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理入詩的多種方式

      2021-04-16 14:25:48張德明
      星星·詩歌原創(chuàng) 2021年12期
      關(guān)鍵詞:李杜木村詩句

      張德明

      當代詩中的地理書寫是很頻繁的,這不僅因為不同空間的地理具有著不同的外在風貌和內(nèi)在品質(zhì),還因為各種地理中也隱含著屬于自己的歷史韻味和文化深意。而地理具有的這些意蘊,為它能進入詩歌表達提供了多種不同的方式。

      生動敞現(xiàn)地域的外在風貌,這是地理入詩的常見方式。從這種方式來說,捕捉到某個地域與眾不同的獨特景觀,也就意味著抓住了彰顯地理詩意的可能性。“飽吸晨光的果實/在玫瑰色黎明的撫摸下/叫喊著,任由雀鳥的爪子/收攏枝條成熟的詩句”(王長征《護城河畔一棵桑葚樹》),“午后。云朵駐扎湖面/那里總是澄靜,一抹水草站起來/飄過的歌聲,涂去陰影”“啊,白云少了一些,柳葉漫無目的/像反季節(jié)的綠,將湖里的輕波/壓平,并推向堤岸”(梁永利《那里湖面總是澄靜》),“海水有時是藍的,有時很渾濁/水上有一些島嶼/磊磊的石頭,像從天外飛來”(聞小涇《門前的海》),這些詩句就是對特定地域的景物描畫,體現(xiàn)著地理入詩的第一種路徑。

      不同地理不僅具有不同外貌,還有各自獨特的內(nèi)在品性,對后者的著力書寫,構(gòu)成了地理入詩的另一種重要方式?!澳且桓C窩生命的氣息,抬頭就會撞見/縹緲的炊煙,在漫不經(jīng)心安頓日月/之后,反反復復,拷貝/拷貝出,禾木村人內(nèi)心的平靜”(王開平《禾木村隨想》),“我有什么理由不漫步這里/讓成片魚群游進我詩的斷章/當夏蟲吮吸了/你眼里閃動的柔光”(鄭澤鴻《西湖筆記》),“坐在草地上/感動我的竟然是海”(清明《海的草原》),毫無疑問,三位詩人對村莊、西湖和草原的各自描寫,凸顯的是這幾處地理的內(nèi)在品性。

      中國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不少地理上都留下了歷史的脈絡和痕跡,抓住地域的歷史內(nèi)涵來描畫,這是地理入詩的第三種方式。畢福堂《和李杜合影》寫道:“一隊打著采風旗幟遠道而來的文人/圍著兩位大文豪左拍右照/都想把自己照進去”,這是寫文人們在李杜故居里的表現(xiàn),既可以看作后人對李杜的崇拜,又可以看作是地域歷史韻味的彰顯?!皹撬o塔,卻有詩/那身著長衫揮舞水袖的詩句/緩緩走在樓塔老巷弄的青石板/月光謎一般鋪陳出一個晉朝/或一個唐朝”(章莉娜《塔樓》),這也是對地理之歷史內(nèi)涵的詩化寫照。

      地理入詩的第四種方式,在于詩人對特定地理所具有的文化深意的形象展示。閻晉《在黃河邊睡到自然醒》這樣寫道:“枕著波濤入睡,不/準確地說,枕著黃河入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多少次在蘭州,在銀川/在鄭州,在開封,在東營/我都想以這樣的方式/親近北方的母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詩人閻晉在此就是對黃河這一地理的文化深意的藝術(shù)表述。

      自然,地理進入當代新詩的方式還有不少,遠不只是這四種,《星星》每年短詩專號中的“地理篇”已向讀者進行了精彩的展示與呈現(xiàn)。如此眾多的地理書寫的新詩篇章,已然建構(gòu)出了在當代詩歌領(lǐng)域富有藝術(shù)特色和審美意義的地理詩學,這是極為可喜的。

      猜你喜歡
      李杜木村詩句
      和李杜合影
      六一來了
      和李杜合影
      可以“吃”的詩句,你見過嗎
      讀詩句,寫成語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動態(tài)增強MR表現(xiàn)
      《臺聲》畫坊
      臺聲(2016年10期)2016-09-19 05:46:28
      誦讀“李杜”時的遐思
      巧用詩句育新人
      中國火炬(2013年9期)2013-07-24 14:19:47
      李杜的憧憬
      上海文學(2012年1期)2012-04-29 00:44:03
      台山市| 行唐县| 铜鼓县| 巨鹿县| 青川县| 临猗县| 保靖县| 丰镇市| 鹤峰县| 咸阳市| 喀喇沁旗| 天峨县| 凉山| 武安市| 宝山区| 台江县| 吴堡县| 康保县| 盱眙县| 济阳县| 化州市| 旬阳县| 贵德县| 棋牌| 元朗区| 鄂伦春自治旗| 长垣县| 莱阳市| 五华县| 邵阳市| 鹿邑县| 奉贤区| 新绛县| 甘肃省| 浦县| 仙游县| 东乌珠穆沁旗| 西宁市| 三穗县| 梅河口市|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