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回交重組自交系定位水稻萌芽期耐鎘脅迫相關(guān)QTLs

      2021-03-30 07:24:42黃詩穎譚景艾王鵬蔣寧飛賀浩華邊建民
      生物技術(shù)進展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萌芽期芽長根長

      黃詩穎, 譚景艾, 王鵬, 蔣寧飛, 賀浩華,, 邊建民,*

      1.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 作物生理生態(tài)與遺傳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水稻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南昌 330045;2.浙江省建德市種子管理站, 浙江 建德 311600

      目前,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已成為威脅作物生長發(fā)育及影響作物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鎘(Cd)是一種致使土質(zhì)下降且生物毒性極強的重金屬[1],水稻作為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對Cd脅迫的耐受性較低。有關(guān)水稻在Cd脅迫下生長發(fā)育所受影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Cd積累對于植株地上部分的影響,如影響光合效應(yīng)[2]、抑制蒸騰作用[3]、干擾植物的代謝進程[3]、加速植株的衰老等[4],即大多研究集中在生殖生長階段Cd脅迫對水稻植株的影響,但關(guān)于萌芽時期水稻對Cd脅迫耐受性的研究報道不多[5]。稻種萌芽后,根系與土壤接觸,是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的重要介質(zhì)[6],而幼芽生長成為植株的地上部分,Cd的存在可抑制幼苗酶類活性,生理作用受到抑制,導致幼葉與根系細胞組分的嚴重缺失,影響生長[7]。稻種萌芽期對環(huán)境脅迫極其敏感,是水稻營養(yǎng)生長階段的基礎(chǔ),因此,研究水稻萌芽期的耐Cd能力,對于挖掘水稻耐Cd作用機理與遺傳特點具有重要意義[8]。

      Cd脅迫下水稻植株表現(xiàn)的性狀多為數(shù)量性狀[9],定位耐Cd脅迫相關(guān)數(shù)量性狀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對于進行水稻Cd脅迫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水稻Cd積累QTLs定位研究多集中在苗期和成熟期,如利用回交重組自交系群體(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及關(guān)聯(lián)分析等方法定位了水稻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Cd積累相關(guān)QTLs[10-14];林輝鋒等[15]以Lemont和Dular雜交建立重組自交系群體,利用水培液共檢測到9個苗期耐Cd QTLs,其中位于1號染色體上的qRAP-1a與根長相關(guān),可以解釋9%的表型變異。此外,研究人員以不同遺傳群體及檢測方法定位到一系列Cd積累相關(guān)的QTLs,并進行克隆,如利用鎘高積累品種Anjana Dhan和日本晴構(gòu)建定位群體,克隆得到水稻低鎘積累基因OsHMA3[16];利用臺中1號和春江06 2種差異明顯的品種構(gòu)建雜交群體,克隆到1個調(diào)控水稻葉片Cd積累基因CAL1[17]。根據(jù)前人研究可知,水稻苗期Cd積累會影響植株葉綠素含量、葉長、根長、株高及干重等性狀[18],但定位的鎘脅迫下控制水稻萌芽期根長、芽長的QTLs不多,水稻萌芽期種子的萌發(fā)狀況決定了植株后期的生長情況,最終影響產(chǎn)量,因此,研究水稻萌芽期種子Cd遺傳情況,定位萌芽期耐Cd脅迫的QTLs,對指導水稻耐Cd育種有重要作用[19]。

      昌恢891是江西省主要的秈稻種質(zhì)資源[20],02428是廣親和的粳稻品種[21],二者Cd脅迫耐受能力存在差異,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水稻02428和昌恢891衍生的124個回交重組自交系(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群體[22],研究鎘脅迫水稻萌芽期根長、芽長的生長情況,并對稻種萌芽期耐Cd脅迫的QTLs進行定位,目的是初步解析水稻萌芽期Cd脅迫后根長、芽長遺傳機理,定位其中影響水稻萌芽期耐Cd脅迫的QTLs,以期為進行耐Cd水稻新品種的選育提供理論參考和基因資源。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由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作物生理生態(tài)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提供。以粳稻品種02428為背景的BILs群體是利用02428與昌恢891雜交,通過與02428回交、自交,建立回交重組自交系群體。該群體包含124個家系[22]。

