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君,孔憲軍,馬興贇,李玉林
(青海省海北州草原站,青海 西海 810299)
2011年,中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門共同印發(fā)了《邊遠貧困地區(qū)、邊疆民族地區(qū)和革命老區(q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啟動實施“三區(qū)”人才計劃,旨在促進邊遠貧困地區(qū)、邊疆民族地區(qū)和革命老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加強和推進基層科技工作,實現(xiàn)專業(yè)技術人員技術提升和促進當?shù)亟洕鐣l(fā)展的雙贏。2017年,根據(jù)海北州科技局的安排,海北州草原站“三區(qū)”科技服務人員組團,深入門源縣開展“三區(qū)”科技服務工作,通過對本地區(qū)受援單位門源縣泉口鎮(zhèn)興農土地聯(lián)合專業(yè)合作社良種燕麥種子繁育開展技術服務,在播種、施肥、除雜、各物候期管理等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技術服務,有效提升了合作社燕麥良種繁育技術水平,為今后大力推廣燕麥良種繁育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大力推進飼草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優(yōu)質種源保障。
門源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祁連山脈東段,轄4鎮(zhèn)8鄉(xiāng)109個行政村。境內地形高聳多山,地貌復雜多樣,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南北高、中間低,構成了祁連山、大通河、達坂山為主體,山川相連、溝谷相間,氣候濕潤、水量充足的盆地。
良種繁育地地處門源縣東川鎮(zhèn)下塔龍灘村,位于門源縣東部,海拔高度在2 388~2 800 m之間,屬高原寒溫濕潤性氣候,全年日照時數(shù)2 264.8~2 739.8 h,年太陽輻射546.96~644.57 KJ/cm2,年平均氣溫1.2 ℃,降雨集中、雨熱同季,年平均降水量550 mm,年平均蒸發(fā)量100 mm;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涼爽,植物生長期為100~150 d,無絕對無霜期,自然災害主要有干旱、冰雹、霜凍、風沙等。
青海甜燕麥、加燕2號,純度不低于97%,凈度不低于98%,發(fā)芽率不低于85%。
3.2.1 播種時間及播量 良種種植地共種植加燕2號種子繁育田66.66 hm2,青海甜燕麥種子繁育田18 hm2;播種方式采用條播,播種時間從2017年4月9日至2017年4月12日結束,播種量為300 kg/hm2,施有機肥底肥600 kg/hm2,二胺底肥187.5 kg/hm2。
表1 良種繁育田播種施肥量表
3.2.2 物候期觀測 通過觀測,加燕2號播種后 34 d左右開始出苗,53 d分蘗,68 d拔節(jié),84 d抽穗,95 d開花,140 d成熟;青海甜燕麥播種后34 d左右開始出苗,54 d分蘗,70 d拔節(jié),86 d抽穗,97 d開花,141 d成熟。
表2 良種繁育品種生育期表
3.2.3 生育期管理 在燕麥生育期進行了兩次追肥和一次人工除雜。除雜時安排除雜人員間距兩米一字型排開,人工剪去青稞、小麥、油菜、其他農作物和飼草麥穗,整齊推進,可來回除雜一次,確保除雜效果。
表3 良種繁育田間管理表
3.2.4 產量測定 通過產量測定,青海甜燕麥植株高度、草產量和種子產量均略高于加燕2號。
表4 良種繁育品種產量表
經測產,加燕2號燕麥種子平均產量3 782.70 kg/hm2,每公斤種子以市場價1.6元計算,加上生產燕麥草9 012.75 kg/hm2,每公斤飼草以市場價0.46元計算;青海甜燕麥種子平均產量3 903 kg/hm2,每公斤種子以市場價2元計算,加上燕麥草10 432.5 kg/hm2,每公斤飼草以市場價0.46元計算,扣除種子、化肥、機械、人工等生產成本投資486元/666.7 m2,可增收入194~350元/666.7m2,經濟效益可觀。
在抽穗期除雜期間,雖然摘除了青稞、小麥和當?shù)匮帑滊s種株上的主穂,卻沒有連同分蘗株一起拔除,加之雜種抽穗參差不齊,造成后期抽穗,致使燕麥品種混雜。建議在出苗后期和抽穗期分階段進行1~2次除雜,最好是連根拔起,去雜不留死角、不留空地,以便保證種子純度。
由于良種田相鄰種植當?shù)攸S燕麥、青稞、油菜、小麥等品種,種子田周邊無設立隔離帶,相距較近,在收割時容易造成種子串入。建議,在建立燕麥種子繁育田時,周圍種植3.5 m寬的油菜或洋芋等晚熟品種作為隔離帶,防止生長期和收割時雜種品種串入。同時,建議同一品種種子田連種3~5年,以防品種混雜。
保證種子原種純度、凈度是種子田繁育關鍵。原種凈度、純度、發(fā)芽率必須達到國際標準,不符合標準的堅決不予繁育,以免造成種子雜種和退化;同時,做好各生產環(huán)節(jié)管理,在播種期徹底清掃干凈播種機,在收獲期要做到不同品種單收、單運、單脫,晾曬和貯存階段要做到曬場干凈、同一品種單獨晾曬、單獨存儲,袋裝時要做好標簽,標明品種名稱、產地、登記和數(shù)量。
通過建立燕麥種質種子資源庫和良種繁育基地,加強燕麥引種選育工作,規(guī)范良種繁育程序,通過原種生產和品種純度監(jiān)控,加強種子質量檢驗和質量分級,配備先進種子精選和加工設備,提高燕麥品種質量和良種化繁育水平。
由于天氣原因,9~10月份門源地區(qū)降雪偏多,種子田潮濕不宜收割,因此要隨時關注天氣預報,結合天氣預報,選擇晴朗暴曬天氣,設法調用多臺機械開展搶收,避免因收割不及時造成種子損失或霉爛,影響種子質量。
以“三區(qū)”科技服務為契機,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技術人員專業(yè)優(yōu)勢和專業(yè)特長,通過采取集中技術培訓和現(xiàn)場實踐技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燕麥良種繁育技術規(guī)程》加大對燕麥良種繁育技術指導和服務力度,和種植戶一同研究和解決良種繁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大力推廣良種科學繁育技術,推進良種繁育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