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月牙
女兒葉子十六歲,讀高一,上學期參加了校方組織的國際友好學校學生游學活動,住在德國男生托比的家里,本學期他們回訪。
下周托比將入住我家。為此,我們一家四口開了一個家庭會議,思想上達成高度一致:這不是一件小事,關涉到學校的形象,甚至國家的形象;個人事小,集體事大,必須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不給俺大中國丟臉。
總原則是,葉子老爸主外,葉子奶奶和我主內——周末的幾餐都要由我家解決,而葉子,翻譯靠她了,不會德語沒事,托比會五國語言,英語交流無障礙。
葉子老爸除了寵溺女兒,還是手機的忠實奴仆。他發(fā)誓,這一周時間,少玩手機,全心陪伴,盡力打造中國好家長的光輝形象。
葉子奶奶是地道的北方人,雖久居南方仍念念不忘北方美食,她將趁此良機,一展餃子絕活兒,她堅信,有關中國餃子的神話將流傳到千里之外的德國。
原本女生和女生結對,不巧德國來訪的女生共九人,而我方報名的有十人,勢必有一個對子是男女生組合。老師征詢大家意見,我家葉子一貫大大咧咧的,高舉著手“我我我”。老師問,你爸媽沒意見吧。葉子響亮回復,我家民主,絕對沒問題!好了,一錘定音。
本人作為葉子老媽,一如既往說笑隨意:重塑形象,傳承文化,讓中德人民的友誼之花在我家綻放。再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上回葉子住托比家,得到他父母和姐妹的盛情款待,禮儀之邦講究禮尚往來不是?
會議一結束,說干就干,全家齊動手,將葉子的香閨改造成客房,換上全新的床單被套,書柜里的書碼整齊,飄窗旁的矮柜上端放一瓶鮮花……用煥然一新來形容也不為過。
我們還上網搜索飲食禁忌之類。葉子說,德國人還吃生豬肉呢,那回把我看吐了,呵呵托比,給他上我們神奇的皮蛋,啊哈!
終于,托比光臨寒舍,我們全家夾道歡迎,我和葉子老爸站一邊,葉子和她奶奶站一邊。事后回憶,忍不住爆笑。
美食是全世界的通行證。周六中餐,我們將集中展示中華美食,你想啊,牛排、烤腸之類,對托比來說太家常了,大老遠來一趟中國,咱們得讓他嘗嘗中國特色菜不是?全家對著一頁菜譜,圈圈畫畫,加加減減,涂涂改改,經過熱烈地討論,終于定稿,葉子謄抄了一份。我指著“涼拌松花豆腐”六字掩嘴笑。
葉子老爸說:“這個菜,要不要再想想?”
我睜大眼睛回他:“這個有特色呀。我還沒有上蒸雙臭呢?!?/p>
全家都笑起來,臭豆腐蒸臭莧菜梗,是我家的大愛。
葉子奶奶問:“啥時做餃子?”
我和葉子老爸異口同聲:“壓軸!”
上好的無鉛皮蛋,剝殼,用細棉線切成花瓣形狀,在調好味的嫩豆腐上擺出花朵怒放的造型,撒上香菜末,再淋上幾滴醬油香油,看著就令人垂涎欲滴。
托比左手捏筷子,雖然動作看著別扭,照樣能夾起魚香肉絲、西湖醋魚。
我們三個大人都熱情地招呼他,吃啊吃啊。我迫切想知道,這個德國孩子吃第一口中國皮蛋的表情。
豐盛的中餐,松花皮蛋太樸素了。我問女兒:“查詞典,皮蛋英語怎么說?”
“Preserved egg?!?/p>
“啊,Preserved egg,請慢用?!?/p>
托比用升調問道:“Egg?”
小伙子的眼睛里都是問號,這黑色的花瓣,被他的筷子夾起了一個,小心地往自己的嘴巴靠近,高挺的鼻子應該嗅到了那種奇異的氣息,皮蛋的沖味,香油香菜的香,還有醬油香,豆腐的清味,雜糅在一起,在這個十六歲的德國男孩看來,簡直是外星人食物。
我們全家都張大了眼睛盯著,期待又好奇。托比潔白的牙齒就要碰到這片皮蛋花瓣了,噗的一下,從筷子上掉落了。空氣里都是我們四人失望的目光,我好像聽到了托比如釋重負的嘆息。
周日中午,我們在梅家塢喝茶吃飯。作為消遣,玩起了撲克。
女兒教托比認牌,愛思、小二之類毫無難度,看著那張梅花“Q”,女兒說:“皮蛋,Preserved egg?!?/p>
托比驚呼:“Oh,preserved egg!”
離別在即,葉子奶奶摩拳擦掌,在案板上大展身手,剁餡揉粉搓面劑,搟皮放餡包餃子,手法眼花繚亂。葉子切了一小瓣皮蛋,塞入一個餃子里,還擠眉弄眼說,吃到這個的好運連連。
熱氣騰騰的餃子盛在青瓷盤里,好似精美的工藝品。
托比一咬,一聲驚呼,頓時舌頭像打了蝴蝶結:“Oh,preserved egg!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