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境在圖式建構及其具體化中的功能

      2021-04-16 23:48:03宋保林郭慧華
      關鍵詞:圖式語境意象

      宋保林 郭慧華

      (1.河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2.鄭州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人們大腦中關于生活世界的認知結構、情感特征以及意志個性[1](P59-72),統(tǒng)稱為圖式?;谒菰纯疾?,人們早期大腦中的圖式是近似空白的或者簡單的,隨著生活閱歷增加,圖式也日趨完善、復雜。人們大腦中的圖式是怎樣日趨復雜、完善的?圖式建構及其具體化過程中語境發(fā)揮了哪些作用?語境在人們大腦圖式建構及其具體化過程中的功能對人工智能設計有哪些啟示?這是本文重點考察的幾個關鍵問題。

      一、語境是圖式建構的素材

      人們大腦中的圖式是什么時候形成的?針對這個問題,經驗論者約翰·洛克(John Locke)的“白板說”強調嬰兒的早期心靈如同白板[2](P60-90),即人們大腦中的圖式是在孩子出生之后才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但隨著研究深入,人們發(fā)現(xiàn),胎兒在母體孕育過程中的運動碰撞實踐已經逐步建構起了身體動覺圖式[3](P211-233)。隨著胎兒出生,這種圖式在孩子涉入生活世界過程中不斷編織、日益復雜。所以,我們在探討人們大腦中的圖式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形成的問題時,應該把時間提前到胎兒時期,甚至更早。至于提早到更早的什么時間段,是科學技術與哲學共同探討的問題。在探尋問題答案過程中,防止先驗論思想的介入是很有必要的。無論人們大腦中的圖式形成時間有多么早,畢竟要在所經歷的生活語境中才能形成,而不可能在沒有人們的身體主動涉入、語境能動投影的情況下形成。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立場,有助于剖析人們大腦中圖式的建構過程。

      胎兒大腦中的圖式雖然有一部分是在胎兒時期已經初見端倪,但對大腦功能來說幾乎等于空白,因為它還不理解生活事件的意義。從數(shù)學思維角度,其大腦中的圖式還處于近乎“0”的狀態(tài)。比如,當人們發(fā)出一個語言符號,成年人往往能夠聽出其中的喜、怒、哀、樂,嬰兒卻不甚了解語言符號的意義。嬰兒聽到的語言僅僅是聲音而已,他不能理解語言的深層意旨,不能對語言做出情感反應。剛出生的嬰兒,其視覺還沒有完全發(fā)育好,但是可以模糊地看到周圍世界,很多陌生的生活事件進入其眼簾,他能夠區(qū)別眾多生活事件的不同之處,卻不能對不同生活事件進行精準的界定。諸如他可以隱約區(qū)別出不同的顏色,卻不知道各種顏色的精準定義,直到后來,如果沒有成年人的傳授和引導,他甚至不能說出顏色的準確名稱。在味覺方面,嬰兒出生后可以聞到不同的氣味,能夠對不同的味覺做出反應,但是如果大人不告訴嬰兒不同氣味的名稱界定,其大腦中對于味覺還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對于觸覺而言,嬰兒在胎兒時期就已經孕育圖式雛形,具有一定的觸覺,但這只是本能反應。嬰兒在觸摸過程中其自身獲取的具體感受的圖式和語言界定并不清楚,基本上處于近乎“0”的狀態(tài)。

      嬰兒在與人們進行生活交流的過程中,生活語境能動投影到孩子大腦中,促使其大腦中的圖式由“0”狀態(tài)不斷向“1”狀態(tài)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嬰兒的身體主動涉入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語境能動投影到其大腦中,形成概念圖式,即“組織經驗的方式,是對感覺材料賦予形式的范疇體系,是個人、文化或時代據以檢測所發(fā)生事件的觀察點”[4](P58)。比如,聽覺方面最初嬰兒并不知道人們在叫他的名字,經過反復多次對著孩子喊他的名字,孩子逐漸意識到語言的意旨是他,并在大腦中建構起自己名字的概念圖式。當人們再叫他的名字時,他就會積極做出反應,這說明孩子在聽覺方面雖然天生具有聽覺的生理機能,但對于聽到的語言意旨,需要大腦積極主動地接受灌輸,才能在其大腦中建構起最基本的概念圖式。在視覺方面,嬰兒能夠隱約辨別出多種顏色的不同之處(這是本能和天生的),卻不能界定不同顏色的具體定義。隨著人們給嬰兒講解不同顏色之間的區(qū)別以及顏色的語言含義,嬰兒才能較為準確地知道顏色的界定,并在大腦中建構起顏色的概念圖式,實現(xiàn)從“0”到“1”的轉變。在味覺方面和觸覺方面,嬰兒能夠本能地感悟到不同的氣味和不同的身體感覺,卻不能精準地界定氣味或者身體觸覺的名稱。只有人們告訴嬰兒具體的氣味或者具體的觸覺的語言界定后,他才能在大腦中建構起相關的概念圖式。

