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貴
摘 要:物理分集是研究物理現(xiàn)象、揭示物理規(guī)律的科學抽象,是對事物共同特征做出的歸納與概括思維的表現(xiàn),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施教者要從靈活、科學入手,讓學生真正理解概念,還需要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入手,切實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比熱容;學透;策略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要讓學生明白物理概念,不能讓學生僅僅停留于對文字的記憶或者是背誦層面,而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概念還需要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入手。在初中階段,比熱容的概念是一個學生比較難懂的概念,如何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懂呢?
一、正確還原物理概念
要讓學生正確理解物理概念,首先得讓學生將物理學概念中所包含的內容正確地還原為物理知識,因為學生在理解意義時,往往是按照語文的意義去理解,諸如在理解“比熱容”時,老師先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比”理解為比較,“熱”理解為熱量,“容”理解為容積或容量,將三個字合起來理解,“比熱容”的字面意義可以理解為:比較熱量存儲,而比熱容在課本當中的概念是“某種物理溫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質的質量和溫度變化乘積的變化,叫作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睂W生得出的結論與教材當中所給的概念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與學生自己的理解進行對比,并補充學生自己理解時缺失的內容,這樣學生對比熱容的理解就全面了。
概念對比,促進學生的理解,現(xiàn)在的教學資源不再被限定于教材與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時不時地去求助于網絡,但有些知識在網絡當中的概念與課本當中的內容會有差距,諸如在網絡當中比熱容的概念是“單位質量的某物質溫度升高或者降低1度時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這與教材當中的概念表述上有一定的不同,但只要將兩種概念進行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二者在表述上雖然有不同,但表述的內涵與外延還是相同的。通過對比理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也會更有深度。
二、結合具體事例來讓學生理解概念
學生對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要真正將概念轉化成為學生的能力,或者讓學生真正理解公式所表述的物理知識,還需要結合實例。
1.借助實驗促進學生理解
比熱容概念中提到吸收熱量與物質的質量有關系,而要讓學生來理解,就需要借助具體的實驗了,當然實驗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設計。用相同加熱源加熱相同質量的水,通過對比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用時長的溫度升得高,因為加熱源是相同的,時間長的水吸收的熱量肯定要多于時間短的水吸收的熱量,因此相同物質吸熱越多,溫度升得越高。對不同物質而言,它的比熱容是否相同呢?這同樣需要實驗進行驗證,在實驗前可以讓學生來猜一猜,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加熱水、食用油、煤油,通過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不同,并且通過對比,還可以讓學生明白,相同質量的物質比熱容越大的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的速度要比比熱容小的物質慢,這說明它吸收或者釋放的熱量多。在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實驗結論時,還要讓學生明白一個概念,進行對比時,必須是相同質量的物質,而這些細節(jié)內容也是學生在理解時容易忽略的。
2.與生活相結合,促進理解
物理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理解概念,更要想辦法將學生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解決生活問題的技能。為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老師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與比熱容相關的現(xiàn)象,并用學習到的知識進行解釋,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三、推導公式,促進運用
對比學生自己理解,老師引導、實驗求證以及推導運用,學生學習到的概念不再是靜態(tài)的文字,而是對物理知識全面的理解,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于概念的教學,老師不能簡單地要求學生進行機械式的背誦或者通過大量題目來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還得從多方面去引導學生,讓他們真正學懂、學透。
參考文獻:
[1]趙金陵.談初中物理《比熱容表》的學習[J].物理教學探討,2007(4).
[2]陳坤.深度思維:物質的比熱容概念教學例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8).
[3]李慧.高一學生數(shù)學知識自主建構的現(xiàn)狀調查及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
[4]林衛(wèi)軍.《研究物質的比熱容》教學設計[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