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熾文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海南樂東 572536)
黑山羊是一種優(yōu)質羊品種,相比其它品種肉質細嫩、膻味極小,營養(yǎng)價值較高,深受市場消費者喜愛。近年來,很多地區(qū)都將黑山羊養(yǎng)殖作為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養(yǎng)殖規(guī)模也隨之加大。但是黑山羊養(yǎng)殖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其中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臨床研究發(fā)現,患病羊只普遍存在體溫升高、持續(xù)腹瀉、食欲減退,鼻孔滲膿或漿狀液體,死亡率高達75%以上,且該疾病傳播途徑較廣,預防控制不當會導致感染多發(fā),給養(yǎng)殖戶帶來極大損失。對于該傳染性疾病,必須早發(fā)現、早防治,準確診斷和科學預防是關鍵。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動物傳染病,具有地方性流行特點,多數暴發(fā)于集中飼養(yǎng)區(qū)域,散養(yǎng)羊只也可能感染,但相對嚴重程度較輕。這種疾病的傳播途徑較廣、傳播力較強,既可以經病羊直接接觸性傳播,也可以由空氣飛沫進行擴散傳播,感染羊只和帶菌羊只作為主要傳染源,與其它健康羊群接觸后可在短時間內引發(fā)群體感染。此病的流行還與季節(jié)有一定關系,由于冬季和早春季節(jié),氣溫低且羊只缺少新鮮草料,會造成營養(yǎng)缺失,使得身體免疫力大大降低,此時羊只更容易被病菌感染而誘發(fā)胸膜肺炎;夏季氣溫高,病菌擴散快,流行期可持續(xù)流行2個月,而冬季一般為半個月左右,通常情況下1~2歲的幼羊感染率最高。
感染羊只患病初期少數羊只的體溫會逐漸升高,平均達到42℃左右,同時伴有飲食減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現象。部分羊只出現嚴重腹瀉或便秘、四肢無力,體溫快速下降至37℃以下,出現死亡[1]。多數羊只患病后羊只會出現呼吸不暢、濕性咳嗽、磨牙、口吐泡沫唾液、鼻液從清逐漸粘稠,嚴重者鼻液摻膿,還會出現呼吸困難、腹瀉或者便秘等情況,并發(fā)出痛苦叫聲直至窒息死亡,孕期母羊患病還可能發(fā)生流產。該病潛伏期較短,致死率較高,羊只從發(fā)病到死亡平均7~20 d,最短5 d,最長不超過28 d。
對2只病死羊和1只瀕死羊進行解剖發(fā)現,羊胸部病理變化最為明顯,病羊胸腔存在淺黃色積液,伴有纖維蛋白質凝固,相比正常羊只,其胸膜更加厚實、粗糙,肝部呈病變性凸起狀,顏色泛紅或灰白,肝切片表面有石質紋理,肺小葉界線非常清晰。病死羊只肺部有積液、積血,支氣管淋巴結有明顯腫塊,淋巴切面滲有汁液伴有多個血斑。患病時間較長的黑山羊,病變區(qū)已經出現了機理性變化,如肺尖葉產生肉樣變性,心包膜粘結,甚至病變區(qū)還出現了包囊化。
通過向養(yǎng)殖戶詳細了解黑山羊的發(fā)病癥狀,通過體征檢查對照主要癥狀進行分析判斷。一般患有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黑山羊,其體溫達到41℃及以上,常有連續(xù)咳嗽、喘氣不均、鼻涕漿液化或可見膿液,同時患病羊只還存在食欲下降,腹瀉癱軟等,根據這些基本特征可以幫助我們形成初步判斷[2]。診斷時,需要注意不要與一般流行感冒想混淆。羊傳染性胸膜肺炎與流行感冒在初期都存在流鼻涕、體溫升高、咳嗽等癥狀,但患感冒的羊只其鼻涕多為清涕或淡黃色,患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羊只其鼻涕會有鐵銹色或伴有膿液,診斷時需要注意辨別。
從流行病學特征來看,流行性感冒會在極短時間內快速蔓延到整個羊群,而傳染性胸膜肺炎如果病羊與健康羊群不是長時間處于較為密閉空間,或遠距離運輸的狹小空間內,通常群發(fā)性較少,多為散發(fā)。所以結合疾病流行特征和患病羊只的臨床癥狀可以更好地診斷黑山羊是否患上傳染性胸膜肺炎。
