣弄風(fēng)情迷惑不了我,

      雖然有人渴望愛情,最終落得失望,

      純屬徒勞,追求你這樣的畜生。

      我遵從自然制定的法則,

      征服那抵抗者,其余的自然歸順,

      就像雄鷹自由翱翔在天空,

      不食嗟來之食,不受誘惑。

      我就這樣活著,呼吸著,

      在荒涼的森林里尋找獵物。

      許多人會哀嘆,為何無端遭此厄運,

      這歸因于你的拒絕,你對我的冒犯,

      我發(fā)誓要進(jìn)行報復(fù),

      要殺死一千個獵物。

      如果我運氣足夠好,恰巧碰上你,

      我會好好享用這美味佳肴。

      別了,我向之卑躬屈膝的狠心人,

      我希望你明白,收起風(fēng)帆的船是安全的,

      獅子不是狼的獵物,

      用你的嘴尋找溫柔的羊來解渴。

      我能夠用更惡毒的語言來詛咒,

      但是我就此打住不說了,

      既然我是這個游戲的作者,

      我決心不再放任我的憤怒?!?McGaw,2014:171-173)

      隱喻是神話與詩歌共同的特點。“詩化的自傳”固然不同于自傳體文學(xué),更與著名傳記研究者菲利普·勒熱納(Philippe Lejeune)的“自傳契約”相去甚遠(yuǎn)(姜俊欽,2020: 103)。在這首諷喻敘事詩中,薩利直抒胸臆,十分直白地表達(dá)他對這位貴婦的不滿和不屑,語言也比較口語化,記錄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他將自己家族與西摩家族進(jìn)行對比,顯示自己家族高貴的血統(tǒng)、光輝的歷史,他們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對理想的不懈追求,視榮譽如生命以及睚眥必報的復(fù)仇心理。這種直白的敘事風(fēng)格是薩利詩歌一個特點,也是他那個時代詩人常見的寫作手法。

      薩利詩歌的政治批判

      1539年底,教皇宣布開除亨利八世的教籍,號召一切天主教徒起來推翻亨利的統(tǒng)治,恢復(fù)天主教在英國的正統(tǒng)地位,英國面臨神圣羅馬帝國與法國聯(lián)合軍事入侵的危險。在此情況下,克倫威爾安排了亨利八世與信奉路德教的一個德國公爵妹妹的婚姻。亨利看到這位公主的畫像滿心喜悅,但是見到真人大失所望。他不喜歡這位公主,雖然舉行了婚禮但是沒有與之同房,等到外敵入侵危機一過就解除了與她的婚姻,而且為了取悅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將策劃這次婚姻的克倫威爾送上斷頭臺(1540年7月28日),同一天娶了薩利的堂妹、他叔叔的女兒凱瑟琳·霍華德。

      霍華德家族揚眉吐氣,薩利得到國王給予的很多恩寵。然而好景不長,這位堂妹被發(fā)現(xiàn)婚前不貞,婚后與宮人淫亂。西摩家族聯(lián)合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萊默,將凱瑟琳淫亂的證據(jù)交到亨利手上。這一次薩利及其父親又都是審判官,他只能冷眼看著堂妹受死(1542年2月13日),不敢表示一絲絲同情。與上次表姐被處死不同,這次霍華德家族很多人受到牽連,連薩利高齡的奶奶也以知情不報罪被打入大牢。

      可以想見薩利的心情,他內(nèi)心極度的憤怒壓抑不住,終于爆發(fā)出來。1542年7月,薩利因為打了一個名叫約翰·雷的人一記耳光,樞密院給倫敦的監(jiān)獄長發(fā)了一道指令,“接收薩利作為囚犯,呆在里面直到國王準(zhǔn)許出來,可以有兩名仆從,但不可以宴飲”(Dasent, 1542-1554:17)。接著,1543年初,夜深人靜的倫敦街頭,一伙不法之徒在街上狂喊謾罵,用彈弓向正在招攬顧客的妓女射擊,用石塊擊碎居民家里和教堂的玻璃窗。警方介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為首者竟然是薩利,還有詩人托馬斯·懷亞特的兒子以及一名西摩家的人。樞密院召見薩利,指控他在四旬齋期間吃肉以及以“下流無恥”的方式深夜騷擾倫敦市民,再次將他送進(jìn)監(jiān)獄(Childs,2007:193)。薩利及其同伙的所作所為,令人回想起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中哈爾王子的胡作非為,二者何其相似,不知道莎士比亞在寫哈爾王子的胡鬧時,是否參考了薩利生活中的這個插曲。

      薩利在獄中寫了一首諷刺倫敦的詩,將倫敦比喻為充滿罪惡、遭到上帝詛咒的巴比倫,而他就是上帝的使者,受命來懲罰這座罪惡的城市:

      倫敦,你指控我犯法嗎?

