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詩圓
語言交往能力是幼兒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課程游戲化理念的提出為幼兒園辦學提供了新的方向,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認識到以此作為契機培養(yǎng)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意義,并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來到幼兒園,幼兒需要交流的對象不再局限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而是教師與更多性格迥異的小伙伴。幼兒需要和別人交流溝通,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看法,從而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此外,在幼兒園中,幼兒獲取知識的主要工具是語言,這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同時,幼兒進行語言交流的過程是其思維、情緒潛在發(fā)展的過程,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認知。幼兒需要運用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并對事物形成更加深入的感知,從而更好地認識世界。
(一)借助趣味化游戲創(chuàng)造幼兒語言交往能力鍛煉機會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課程游戲化理念要求教師在進行游戲設計的過程中將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作為一項核心目標,突出游戲活動在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方面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語言教學內容制作一些卡片、圖畫等,讓幼兒嘗試根據(jù)自己看到的內容描述或者創(chuàng)編一個小故事。這種方式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進行語言表達與交往的機會。教師也可以將幼兒劃分成幾個小組,讓其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個故事。幼兒需要進行語言交流,將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并匯總小組成員的觀點。這是對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一個考驗。教師要保證幼兒語言表達環(huán)境的相對輕松和開放,調動幼兒主動進行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二)運用獎勵方式調動幼兒進行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幼兒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同與肯定。教師可以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為幼兒準備一些獎勵,比如口頭形式的獎勵或物質形式的獎勵,讓幼兒樂于參與教師開展的語言交往游戲活動,并認識到語言表達的重要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配音趣”軟件為幼兒播放一個動畫片的片段,以此開展配音游戲。教師讓幼兒仔細觀看動畫片,并從中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或者喜歡的角色。在教師對動畫片做好消音處理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記憶與理解進行配音。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幼兒投票選出一名優(yōu)秀的配音員,并給予一定的獎勵。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幼兒的語言表達積極性,感受參與語言教學活動的樂趣,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意義,并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借助趣味化游戲創(chuàng)造幼兒進行語言交往的鍛煉機會;運用獎勵方式調動幼兒進行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慧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