      1.1.2實驗試劑及儀器 恒溫培養(yǎng)箱(日本PHCbi公司);移液槍(德國Eppendorf公司);NaClO溶液(天津大茂化學試劑廠)。

      1.2 遺傳圖譜的構(gòu)建

      利用全基因組重測序技術(shù)對124個BILs家系進行基因分型。操作步驟為:提取親本與BILs群體的基因組DNA;利用物理法斷裂DNA并構(gòu)建300 bp的文庫;通過華大基因MGISEQ-2000設(shè)備對文庫測序。基于測序結(jié)果進行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標記的篩選并進行分類,然后將連續(xù)多個SNP標記且具有相同的基因型概括為一個Bin標記[22],利用這些Bin標記結(jié)合JoinMap 4.2軟件構(gòu)建BILs群體的高密度圖譜。

      1.3 形態(tài)指標考察

      參考水稻生理實驗手冊[23],隨機挑選健康飽滿的種子100粒,以1.5% NaClO溶液消毒30 min,而后以去離子水沖洗3次,再用蒸餾水浸泡24 h后,選擇露白的種子50粒于培養(yǎng)皿中進行脅迫處理。加17 mg·L-1的CdCl2溶液進行鎘脅迫處理(Cd),以不加CdCl2溶液的處理作為對照組(CK)。培養(yǎng)7 d,其中,光照時間為14 h·d-1,黑暗時間為10 h·d-1,光照期間溫度為28 ℃,黑暗期間溫度為25 ℃,光照強度為360 μmol·m-2·s-1。測量芽長、根長2項形態(tài)指標[24]。試驗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用于QTL定位。

      1.4 QTL定位

      利用 QTL IciMapping V4.2軟件,采用復(fù)合區(qū)間作圖法,對 BIL 群體在全基因組范圍內(nèi)檢測控制芽長、根長QTLs。將LOD值2.5定為閾值,若標記區(qū)間的LOD>2. 5,則認為該區(qū)間LOD值最高處所對應(yīng)的位點為該性狀的1個QTL[25-26]。

      1.5 數(shù)據(jù)分析

      所有原始數(shù)據(j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進行分析;根長、芽長的數(shù)據(jù)利用t檢驗進行顯著性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遺傳圖譜的構(gòu)建

      利用全基因組重測序技術(shù)對124個BILs家系進行基因分型。與日本晴參考基因組相比,親本02428和昌恢891的SNP數(shù)分別為22 358和85 605。最終,在2個親本中共檢測到70 480個高質(zhì)量SNP,進而對來自124個BIL群體的群基因組重新測序并利用產(chǎn)生的3 057個重組位點制作了連鎖圖譜。該圖譜的總遺傳距離為1 266.5 cM,12個水稻連鎖群的標記數(shù)和標記密度各不相同(圖1)。其中,8號染色體標記密度最高(0.24 cM·標記-1)。10號染色體標記密度最低(0.54 cM·標記-1)[22]。

      圖1 BIL群體標記密度分布圖Fig.1 The high density map of the BIL population

      2.2 水稻BIL群體耐鎘脅迫分析

      為分析BIL群體Cd耐受力,將水稻萌發(fā)種子于溶液培養(yǎng)7 d,表1和圖2為BIL群體芽長、根長在Cd脅迫與水溶液處理下表型數(shù)據(jù)及分布。將對照組與Cd溶液處理組比較可知,02428相對芽長減少了30.65%,相對根長減少了81.48%;昌恢891相對芽長減少了20.46%,相對根長減少了82.49%。水溶液條件下,BIL群體芽長、根長變幅分別為0.28 cm和3.31 cm,標準差分別為0.53和1.82;Cd溶液條件下,BIL群體芽長、根長變幅分別為0.15 cm和0.40 cm,標準差分別為0.38和0.63。根長和芽長在Cd脅迫與水溶液處理下均表現(xiàn)為正態(tài)分布,可以用于QTL定位分析。