      你放蕩的生活如此不堪,

      爭端根源在你胸中孵化。

      城墻內(nèi)種種邪惡在生發(fā),

      對放蕩生活的罪惡之恨,

      也潛伏在這罪惡之城下。

      布道者知道有什么希望,

      制止這此起彼伏的恐怖,

      拯救這城市用什么方法。

      用前所未有的特殊手段,

      解除我一直背負(fù)的重?fù)?dān),

      無人能逃脫正義的懲罰。

      在安靜的地方隱藏著罪,

      使命感催促我使用弓箭,

      將昏昏沉睡的罪人擊打。

      神對犯罪的度量與懲罰,

      雷電火焰夾著暴雨風(fēng)刮,

      像瘟疫滾滾將罪人裹挾。(McGaw,2014:179-181)

      在這首詩里薩利將自己積郁的憤怒表露無遺。在古代,詩人擔(dān)負(fù)著預(yù)示未來的職責(zé),詩人就是先知和預(yù)言家,可以抨擊時政,針砭時弊,預(yù)卜未來。薩利目中的倫敦滿目瘡痍,罪孽深重,是一座跌入深淵、萬劫不復(fù)的罪惡之城。之所以墮落至此,管理者負(fù)有不可推卸之責(zé)。這里薩利把矛頭指向了亨利八世的統(tǒng)治。他在一首贊美懷亞特的詩中,借《圣經(jīng)》中大衛(wèi)因淫欲而犯罪的故事,更加直截了當(dāng)批評亨利八世的荒淫暴虐:

      偉大神勇無敵的馬其頓國王,

      把波斯大流士打得無處身藏,

      他寬博的胸懷令人想起荷馬,

      將異教國王的豐功偉績吟唱。

      對于懷亞特寫的大衛(wèi)的詩章,

      基督的信徒給予怎樣的表彰?

      他描述了大衛(wèi)王真心的懺悔,

      堅定的信念以及對神的向往,

      最終得以使他回歸神的身旁。

      這故事是統(tǒng)治者的一面鏡子,

      映照出放縱色欲的可悲下場,

      猶太人害死烏利亞代價高昂。

      誰人繼續(xù)沉淪在罪惡的眠床,

      神的懲罰終究會降臨他身上。(McGaw,2014:175)

      不少批評家認(rèn)為這首詩最后5行暗指亨利八世。在另一首描寫亞述國王薩爾丹那帕勒斯縱欲暴食的詩中,薩利用了“骯臟的情欲”“饕餮盛宴”“精神萎靡”“沉湎酒色”等詞語,而他心中所指就是亨利八世。我們當(dāng)然可以認(rèn)同薩利,說亨利八世貪淫好色、暴虐無道、殺人如麻。但是如果站在亨利的立場,他的許多舉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都是為了確保父親建立的都鐸王朝后繼有人,江山永固。

      薩利的悼亡詩

      薩利對懷亞特的人品和詩歌評價極高,對于懷亞特的死深感惋惜,寫下這首悼亡詩以志紀(jì)念:

      你多彩生活招致各異的評價,

      在你活著的時候就嫉妒異常,

      指指點點心懷惡意小肚雞腸,

      像凱撒眼淚灑在龐培尸身上。

      有些人緊盯著劊子手的屠刀,

      巴不得將你無辜的鮮血喝光,

      如今你壽終正寢讓他們失望,

      你無瑕名聲讓他們羞愧難當(dāng)。

      我知道你頭腦里思慮著什么,

      心里裝著那么多崇高的志向,

      尊重滋養(yǎng)了這顆珍珠的地方,

      親吻這高貴的人長眠的土壤。

      我淚眼模糊,眼淚滾滾流淌,

      像皮拉姆斯伏在提斯柏胸上。(McGaw,2014:176)

