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建設(shè)”筆談主持人語…………………………………………………… 金永兵
革命半途的自由復(fù)義與黨性原則——重讀《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xué)》…………………………………………………… 張鵬瀚
以“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敘事形式”加強(qiáng)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導(dǎo)權(quán)…………………………………………………… 王佳明
辨識連續(xù)與當(dāng)代綜合——新媒介時代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解釋主體的兩個建構(gòu)方向……………………………………………………朱兆斌
引用與虛構(gòu):作為一種歷史反思的檔案藝術(shù)…………………………………………………… 徐文貴
打撈歷史與建構(gòu)記憶:當(dāng)紀(jì)錄片成為檔案藝術(shù)…………………………………………………… 宋 暉
行在迷途:萬瑪才旦電影的現(xiàn)代性危機(jī)…………………………………………………… 肖 月 謝建華
隱匿的時空與隱含的詩意——也談主旋律電視劇《山海情》…………………………………………………… 李 陽
階級景觀的影像表達(dá)——以《燃燒》和《寄生蟲》為例…………………………………………………… 何田田
藝術(shù)思想史中的人文批評…………………………………………………… 李 杰 田 萌 顏復(fù)萍 等
論貢布里希的音樂心理學(xué)…………………………………………………… 張 宏 周麗明
意義問題的自我呈現(xiàn)——評伊格爾頓的《人生的意義》…………………………………………………… 李 帥
道德物化:作為傳播權(quán)力的印章的形成與流變…………………………………………………… 林 喦 朱 晶
聯(lián)合策展:歷史博物館文化嫁接模式探究…………………………………………………… 王思航
幼兒與世界建立關(guān)系的前提與方向——讀E·B·懷特的《精靈鼠小弟》…………………………………………………… 馬 力
哲性與鄉(xiāng)愁——澳門新移民作家龔剛散文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境界…………………………………………………… 李 昂
“大音希聲”——阿來“博物”書寫的價值求索…………………………………………………… 楊雪晴 張 強(qiáng)
塵世的卑微與靈魂的高貴——馮果果詩歌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王敦權(quán)
從詩歌窗口看文明共生——黃亞洲行吟詩集中的跨文明對話…………………………………………………… 姚 溪
要眇宜修:詩詞的立體造“境”藝術(shù)…………………………………………………… 辛衍君
撲面而來的身體特寫……………………………………………………〔英〕朱利安·貝爾/文 廉 瑛 石 墻/譯
主 編:張立軍
編輯出版:《藝術(shù)廣角》編輯部
出版日期:5月15日
電子郵箱:lnysgj@vip.163.com
地 址: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鴨綠江街53號
郵 編:110032
郵發(fā)代號: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