      2.3 差異分析

      為分析根長、芽長受Cd脅迫的影響,圖3為第7天所測根長、芽長的數(shù)據(jù)結(jié)果。Cd脅迫與對照組下的根長、芽長差異顯著(P<0.01),這說明在Cd脅迫下稻種的萌發(fā)生育受到顯著抑制;同時,比較根長、芽長的Cd脅迫與對照組的差值可知,根長的差值較大,這說明在稻種萌芽期,Cd脅迫對于根長的抑制較芽長更明顯。

      表1 鎘脅迫及水溶液處理下根長、芽長表現(xiàn)Table 1 Root and bud length performance under cadmium stress and aqueous solution

      圖2 BIL群體根長芽長頻率分布圖Fig.2 BIL population root growth and shoot length frequency distribution diagram

      注:**表示根長、芽長的Cd脅迫與對照組的差異極顯著(P<0.01)。圖3 處理第7天根長、芽長差異分析Fig.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oot length and shoot length on the seventh day of treatment

      2.4 QTL定位

      利用IciMapping V4.2軟件,結(jié)合已經(jīng)構(gòu)建的連鎖圖譜,對在鎘脅迫與水溶液處理下控制根長、芽長的QTLs進行分析,共檢測到7個QTLs(表2),分別分布于第3、4、7、8、9染色體上,LOD值為2.70~5.21,貢獻率為6.45%~19.46%。

      2.4.1根長QTL定位 鎘脅迫條件下,共檢測到1個控制根長的QTL,位于第7條染色體上,命名為qCdRL7,LOD值為5.21,貢獻率為19.46%,來自02428的等位基因,能增加水稻根長;水溶液條件下,檢測到1個控制根長的QTL,位于第4條染色體上,命名為qCKRL4,LOD值是2.85,加性效應(yīng)為0.83,貢獻率是10.89%,來自昌恢891的等位基因,能增加水稻根長(表2)。

      2.4.2芽長QTL定位 鎘脅迫條件下,共檢測到4個控制芽長的QTLs,分別位于第3、8、8和9染色體上,命名為qCdBL3、qCdBL8.1、qCdBL8.2和qCdBL9,LOD值分別為4.48、2.96、2.85和3.77,貢獻率分別為10.87%、6.90%、6.45%和8.76%。其中,qCdBL3、qCdBL8.1和qCdBL8.2增效等位基因來自02428,qCdBL9增效等位基因來自昌恢891。水溶液對照處理下,共檢測到1個控制芽長的QTL,命名為qCKBL8,位于第8條染色體,LOD值是2.70,貢獻率是10.53%,增效等位基因來自02428。

      表2 鎘脅迫及水溶液處理下控制根長、芽長響應(yīng)QTLTable 2 Response QTLs of root length and shoot length under cadmium stress and aqueous solution treatment

      3 討論

      前人研究表明,不同水稻品種耐Cd能力因基因型不同而存在差異[27]。研究顯示,在Cd脅迫下,粳稻02428芽長與根長均表現(xiàn)出更明顯的變幅,即萌發(fā)期Cd脅迫對粳稻02428抑制作用要明顯大于對秈稻昌恢891的抑制,表明萌發(fā)期秈稻、粳稻Cd耐受能力存在差異,證實水稻種子萌發(fā)期對Cd脅迫較為敏感[28]。本研究表明,Cd脅迫對秈稻昌恢891和粳稻02428萌發(fā)期芽長和根長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P<0.01),其中Cd對根長的抑制強于芽長,說明萌芽時期水稻不同部位受Cd抑制程度不同。