      在這首詩中,薩利對懷亞特的敵人嚴(yán)詞斥責(zé),稱他們膽小如鼠,背后使壞,頌揚懷亞特高風(fēng)亮節(jié),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梢钥闯鏊_利與懷亞特惺惺相惜,他在譴責(zé)懷亞特敵人的同時,也是在譴責(zé)自己周遭眾多的政敵。在頌揚懷亞特時,也是在標(biāo)榜自己。薩利一生崇尚勇武豪邁的騎士精神,特別厭惡偷偷摸摸、陽奉陰違的小人。他的跟班托馬斯·克萊赫在戰(zhàn)場不幸死亡,薩利不勝悲痛,寫了一首悼亡詩以志紀(jì)念,這首詩后來作為克萊赫的墓志銘刻在他墳?zāi)沟氖希?/p>

      你生在諾福克,葬在蘭貝斯,

      你的父系先人是伯爵克萊蒙;

      你的母親屬于高貴的奧爾蒙,

      你親眼目睹表姐加冕為王后,

      謝爾頓代表愛情,薩利忠誠。

      我一息尚存要維持這個同盟。

      你和薩利目睹克爾薩爾大火,

      蘭德里夷平地布倫落我掌中。

      在蒙萃爾城門伯爵命垂一線,

      把生命和遺囑交付到你手中;

      為了這個信任你犧牲了自己,

      還不足二十八歲年輕的生命。

      如果愛驅(qū)趕走了憂愁和損失,

      那么地沒有失,天也沒有贏。(McGaw,2014:177)

      克萊赫與薩利同齡,跟隨他多年,參與了他幾乎所有的征戰(zhàn)和冒險,他對主人忠心耿耿,盡心盡責(zé),集中體現(xiàn)了薩利推崇的騎士精神。這首詩中,薩利強調(diào)克萊赫高貴的出身,忠勇的精神??梢钥闯?,薩利對于他的死亡感到的悲痛不亞于里士滿公爵。

      薩利的文學(xué)貢獻(xiàn)

      薩利的詩歌最早出現(xiàn)在1557年理查·陶特爾(Richard Tottel)刊印的第一部英國詩集中,這部詩集的名字是《薩利伯爵亨利·霍華德、托馬斯·懷亞特爵士及其他人寫的歌與十四行詩》,包含271首詩歌,其中收錄薩利40首,懷亞特96首。19世紀(jì)初,諾特(Nott)編輯出版了《薩利伯爵亨利·霍華德和托馬斯·懷亞特爵士詩歌全集》,薩利詩歌集為第一卷,1815年出版,懷亞特詩歌集為第二卷,1816年出版。20世紀(jì)初,佩德爾福(Padelford)編輯出版了《薩利伯爵亨利·霍華德詩歌全集》(1920)。這是第二本薩利詩歌全集,編者將薩利的詩歌分成愛情、自傳、道德與訓(xùn)諭、悼亡、圣經(jīng)和維吉爾翻譯,附了更加詳細(xì)的薩利生平和詩歌注解。2012年穆高(McGaw)編輯出版了第三本薩利詩歌全集,書名為《薩利伯爵亨利·霍華德詩歌全集評注》,包含很長的導(dǎo)論和更加詳細(xì)的注釋。2014年穆高在前書的基礎(chǔ)上,作為自己的博士論文,又出版了《薩利伯爵亨利·霍華德詩歌全集的編輯、現(xiàn)代化與語詞索引》,其中的“現(xiàn)代化”就是將薩利的全部詩歌,包括他的圣經(jīng)翻譯和維吉爾翻譯,都翻譯成現(xiàn)代英語。

      懷亞特研究者認(rèn)為懷亞特的詩歌優(yōu)于薩利,薩利研究者認(rèn)為薩利的詩歌優(yōu)于懷亞特,公允的看法應(yīng)該是二人平分秋色,各有特點。蒂利亞德(Tillyard, 1889-1962)于1950-1951年間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xué)做了名為“究竟是否存在英格蘭的文藝復(fù)興”的講座。講座內(nèi)容在1952年以《英格蘭文藝復(fù)興——事實還是虛構(gòu)》(TheEnglishRenaissance,FactorFiction?)命名出版。書中有一章節(jié)較多筆墨討論懷亞特和薩利的詩歌創(chuàng)新及其語言特色,他認(rèn)為薩利的原創(chuàng)性和影響不如懷亞特。懷亞特的抒情詩著重戲劇化和自省部分,以至后世詩人多恩多受其影響,所以懷亞特超越了時代;薩利的詩歌體現(xiàn)平衡與和諧,體現(xiàn)了規(guī)矩、方正和他所屬的那個時代。然而,蒂利亞德(2020:186-199)最終充分肯定了兩者在推動英格蘭文藝復(fù)興中起到的關(guān)鍵作用。