      據此,人們大腦圖式實現(xiàn)從“0”到“1”的轉變,離不開人們的外部傳授和語言定義,其本質是建構概念圖式的過程。人們大腦基于人的本能反應,能夠切身化地感悟外部的生活語境,卻不能準確界定這些生活語境的具體意義,這就需要外部告知,才能在大腦中建構起相應的圖式,使生活事件概念化。這一過程不限于嬰兒期,成人面臨陌生的生活事件時,如果沒有旁人告知,往往也不能準確界定生活事件的名稱。圖式實現(xiàn)從“0”到“1”的狀態(tài)轉變,是建構概念圖式的過程,是本體論意義上的,尚不涉及意象圖式以及隱喻擴展,也不涉及槽道賦值問題。比如孩子對于“母親”的理解,僅限于每天照看他的人,卻不能更深層理解“母親”也代表事物發(fā)生的源頭。

      人們大腦中的圖式在外界語境作用下不斷實現(xiàn)從“1”到“N”的建構和轉變過程,是更多生活語境持續(xù)不斷地作用于人們大腦而形成的過程。生活語境在不斷增多,賦予已有概念圖式更多的內涵以及隱喻,才使圖式呈現(xiàn)出更加復雜多樣的結構特點。而且,人們大腦圖式具有高度的結構化和層級化特點,能夠把雜亂無章的生活事件納入到相應的圖式之中,而不發(fā)生雜亂無章的局面。

      隨著人們經歷到的生活語境不斷增多,更多的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在大腦中建構起比概念圖式的涵義更加豐富的意象圖式。它不僅包括狹義的意向圖式,即“那些構成了關系并將機體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的部分組成的抽象的格式塔結構”[5] ,也包括歷史文化意義上的意象圖式及隱喻擴展。比如,經歷過學校教育,感悟到學校對自己的培育之恩,學校生活的場景能動投影到人們內心深處,在大腦中不斷豐富“母親”的涵義,簡單的“母親”概念圖式轉化為涵義更加豐富的“母親”意象圖式以及隱喻擴展,把自己曾經上過的學校稱為“母?!?。孩提時期對于“紅色”的理解僅限于本體論上的“紅色”,當看到紅色時,能夠在大腦中觸發(fā)之前建構的概念圖式,對紅色進行識別,但是對“紅色”所代表的其他含義卻不甚理解。隨著生活閱歷增加,各種生活語境能動投影到大腦中,不斷豐富“紅色”概念圖式,促使概念圖式向歷史文化意義上的意象圖式以及隱喻擴展轉變。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紅色”一般代表喜慶,由此生活世界中的婚嫁事件往往有“紅色”元素,人們經歷這些生活場景,能動投影到大腦中,擴展了大腦中已有概念圖式的內涵,形成意象圖式以及隱喻擴展,“紅色”不僅代表本體論上的顏色,也代表生活中的喜慶事件。同樣,在味覺方面的“香味”、觸覺方面的“疼痛”,隨著人們經歷生活世界并把生活語境能動投影到大腦中,形成比概念圖式更加豐富的意象圖式以及隱喻擴展——“香味”除了指聞到的沁人心脾的氣味,也可以指給人帶來美好感受的事物?!疤弁础背吮硎旧眢w的感覺之外,也可以指災難、不幸等生活事件給人們帶來的感受等。

