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春
2020年9月21日,北京有位司機(jī)瘋狂別車并向后車潑灑咖啡,給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脅??梢?,“路怒”會讓人“跑偏”。
有這樣一個比喻:每個人都有一桶“油”,一旦與別人發(fā)生摩擦,產(chǎn)生“火情”,有些人的第一反應(yīng)不是拿起滅火器滅火,而是打開油桶火上澆油,這桶“油”就是憤怒。對于駕駛員來說,這種憤怒就是“路怒”。
一些平日溫和的人,手一旦握住了方向盤,便像是換了個人,變得焦躁易怒,輕則語言粗鄙,重則大打出手。這些人耐心少了,急躁多了;理性少了,沖動多了;包容少了,計較多了;禮讓少了,爭搶多了。于是,得了“路怒癥”,成了“路怒族”。
殊不知,“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在沖天怒氣之下,害人害己,損害公序良俗,誰都不是贏家。
“開車不斗氣,斗氣不開車”。文明開車是道路通暢與行駛安全的保障。如果人與人之間少一些憎恨、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惡意、多一些善意,還會有一幕幕不文明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嗎?為避免“路怒”,行車時請謹(jǐn)記: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
(摘編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