      十四行詩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最著名的十四行詩人是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由2個四行詩節(jié)和2個三行詩節(jié)組成,前兩個詩節(jié)提出問題,后兩個詩節(jié)回答問題。前兩節(jié)尾韻為ABBA ABBA,在第9行(第三詩節(jié)開頭)總是有一個意義上的轉(zhuǎn)折,后兩節(jié)尾韻一般是CDC DCD或者CDE CDE。懷亞特的詩作對彼特拉克既有模仿也有突破,他前2個四行詩節(jié)尾韻與彼特拉克一模一樣,但在第9行不像彼特拉克那樣必然有一個意念的轉(zhuǎn)折,后2個三行詩節(jié)的尾韻與彼特拉克不同,一般為CDD CEE。 薩利在翻譯彼特拉克詩的同時,對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進(jìn)行了形式上的重大改造,以3個四行詩節(jié)和1個兩行詩節(jié)組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薩利體(ABAB CDCD EFEF GG)。這種十四行詩格式在伊麗莎白時代經(jīng)過斯賓塞、莎士比亞和西德尼等人的繼承和完善,成為經(jīng)典的英國式十四行詩。其次,薩利強調(diào),抑揚格也好,揚抑格也好,在吟誦時,重讀應(yīng)該與詞的自然重音一致,這樣對詩人的要求更高,寫詩的難度更大,也成為后來很多詩人效仿追求的目標(biāo)。第三,薩利在翻譯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第二卷和第四卷時首次使用了白體無韻詩,對后世也有很大影響,仿效者甚多。白體無韻詩將詩歌成功運用到劇本中的做法促成了16世紀(jì)后半葉英國詩劇的生發(fā)及繁榮昌盛,莎士比亞成為集大成者,接著影響了后世米爾頓所著的《失樂園》。 第四,薩利在不滿20歲時寫就的悼念里士滿公爵的詩,開辟了英國悼亡詩的先河,所用的四行詩節(jié)ABAB的尾韻也為后世詩人所模仿,成為英語詩歌中最普遍的押韻格式。

      薩利與懷亞特一樣,也喜歡用但丁在《神曲》中使用的三行詩節(jié)的ABA BCB CDC尾韻(他諷刺倫敦的詩),而他對頭韻的偏愛超過同時代任何其他詩人。他對喬叟研讀精細(xì),有時候刻意模仿喬叟的詞匯短語和詩行結(jié)構(gòu),使他的詩歌帶有一種古風(fēng)的韻味。頻頻將名詞和形容詞用作動詞,也是他詩歌的一個特點。

      結(jié) 語

      薩利應(yīng)對外界的方式顯示了如下性格特征:敏捷果斷、高傲自信、急躁沖動、桀驁不馴。作為公爵的繼承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十分成功,與宮廷尤其是國王的關(guān)系都維系得很好。他極力想把事情做好獲得父親和社會的認(rèn)可,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父母激烈的矛盾沖突使他得不到真切的溫暖和關(guān)愛,孤獨和缺乏安全感伴隨他一生,使他成為性格暴躁、反復(fù)無常的人,在關(guān)鍵時刻缺乏必要的理性與克制。我們甚至可以把他看成一個精神分裂者:一方面對國王恨之入骨,一方面又極力討好巴結(jié)國王;視亨利八世為荒淫無道專制殘忍的暴君,同時又期望受到他的賞識與重用。

      16世紀(jì)的英國教育開始注重讀詩、寫詩。英格蘭詩歌從中世紀(jì)晚期喬叟之后實際上經(jīng)歷了較長時間的沉寂。以前的英詩雖有眾多優(yōu)點,卻散漫、無章法,十四行詩的特點是形式與藝術(shù)并重。主題在詩歌各個部分有引申和發(fā)展,音韻也要節(jié)奏明朗(王佐良,2016:72)?!八_利的勝利”(“Surrey’s Triumphs”)一文作者稱薩利的重要性在于最終結(jié)束了英語詩歌“不安與漂泊”(“insecurity and drift”)的漫長時期(無名,1947:37)。