      可見,人們大腦圖式在實現(xiàn)從“1”到“N”的轉變過程中,生活語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生活語境的能動投影和積極建構,人們大腦中的圖式不可能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生活語境能動投影到人們大腦中,擴展了概念圖式的內涵和意義。在這個過程中,隱喻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人們從本體論上對“紅色”的認知上升到認識論上對“紅色”的多種意義的構建,離不開隱喻的作用。人們大腦中的圖式在實現(xiàn)從“0”到“1”再到“N”的轉變過程中,遵循了維果斯基(Vygotsky)的建構論思想[6](P15-16),語境的外部性特點體現(xiàn)得很明顯。但是,這種建構不是純粹的建構,語境在圖式建構過程中發(fā)揮作用還依托人們大腦以及身體的生理物質基礎,如果沒有生理物質基礎所帶來的切身化感悟,那么外部語境建構內在圖式的過程也是沒有意義的,正如僵硬麻木的身體不能理解“疼痛”感覺、味覺退化的鼻子不能聞到“香味”一樣。

      二、語境在圖式建構和具體化過程中的作用與功能

      人們的大腦圖式在實現(xiàn)從“0”到“1”再到“N”的轉變過程中,能動投影到人們大腦中的生活語境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圖式豐富過程僅僅是人們靈活處理和應對生活場景的第一步,接著人們需要運用大腦中所建構的圖式來對生活場景進行解釋、預判和推理,這就涉及到語境在圖式具體化過程中的作用?!爱斘覀兠媾R某一情境,激活了相應的圖式時,該情境中的一些事物就會填充到圖式的各個變量中去,這一過程叫做變量賦值。當所填充的各個值之間存有內在聯(lián)系,形成一個統(tǒng)一體時,我們將這一過程稱為圖式的具體化”[7](P38)。如果說圖式的建構是向內的話,圖式的具體化則具有向外的特質。圖式的具體化是人們大腦圖式對生活語境進行解釋、預判和推理的過程,是人們面對生活世界各種不同場景的應對策略。

      離開生活語境,圖式不可能實現(xiàn)具體化。人們大腦中的圖式是高度發(fā)達的,具有層級性、優(yōu)先性以及隱喻性特征。圖式是嵌套的,較高層次的圖式包括若干較低層次的圖式,不同的圖式之間結構嚴謹。在應對不同生活場景時,優(yōu)先圖式會涌現(xiàn)出來。人們大腦中的圖式結構復雜多樣,形成不同的槽道,這些槽道不是線性分布的,而是非線性分布的,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和不易改變性。人們大腦中的圖式一旦形成,能夠對外界做出積極的反應和包容。在圖式具體化過程中,外部的生活語境激活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圖式,并成為圖式解釋和預判的對象。激活圖式的方式有很多種,正如伊恩·A·詹姆斯(Ian A. James)所說,圖式的激活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8](P133-143)。人們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或者深思熟慮過程中,主動從大腦中搜索與此相關的知識儲備,激活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圖式,是有意識的激活。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重復日?;顒拥倪^程,諸如騎車、吃飯等行為的發(fā)生,往往是在無意識中激活大腦圖式。

      面對不同的生活語境,人們如何應對這些語境,涉及到圖式的具體化問題。特定的生活場景刺激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圖式,當其被激活后,又會把相應的生活場景納入到對應的圖式槽道之中,激發(fā)圖式結構的連鎖反應,對生活語境進行解釋、預判和推理。比如,從概念圖式的“紅色”到意象圖式的“紅色”,人們大腦中建構起了與“紅色”相關的圖式,之后的某一個時間段,當人們看到紅色的“囍”字張貼在大門上的時候,這種生活語境就會被納入到與“紅色”相關的圖式槽道中——人們首先意識到本體論意義上的“紅色”,接著基于歷史文化意義上意象圖式的整體性特點,則會浮現(xiàn)出喜慶的意境,聯(lián)想到結婚等喜慶事件,這就是圖式從建構到具體化過程中語境發(fā)揮積極作用的例子。反之,如果在大腦中建構起與“紅色”相關的圖式后,生活語境中沒有出現(xiàn)與此相關的場景,這些圖式則會一直處于休眠狀態(tài),直至相關的生活語境再次出現(xiàn)時,這些圖式才被喚醒,處于活躍狀態(tài),并表征出來。這說明,沒有生活語境的經歷、積累或重現(xiàn),不會有圖式形成,也無助于圖式的具體化。比如,一個曾經流浪街頭的少年聽到一首應景的歌曲,在他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若干年后當他再次聽到那首歌曲時,他往往會聯(lián)想到當年流浪街頭的場景,逝去的真實場景伴隨著心靈再次浮現(xiàn)在腦海中,無形之中作為語境存在的那首歌曲就激活了沉睡在少年腦中的圖式,促使圖式具體化。

