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華,本名李凱華,男,生于70年代。黑龍江人,現居北京。有作品見于《詩刊》《詩選刊》《星星》《詩歌月刊》等處。著有詩集《天堂的火焰》等。
對我來說,閱讀是一種慢性勞動。比如女詩人李見心的詩集《比火焰更高》就是此例。走進一個人寫作的心路歷程,必須慢下來,一邊思考一邊欣賞。
嚴羽的《滄浪詩話》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這里的別材是指詩人要有特別的才能,并不是讀了書,有了學問就能寫出詩來。通俗來說,即詩人必須有一種天生的氣質。先要有氣質,然后才有語言,再有節(jié)奏,接著詩歌就誕生了。有了“氣”才有詩,李見心也不例外。關外第一城的錦州一年四季分明,漫長冬季萬物被冰雪覆蓋,嚴寒與風霜鍛造了詩人銳意思索與艱忍拷問的品格。豐富的經歷造就詩人獨特的細心與敏銳,像哲人一樣的目光銳利而深邃。正是這樣的氣質決定了她詩歌具有某種與眾不同的魅力。對生命的逼視與對人性的追問成了她寫作的動力,同時也是她詩歌創(chuàng)作的恒久母題。見心的詩能夠把理性與感性很好地結合起來,對生活的詩性關懷、對命運人生的智性沉思,顯現在每一處詩行。詩人極力探查著這個世界,以哲學家的眼光敏銳地洞察一條河流:對自我時刻保持一種警醒和距離,“一米之內/我看不清自己/五米之內/我看不見旅途的風景”(《近視》);《相對》以梅花為喻讓我們感悟人生的真諦“你落在地上的蹄痕/開不出真的梅花/而我犁出的詩行/卻能長出糧食”;而《生活》的結尾讓我們感受到別樣的味道“那里有一只鳥/使天空變矮的鳥/那里有兩個人/使深淵變高的人”“午夜三點寫著詩的人/一生都不會醒”。見心可能習慣于午夜寫詩,安靜,夜色如水,于是她看見“失眠的魚和星星對峙”,在午夜三點,在詩歌中接近天籟,更接近自己的內心。
讀李見心的詩,我們隨處可以感受到充溢的靈感和豐富的想象力。意象奇詭,節(jié)奏鏗鏘,遞進式的語態(tài),往往在詞與詞、句與句之間造成強大的張力,給人帶來全新的審美愉悅?!帮L從來就沒有聲音/我們聽到的只是我們自己/耳朵里的聲音/骨頭里的聲音/血液里的聲音/我們怕暴露自己/所以把這聲音/嫁禍給了風”(《風從來就沒有聲音》)。這類帶有逆向思維劍走偏鋒的詩句,常常給人一刀致命的快感,尖銳而疼痛?!盁o數次遲到之后/我卻以早退的名義/成為被告”,筆鋒突轉,于無聲處聽驚雷,給人一種出人意料的驚奇。“像一條直而窄的路/讓車拐不過自己”這是詩人對口吃的形象性描述,意象獨特富有魅力。“我的自身也沒有形象/生于灰塵的輕浮/死于灰塵的重量”,這里的灰塵用得十分精到,一輕一重仿佛四兩撥千斤般巧妙?!耙欢湓普f變就變了/讓天堂虛掩的門/若有若無”,輕盈的思緒伴著云朵飛揚,更顯輕松與灑脫。
容貌酷似俄羅斯人的見心,想必一定受到俄羅斯詩人阿赫瑪托娃和茨維塔耶娃的熏陶,詩歌中多有激情,但卻不乏理性的節(jié)制與煅打。若論理性和感性結合得最好的一首詩,那應該是《我是個瘋女人該多好》這首詩,哲辯式的語句從頭至尾,反諷的調子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這是我讀到的最好的愛情詩之一。偉大的詩歌多起源于美和愛情,為了海倫,阿卡亞人和特洛伊人進行了長達10年的戰(zhàn)爭。愛情詩,在《比火焰更高》中有專門一緝?!皩ふ摇薄坝洃洝薄瓣P注”“理由”似乎是詩人在塵世間對愛與愛情最好的詮釋。面對“阻隔了我們生活的大雨”,醉中“我聽到沙子的尖叫”,然后“像抽掉一根肋骨一樣/抽掉我的這段記憶”。“愛是活著的借口/活著是死的借口/死是愛的借口”,這是第十種不愛的理由,其實也是愛的理由。愛,是生與死之間的第三極。除了愛,世間還有什么?
讀過全書,我還發(fā)現一個獨特的意象——“鏡子”?!扮R子”曾多次出現在見心的詩歌中,可見詩人對鏡子情有獨鐘。鏡子是專門映照事物的工具,它可以從正面或從反面真實反映事物的諸多疑點。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可疑的,暴露與蒙蔽,或許我們永遠在不斷接近真相的路上奔馳,但永遠不可能到達目的地。細心的詩人發(fā)現盲人也照鏡子,由此恍悟:“盲人的世界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黑/我們的世界也不像盲人想象的/那么亮”(《照鏡子的盲人》)。時間是永恒的,改變的是我們自己,“你沒有老/是鏡子老了/鏡子的記憶讓它水銀皸裂起皺/長上了黑斑/印在你的臉上”(《博爾赫斯<小徑分叉的花園>》)“小鳥,小鳥/天堂的鏡子”(《小鳥》),想象大膽新奇,讓人叫絕。就連鄰居家的貓也“瞪著像圓鏡一樣的眼睛/”始終盯著“鏡子……一次次撲到了/還是兩手空空”(《貓捕影》)。經歷變幻的世故后,詩人感悟到:“我知道石頭的內心還是石頭/就像鏡子的面孔打碎了/還是鏡子的面孔”(《門把手——給希姆博爾斯卡》)鏡子是琢磨不透的,所以它耐人玩味。從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自己,這就是鏡子。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鏡子,但我們卻猶在鏡中。
每一次翻開《比火焰更高》,我都會有新的發(fā)現。但卻找不到具體哪里有了新變化,就好像一枚樹葉藏入一片森林,尋找與收獲是同時進行的。
相信見心會寫一輩子詩,像史蒂文斯和希姆博爾斯卡一樣,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左右手,雙手合十,世界更加寧靜。
門把手——給希姆博爾斯卡
你敲著石頭的門
我敲著你的門
你手里攥著的 是無形之門的門把手
我手里握著的 是你的詩
你智慧和生命的門把手
你從不掩飾自己失敗的嘗試
反而用它肯定人類
把羞怯變成星子的力量
讓黑暗閃爍其中
我省略了你老道的天真
不用敲門
我也知道石頭的內心還是石頭
就像鏡子的面孔打碎了
還是鏡子的面孔
而語言卻是條漫長的不能省略的道路
我要闖過多少否定的叢林
才能抵達你
驚訝的門檻兒
比火焰更高
五行之中
水最低 火最高
沒有比火更高的真實
就像沒有比詩更高的虛構
但
火的發(fā)明者比火偉大
第一個說出詩的人比詩神圣
照亮暗淡的胃口和眼睛
火使一切變得平等
還原為統(tǒng)一的模樣
詩使統(tǒng)一有了漏洞
讓火露出了牙縫
我把身前交給詩
身后交給火
詩是人類最初的真
火是世界最后的善
世界的盡頭 一把通天的大火
只有信仰的靈魂才能登上紙?zhí)?/p>
為迷路的人類
找到皈依之路
我的肉體終將會變成灰燼
低于火焰
低于水
而我懷抱詩篇的靈魂將站在火焰之上
比火焰更高
挑起風的靈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