3.2.1 涂片檢測
從傳染性胸膜肺炎疾病的確診病羊身上或已病死黑山羊的病變組織上提取樣本,制作相應的胸水涂片,采用革蘭氏染色法進行檢測,涂片在用高倍顯微鏡下可見球狀及螺旋狀的陰性菌,或可見星芒狀的藍色粒子。
3.2.2 血清試驗
分別提取確診羊和健康羊的新鮮血液,使用96孔板進行支原體血液凝固試驗,觀察分析兩種血清差異?;疾『谏窖虻臋z測結果呈陽性,而健康黑山羊為陰性。
3.2.3 分離培養(yǎng)
從病羊病變組織中提取樣本與血清瓊脂培養(yǎng)基接合,置于37℃恒溫器皿中培養(yǎng)5 d以上,若發(fā)現菌落為半透明淡黃色絲狀霉形體,且呈“煎蛋”狀,可確診該黑山羊患有傳染性胸膜肺炎。
預防工作方案應結合黑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及臨床特征制定,確保預防措施合理、有效,降低黑山羊受病菌感染率。
4.1.1 強化飼養(yǎng)管理
首先,做好清潔衛(wèi)生工作。黑山羊的圈舍必須進行定期清洗打掃,及時處理糞便和尿液等排泄物,確保舍內干凈,減少病菌滋生,尤其是夏季要做到每日或隔日清掃,從而降低黑山羊患病率。
其次,注意及時清理羊糞和剩余飼料,避免黑山羊食用被污染的飼料而感染疾病[3]。加強飼料的質量管控,應在不同季節(jié)給予不同生長階段的黑山羊配置合理的飼料,多以新鮮草料、粗糧以及精細飼料為主,科學搭配做到營養(yǎng)均衡,提高黑山羊的體質,有效預防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疾病。
最后,做好冬季黑山羊的保暖工作,羊舍在保證自然通風的情況下,注意防寒,需要對風口處進行部分遮擋,圈內鋪放干草等,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增溫,避免羊只感冒。
4.1.2 加強疫病防護。
首先,嚴格控制羊只引入。盡量不要從疫區(qū)引進黑山羊品種,或購買種羊;應對任何外來引進的羊只進行為期15 d以上的隔離觀察和必要的檢查,確認健康后才能放入羊群中飼養(yǎng)。
其次,做好黑山羊疫苗接種和定期驅蟲工作,嚴格按照疫病防疫要求,及時接種,羊只免疫接種前后的7~10 d內切勿注射抗生素藥劑,以免削弱免疫效果;對圈舍進行定期消毒殺菌,徹底滅殺絲狀霉菌,降低黑山羊感染可能性;制定完整的羊群狀態(tài)觀察表,加強對異常羊只的觀察,一旦發(fā)現疑似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癥狀,需要立即多病羊隔離處置,同時及時上報動物防疫部門。
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臨床治療需根據黑山羊病情程度進行。病情輕微的黑山羊可以使用肌肉注射法,經羊頸部肌群注入土霉素100萬IU,2次/d,7 d1個療程,視病情改善情況增加療程數,直至患病羊只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也可以將具有較高藥敏度的先鋒5號或氧二氟沙星溶解于2 ml生理鹽水和10%葡萄糖中,給病羊靜脈推注,1次/d,3 d為1個療程[4]。對病情較重的黑山羊,可以采用輸液注射,如輸注5%鈉,輸液間隔時間為12 h,癥狀未改善的需繼續(xù)肌注乳糖酸紅霉素50萬單位;也可將氟美松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靜脈滴注,每次2~20 mg,肌注1次8~16 mg,間隔2~3周;或注射阿奇霉素,2次/d,連續(xù)注射3 d。
傳染性胸膜肺炎會給黑山羊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也是黑山羊養(yǎng)殖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鑒于該病傳染性強、致死率和發(fā)病率高且危害性大,飼養(yǎng)者、獸醫(yī)以及動物疫病防控人員都要予以高度重視,準確判明病情,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及時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