      薩利生活的亨利八世時期處于英國文藝復(fù)興前期,詩人借助十四行詩將個人遭遇與時代背景深度結(jié)合,聲音和意義有了完美地交融,韻律傳統(tǒng)得到保持的同時又在改變。薩利時期詩歌語言的進(jìn)步與之后伊麗莎白時期英國文學(xué)的發(fā)展一脈相承,伴隨著商業(yè)擴張、地理航行、海事勝利以及社會新階層的興起,構(gòu)成了英國早期現(xiàn)代民族文學(xué)的自我意識。薩利是純正的詩人,具備詩人的氣質(zhì)秉性,因此與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格格不入。作為軍人、政客或者世俗的人,他因其浪漫的氣質(zhì)和超凡脫俗的思維方式,是失敗者;但是作為詩人,他像中國的南唐后主李煜一樣,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學(xué)遺產(chǎn)。

      注釋:

      ① 此一行原稿缺失,全詩共18行,故以下幾行省略未譯出。文章中所引用薩利詩歌皆由筆者所譯。

      ② 馬斯洛認(rèn)為,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一種人實現(xiàn)自我潛能并使之豐富和發(fā)展的特殊欲望。個體在通向終極豐滿人性的過程中不斷趨于自我實現(xiàn)。高峰體驗是自我實現(xiàn)的短暫時刻,彼時個體經(jīng)歷突如其來的、劇烈的情感體驗。在這短暫的時刻里,人的自我意識消失,與世界合二為一,沉浸在純粹的幸福中。

      ③ 這是一首典型的薩利體十四行詩,為節(jié)省篇幅,中間有刪節(jié)。

      ④ 這又是一首典型的薩利體十四行詩。

      ⑤ 伊麗莎白·費茲杰拉德1542年嫁給安東尼·布朗爵士——霍華德家族的同盟、亨利八世的掌馬官。

      ⑥ 關(guān)于這個挨打人的身份,過去一般采信薩利妹妹的說法,即王后的哥哥愛德華·西摩,近來學(xué)者們認(rèn)為這種可能性不大,首先是愛德華·西摩性格持重溫和,顧大局,不至于當(dāng)面這樣奚落薩利,另一方面薩利也不至于在宮內(nèi)毆打王后的哥哥。

      ⑦ 這是一首四行一節(jié)的詩,押韻方式是ABAB,CDCD,EFEF,限于篇幅,此詩后面22行省略。

      ⑧ 這是一首典型的薩利體十四行詩。

      ⑨ 此處指愛德華·西摩的第二任夫人安妮·斯坦赫普(Anne Stanhope 1510-1587),因相貌出眾追求者甚多,又因出身高貴十分傲慢。丈夫當(dāng)了攝政之后,她曾經(jīng)與亨利八世的遺孀爭出場優(yōu)先權(quán)。

      ⑩ 西摩家族的住處取名“狼廳”,安妮·斯坦赫普家族的族徽是三只狼,薩利這里將自己比作雄獅,將安妮·斯坦赫普比作母狼。

      猜你喜歡
      利八世薩利詩歌
      尊重別人的恐懼
      屢屢殘忍滅妻,王冠換金像背后是帝王的凄涼
      一堂美國高中的世界歷史課
      詩歌不除外
      東京街頭的出租車司機
      中外文摘(2021年17期)2021-11-05 06:28:16
      披薩的味道怎么樣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fù)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詩歌島·八面來風(fēng)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從《薩利機長》看民航客機的應(yīng)急措施
      國王離婚案引發(fā)英國宗教改革
      百家講壇(2016年7期)2016-08-09 18:49:42
      珲春市| 徐汇区| 陇西县| 射洪县| 平邑县| 上蔡县| 綦江县| 庆安县| 垫江县| 张家口市| 牡丹江市| 石渠县| 五家渠市| 阜康市| 额尔古纳市| 宣威市| 观塘区| 内丘县| 区。| 维西| 康马县| 芮城县| 乐平市| 墨竹工卡县| 绥阳县| 阳东县| 舟曲县| 武邑县| 陕西省| 榆中县| 宁陕县| 腾冲县| 曲阳县| 基隆市| 桐庐县| 广宁县| 砚山县| 商都县| 开远市| 鸡泽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