      語境是圖式建構的素材,離開語境就不能建構起豐富多彩的圖式。圖式具體化過程中語境首先起著刺激作用,激活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圖式,接著語境則成為了圖式解釋、預判和推理的對象。圖式建構中的語境和圖式具體化中的語境處于人們認知過程的不同階段。圖式建構中的語境處于人們大腦圖式編織過程之前或者之中,是圖式建構的素材。圖式具體化中的語境,處于人們認知階段的后期,此時的語境除了對圖式起刺激、激活作用外,還是人們大腦中的圖式進行解釋、預判和推理的對象。所以,圖式建構過程中的語境與圖式具體化過程中的語境,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二者之間的區(qū)別是明顯的。

      同時,語境在圖式建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與語境在圖式具體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多方面的聯(lián)系和一致性。無論是圖式建構中的語境,還是圖式具體化過程中的語境,都是客觀存在的,都是外在生活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這些語境進入人們大腦的方式或者時間段有差別,但是它們都不隨人們主觀意志的轉移而消逝。在時間序列上,圖式建構過程中的語境與圖式具體化過程中的語境緊密相連,彼此之間具有時間上的銜接性。作為素材的語境在圖式建構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是圖式具體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語境在圖式建構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和鋪墊,就不可能出現(xiàn)圖式的具體化,就不能對陌生的生活語境進行精準的解釋、預判和推理。圖式具體化過程中的語境在刺激和激活已有圖式過程中成為圖式解釋、預判和推理的對象,也成為人們大腦建構更高一級圖式的素材,促使圖式結構日趨復雜、多樣。

      有時候外部的生活語境不一定和人們大腦中已經建構的圖式完全吻合,當遇到陌生的生活語境時,圖式往往不能精準地槽道賦值以實現(xiàn)其具體化,只能進行模糊的、近似的解釋、預判和推理。隨著圖式具體化或者近似具體化,人們對生活語境的解釋、預判和推理也在不斷豐富人們大腦中已有的圖式,使其不斷豐富、完善。如作為概念圖式的“紅色”表示本體論意義上的顏色,作為歷史文化意義上意象圖式的“紅色”代表喜慶或者熱情奔放,但是,當人們遇到與“紅”相關的其他詞語諸如“紅娘”“紅顏”“紅臉”“紅豆”時,往往只能近似、模糊地對這些詞語進行解讀和分析。只有深刻明白這些詞語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和特定語境,才能真正使與“紅色”相關的圖式具體化,促使其結構更加復雜、多樣和內涵豐富。

      三、語境建構及其具體化功能的人工智能啟示

      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有本質區(qū)別,人類大腦在沒有建構起可以使用語言表征的圖式之前在聽覺、視覺、味覺和觸覺等方面具有本能的感知和體悟能力,人工智能卻不具備這種本能的肉體感知能力。嬰兒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具備了大腦圖式的雛形,這明顯不同于賦值之前的人工智能芯片。人類切身化感悟生活語境,生活語境能動投影到大腦,實現(xiàn)從“0”到“1”再到“N”的圖式建構。人工智能芯片則是人為設計出來的,人類給人工智能設計出盡可能多的生活語境或者柔性規(guī)則,貯存于人工智能芯片之中。

      雖然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之間具有本質不同,但是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實現(xiàn)從“0”到“1”再到“N”的圖式建構方式是近似的,都是在近乎白板的大腦中或者芯片上建構起結構復雜多樣的圖式,都體現(xiàn)了建構論思想。社會建構既有本體論意義上諸如數(shù)字、名稱等概念的強建構,也有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語境的弱建構。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在強建構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能在本體論意義上建構的概念圖式或者數(shù)學運算不遜于人類智能。然而,人工智能在建構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語境方面不及人類,在解釋、預判和推理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語境方面往往會出現(xiàn)偏差。當人們看到或者聽到“紅色”時,往往能夠從與“紅色”相關的眾多涵義中尋找到最佳的解釋,而人工智能卻未必。