      李煒星等[29]以秈稻品種昌恢121為輪回親本、粳稻品種越光為供體親本構(gòu)建的CSSL群體,以根長、苗長等6個性狀指數(shù)為耐Cd指標,檢測到7個相關(guān)QTLs,其利用根長作為抗性指標所定位到的位于第7號染色體RM1306處的qTRFW7與本研究定位到的qCdRL7位置接近,說明第7條染色體上存在控制水稻萌芽期根長發(fā)育的QTL位點;Xue等[30]以秈稻ZYQ8和粳稻JX17為親本構(gòu)建的DH群體,共定位到22個與幼苗期Cd耐性和積累相關(guān)的QTLs,其中以幼苗長度作為抗性指標定位的qSH8與本研究所定位到的鎘脅迫芽長相關(guān)QTLqCdBL8.2接近,表明第8號染色體153~154區(qū)段可能在著控制水稻全生育植株高度基因(QTL)。本研究檢測到位于第3號和9號染色體上控制芽長的qCdBL3和qCdBL9,在之前的研究中未被檢測到,可能是與幼苗期鎘脅迫相關(guān)的新QTLs。

      本研究以Cd脅迫下根長、芽長指數(shù)作為指標,共檢測到5個Cd脅迫相關(guān)QTLs,根長、芽長未檢測到相同QTLs,說明鎘脅迫下控制水稻根長、芽長的遺傳機制可能存在差異,表明水稻耐鎘脅迫遺傳機制的復(fù)雜性,且于不同環(huán)境及不同群體所檢測到的基因位點存在較大差異。鎘脅迫和非鎘脅迫條件下定位的QTLs不同,表明Cd脅迫與正常環(huán)境下控制根長或芽長基因不同,這與李煒星等[29]和黃鳳林[31]的研究結(jié)果類似。此外,所檢測Cd脅迫相關(guān)QTLs的貢獻率為6.45%~19.46%,其中qCdRL7貢獻率最大,表明耐Cd脅迫雖然是數(shù)量性狀基因控制,但存在主效QTL。因此,在今后Cd脅迫分子育種中,選擇耐Cd主效QTL的同時應(yīng)聚合更多耐Cd脅迫的QTLs,提高育種效率。本研究檢測的5個萌芽期耐Cd脅迫QTLs中,qCdBL3、qCdBL8.1和qCdBL8.2增效等位基因均來自于廣親和粳稻02428,因此在今后的育種中可以利用02428為中間材料,可通過連鎖分子標記,將這些水稻萌芽期耐Cd的QTLs導入其他水稻品種中,來提高水稻耐鎘能力;同理,增效等位基因均來自于秈稻昌恢891的qCdBL9,可通過連鎖分子標記,將其導入其他秈稻品種中,以此來提高秈稻的耐鎘能力。

      猜你喜歡
      萌芽期芽長根長
      道高一丈
      萌芽期|春秋戰(zhàn)國
      玉米種子芽大小對農(nóng)桿菌轉(zhuǎn)化的影響
      樹藤哪根長
      播種不同芽長種薯芽塊對早春錯期馬鈴薯生育進程及產(chǎn)量的影響
      不同芽長對馬鈴薯理化指標的影響
      冠縣春季低溫霜凍與早熟大櫻桃凍害氣候分析
      50個小麥品種的苗期耐鹽性比較
      不同玉米品種萌芽期抗旱篩選
      根域加溫對塑料大棚內(nèi)葡萄芽萌發(fā)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海晏县| 海南省| 河源市| 三亚市| 台前县| 天门市| 新河县| 寻乌县| 清徐县| 朝阳区| 蒙城县| 河源市| 遵义县| 隆尧县| 富源县| 钟山县| 芮城县| 云林县| 穆棱市| 漳浦县| 甘孜县| 申扎县| 景德镇市| 正阳县| 沙坪坝区| 抚远县| 广南县| 专栏| 琼海市| 柳林县| 鸡西市| 远安县| 岐山县| 柯坪县| 万载县| 遂溪县| 三都| 仁化县| 霍城县| 共和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