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斌
鐵正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000
當高速公路建設處于半干、寒冷氣候分區(qū),針對施工工況變化調整對混合料性能的影響展開研究,為指導施工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切實實現(xiàn)“用數(shù)據(jù)指導施工”。
本項目瀝青面層結構分為上、下兩層,均為改性瀝青混凝土,本次研究只針對上面層AC-16施工工況及技術特征提取情況進行技術分析研究。
1) 上面層
(1) 骨架密實結構→模擬:高水平、精細化施工;
(2) 高粉、細料不少、干涉料多→模擬:工程收尾階段,材料拼湊;
(3) 中間料不少、干涉料不多、接近中值→模擬:S型連續(xù)級配(工程常用) ;
(4) 粗料多、細料多、中間料少(所謂的“粗”) →模擬:有骨架、缺少嵌擠;
(5) 空隙較大(6~8%或8%以上) →模擬:較差的生產(chǎn)工況。
室內模擬:通過混合料設計,礦料級配、油石比、組成結構、粉膠比參數(shù)進行調整。試驗材料采用SBS I-C型改性瀝青,礦粉采用石灰?guī)r磨細礦粉,上面層的粗集料采用含鐵閃長巖、細集料采用石灰?guī)r,試驗設備主要采用工地試驗室現(xiàn)有配備,部分借助專業(yè)檢測室[1]。
1) 礦料級配
表1 合成級配材料用量
?
表2 混合料級配曲線
2) 油石比
統(tǒng)一采用4.8%。
3) 組成結構
圖1 混合料組成結構
4) 設計參數(shù)
表3 設計參數(shù)匯總表
數(shù)據(jù)分析:這里僅討論關鍵指標空隙率
(1) 級配4<級配1=級配2≈級配3<級配5;
(2) 級配1、級配3的2.36mm以下通過率基本相同,4.75mm及以上部分通過率不同,這與二者空隙率存在一定的關系;
(3) 級配2的細料、礦粉用量多于級配1、級配3,有助于提高密實性;干涉料2.36-4.75mm同樣多于級配1、級配3,數(shù)量過多,反而起到降低密實性,兩者抵消,最終使級配2的空隙率與級配、級配3相當;
(4) 級配4,與級配1相比,粗料減少、細料增加,空隙率降低;盡管骨料不少,但缺少嵌擠;
(5) 級配5,缺少足夠的細料填充,已經(jīng)接近半開級配(空隙率為6~12%)[2]。
1) 低溫性能
表4 低溫彎曲試驗檢測結果
從本次試驗結果看,油石比較高的情況下,級配方面的變化對低溫性能有較大影響。
(1) 缺少足夠細料填充的級配5低溫性能最差;
圖2 低溫小梁破壞形式
(2) 最大一檔粗骨料用量多但缺少嵌擠的級配4不如骨架嵌擠結構的級配1;
(3) 級配2>級配3>級配4,這可能與最大一檔粗集料的減少有關。
2) 高溫性能
表5 車轍試驗檢測結果
圖3 5組車轍試件
從本次試驗結果看,骨架嵌擠密實型級配(級配1、3) 的動穩(wěn)定度指標最好,其次是S型級配(級配2) ,骨架堆積密實結構(級配4) 動穩(wěn)定度指標較差,骨架空隙結構(級配5) 的動穩(wěn)定度指標最差[3]。
3) 水穩(wěn)定性
受工地試驗條件制約,僅進行了浸水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指標檢測。
表6 浸水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檢測結果
從本次試驗結果看,級配2的殘留穩(wěn)定度數(shù)據(jù)偏低,這應該與粉料含量偏大有關,粉料的表面積比礦料大,粉料用量過大會降低瀝青膠漿的黏性,導致瀝青與0.075mm以下顆粒形成的瑪蹄脂容易從石子表面剝離,從而影響水穩(wěn)定性。
4) 構造深度
表7 構造深度數(shù)據(jù)匯總
從本次試驗結果看,對于構造深度指標,級配5>級配1>級配3>級配4>級配2。
5) 小結
綜合各項性能,寒冷地區(qū)的上面層首先推薦選用骨架嵌擠密實型級配,其次是S型級配,應避免出現(xiàn)級配5的情況[4]。
針對幾種路面施工工況,通過有限的試驗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 粒徑最大一級粗骨料含量增多,不意味著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提升,骨架嵌擠密實型混合料的綜合性能好于粗骨料堆砌式的形式。因此,“最大粒徑多、抗車轍性能好”的觀念是錯的;
(2) 油石比不高的情況下,粉膠比的增大,會逐步降低混合料的粘黏結力,表現(xiàn)為低溫性能和水穩(wěn)定性的下降。因此,對于AC型混合料,“礦粉用量可以加到7~8%”的觀點是錯誤的;
(3) 考慮了嵌擠的S型級配也值得推薦,因其具有較好的工程可應用性,尤其對施工機械的適應性更強,值得做進一步的研究。
因為時間和條件所限,僅對有限幾種工況進行了模擬,在后續(xù)研究中,應增設其他工況,以及結合動彈性模量、浸水漢堡、疲勞性能等評價方法進行更嚴苛的耐久性驗證,從而獲得更全面的評價指導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