      在從“1”到“N”的轉變過程中,人類大腦中的概念圖式在不斷進化,不再滿足于對概念的字面理解和本體論闡述,而是通過隱喻等不同機制,賦予概念圖式更加豐富的涵義,形成歷史文化意義上的意象圖式。如上所言,大腦圖式從“1”到“N”過程中人們對于同一個概念,基于不同的生活語境,可以理解為不同的生活意義。

      反觀人工智能,從本體論上建構起概念圖式并不是難事,并且在實踐中已經得到了檢驗,但是人工智能進一步建構起涵義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上的意象圖式及隱喻擴展還有待研究。生活語境能動投影到人類大腦中建構起的圖式不是死板的,而是積極能動的。人類具有隱喻能力,能夠把生活事件放到特定的語境中理解不同詞語的含義,人工智能卻不能順其自然地把概念圖式擴展為意象圖式并精準地進行歷史文化的隱喻擴展。

      針對這種情況,人工智能在設計過程中除了在本體論上賦予字面含義外,還要設計出同一個概念的隱喻意義,建構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意義上的意象圖式及隱喻擴展。在這個過程中,要借助邏輯學、文化學、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以及模態(tài)數(shù)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把生活語境建構到人工智能芯片中,形成人工智能的知識庫。

      人們大腦圖式從“0”到“1”再到“N”的過程中,外部的生活語境能動投影并建構到人們大腦圖式中,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認知結構,這是人們認識、解釋和應對生活世界的圖式基礎。一旦出現(xiàn)特定的生活語境,人們大腦中的圖式通過槽道賦值以及解釋機制,對生活語境進行解釋、預判和推理。人們在大腦中建構起相關的概念圖式和意象圖式后,不僅知道本體論意義上“紅色”的顏色定義,還知道“紅色”的多種不同隱喻含義。當生活語境中出現(xiàn)特定的場景時,人們能夠精準地從概念圖式和意象圖式中找到最合適的解釋,如結婚時出現(xiàn)的“紅色”被人們理解為喜慶,而不是理解為熱情奔放,就說明了圖式的槽道賦值及解釋能力。

      但人工智能面對不同的生活語境,能否從眾多的概念圖式和意象圖式中精準地尋找到最合適的解釋、預判和推理策略,以實現(xiàn)圖式的槽道賦值,則有待研究。當“紅色”的場景出現(xiàn)時,是應該從本體論上理解為顏色,還是理解為喜慶,或者理解為熱情奔放,取決于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過程中精準的語境域、共識比對策略以及對接觸發(fā)機制。所以,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過程中,設計出盡可能多的語境域或柔性規(guī)則,為人工智能應對生活語境提供更為寬廣的、可供選擇的空間,這是基礎性工程。技術上的對接觸發(fā)機制和共識比對策略,把生活場景與芯片已有圖式所蘊含的語境域銜接在一起,有助于在最快時間內識別并找到對應的圖式槽道并賦值,對生活語境進行解釋、預判和推理。當然,在技術實現(xiàn)上,充分重視深度學習在人工智能應對生活場景的策略方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猜你喜歡
      圖式語境意象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山東漢畫像石鋪首銜環(huán)魚組合圖式研究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6:18
      圖式思維在現(xiàn)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8:00
      語言學習中語境化的輸入與輸出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從驅動-路徑圖式看“V+上/下”的對稱與不對稱
      跟蹤導練(三)2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論幽默語境中的預設觸發(fā)語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2:56
      福贡县| 耿马| 葵青区| 廉江市| 黄石市| 民权县| 耒阳市| 永仁县| 浦东新区| 绥棱县| 徐闻县| 荥阳市| 景泰县| 遵义市| 屏山县| 承德县| 老河口市| 崇信县| 徐水县| 乐安县| 宜兰县| 凤冈县| 桂东县| 呼伦贝尔市| 樟树市| 叶城县| 六枝特区| 锦屏县| 米易县| 扬州市| 永城市| 陈巴尔虎旗| 芮城县| 桐柏县| 保定市| 甘泉县| 林甸县| 花垣县| 永年县| 长泰县|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