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云豐
膿毒血癥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在當前兒科研究中該病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1-4]。很多患兒在發(fā)病之后,其自身的炎癥因子會逐漸增多,并且在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會交替出現(xiàn)炎癥峰值濃度。由于膿毒血癥的感染情況不同,其對應的病情危重等級是有所不同的[5-8]。一般情況下,膿毒血癥按照其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可以分為早期膿毒血癥、嚴重膿毒血癥和膿毒血癥休克等3種。并且患兒在發(fā)病后,其血液內(nèi)的降鈣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體水平是有所不同的,病情越嚴重,水平就會越高[9]。所以在患兒病情評估管理過程中,應該根據(jù)降鈣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體水平的變化情況為其制定治療方案,提高其治療預后效果。本研究選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0例膿毒血癥患兒為研究對象,研究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與膿毒血癥患兒病情的關(guān)系,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0例膿毒血癥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分為早期膿毒血癥組(25例)、嚴重膿毒血癥組(13例)及膿毒血癥休克組(2例)?;純耗挲g3~9歲,平均年齡(4.52±0.96)歲。所有參與研究患兒均符合《兒科感染性休克(膿毒血癥)》的納入標準,且患兒經(jīng)過一段時間救治后,按照其預后情況不同分為預后較好組(38例)和危重休克組(2例)。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所有患兒進行血液生化檢查分析,在確定為膿毒血癥之后的24 h內(nèi)采集其外周靜脈血液5 ml,進行相關(guān)指標水平檢驗分析。降鈣素原檢測采用法國MINIVDDAS公司生產(chǎn)的儀器設備,以免疫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檢測;乳酸檢測采用RadionmeterABL800儀器,以電極法進行檢測;D-二聚體檢測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CA7000,以免疫比濁法進行測評分析。為了確保檢驗結(jié)果的真實性,所有參與研究的血液樣本要做好檢驗分析,并且對檢驗結(jié)果存有爭議的樣本,進行二次檢驗,從而提高檢驗精度,為檢驗工作實施的科學性控制奠定基礎,提高血液生化檢驗指導能力。對所得出的結(jié)果科學評價,以此為患兒膿毒血癥的評價和分析提供幫助。
1.3 觀察指標 比較早期膿毒血癥組、嚴重膿毒血癥組、膿毒血癥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及預后較好組、危重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早期膿毒血癥組、嚴重膿毒血癥組、膿毒血癥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比較 嚴重膿毒血癥組與膿毒血癥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高于早期膿毒血癥組,且膿毒血癥休克組高于嚴重膿毒血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預后較好組與危重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比較 危重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高于預后較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早期膿毒血癥組、嚴重膿毒血癥組、膿毒血癥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比較()
表1 早期膿毒血癥組、嚴重膿毒血癥組、膿毒血癥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比較()
注:與早期膿毒血癥組比較,aP<0.05;與嚴重膿毒血癥組比較,bP<0.05
表2 預后較好組與危重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比較()
表2 預后較好組與危重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比較()
注:與預后較好組比較,aP<0.05
膿毒血癥在當前兒科中的發(fā)病率是非常高的,很多患兒在發(fā)病之后會表現(xiàn)出比較嚴重的臨床癥狀,因而需要結(jié)合患兒治療需求,為其提供科學的管理方案[10]。一般情況下,患兒在發(fā)病之后其自身的血液濃度會發(fā)生改變,并且隨著患兒的病情逐漸惡化,相應的血液濃度變化更是會明顯增加,所以這種情況下,患兒的治療和預后就會受到影響,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對患兒自身健康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會威脅到患兒自身生命安全。也有相關(guān)研究表明,膿毒血癥患兒在發(fā)病之后沒有得到有效救治,因而使得其死亡率是比較高的[11]。而造成膿毒血癥死亡率較高的因素,主要和患兒血液內(nèi)相關(guān)指標的水平相關(guān)。尤其是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等,更是影響膿毒血癥患兒預后的重要因素[12]。尤其是乳酸指標,會對患兒自身健康造成嚴重阻礙,當乳酸堆積過多時,會影響到患兒的肌肉運行與調(diào)節(jié),誘發(fā)患兒出現(xiàn)一系列的病癥,不利于肌肉組織有氧呼吸,影響了患兒自身的治療預后。
通過相關(guān)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膿毒血癥患兒在發(fā)病之后24 h內(nèi)為其測量血液生化檢驗指標,能夠評估患兒的病情危重等級,也能夠以相關(guān)評價為基礎,幫助患兒做好疾病的控制和預防工作。而這個過程中,降鈣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體水平的分析就是必須要完善的一項工作,只有上述指標的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才能為患兒的病情控制和管理提供幫助[12]。反之當上述指標水平逐漸升高時,對患兒健康造成的影響也會是比較大的,所以這種情況下,不利于患兒疾病的控制及預后,對其自身的病情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13]。本研究通過驗證分析后得出,膿毒血癥患兒發(fā)病后,其血液內(nèi)降鈣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體水平對患兒自身病情預后控制具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因在患兒管理過程中,就應該加強上述因素的分析。通過不同程度膿毒血癥患兒發(fā)病后的降鈣素原、乳酸及D-二聚體水平分析后得出,嚴重膿毒血癥組與膿毒血癥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高于早期膿毒血癥組,且膿毒血癥休克組高于嚴重膿毒血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不同預后膿毒血癥患兒的血液檢查分析中發(fā)現(xiàn),危重休克組的降鈣素原、乳酸、D-二聚體水平高于預后較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膿毒血癥患兒病情評估過程中,為其檢測降鈣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體水平能夠了解患兒的病情危重等級,對評估患兒的預后有所幫助,所以可將上述檢驗應用到膿毒血癥患兒的病情及預后評估中。
綜上所述,膿毒血癥患兒的病情危重程度與降鈣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體水平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病情越嚴重,水平就會越高,所以能夠以上述指標水平評估膿毒血癥患兒病情,對其實施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