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奇
摘 要:在單元復習課后的寫作教學中,我們需要巧妙地提煉主題、構造框架,將知識有機地融合起來,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定的語境和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寫作時有切身的代入感。這樣不僅能夠指導學生在新語境中系統(tǒng)地復習知識,還鍛煉了他們的寫作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單元復習課;寫作設計;課例;邏輯思維
一、 寫作與單元復習課的關系
無論是從理論上研究,還是從實際教學中琢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在復習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思考,在總結中汲取經(jīng)驗,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揮復習課的真正作用。單元復習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會有寫作任務,此時寫作成了本節(jié)課的目的、任務和最終輸出;反過來,寫作也是檢驗學生對本單元或相關單元話題掌握情況的綜合性方式之一。在設計單元復習課時,我們不能盲目地以寫作為最終目的,因為并不是所有單元復習課都適合設計寫作活動,有些寫作目的是無趣、無意義的,比如譯林版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8 “How are you?”這個單元的話題是有關電話用語以及詢問他人身體狀況,這樣的話題功能放入口語交際中更為合適,設計寫作活動就適得其反了。
二、 如何在單元復習課設計寫作
(一)設計主線貫穿其中,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交際語境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它的意思是說:不論是母語還是外語寫作,所有寫作欲望都來自真實表達的快感。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應盡可能地發(fā)掘題目內(nèi)容和學生生活經(jīng)驗相重合的那部分,讓學生不由自主地表達真實的經(jīng)歷、體驗和情感態(tài)度,把生活經(jīng)驗融入課堂教學中去,這樣的寫作才會變得生動起來。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言語、音頻、視頻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寫作情境,有利于學生回憶、聯(lián)想和想象,調(diào)動起學生真實的情感。
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中,Checkout time是寫My favourite festival,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間、習俗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為什么還要寫一篇大家都知道的文章來介紹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呢?但如果這時候,我們錄一段外教老師的視頻,內(nèi)容表明外教老師想要了解一下中國的節(jié)日,你能為他介紹你最喜歡的那個嗎?這時候,學生就有了明確的、有意義的寫作目的,并且中外文化的差異構建了信息差,為學生的寫作添加了必要性。
再例如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 Checkout time的內(nèi)容是寫National Day Holiday,我們可以為其設計一個制作全班Holiday Album的任務(Project 1),為學生的寫作增加趣味性,還為學生作品的收集提供了新穎的方式。
(二)整合關聯(lián)內(nèi)容,實現(xiàn)知識遷移
1. 話題、句型和語法的整合
劉勁苓老師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零散的知識如同散落的珍珠,需找到一條線把它穿成串?!边@句話同樣適用于英語教學。復習課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化零為整,將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貫穿起來。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認真梳理教材,立足話題,篩選整合,將話題相近的單元統(tǒng)整在一起,打通單元屏障,指導學生在新話題語境中重現(xiàn)知識、運用知識、遷移知識,突出知識的關聯(lián)和系統(tǒng)框架,收獲復習的實效。
例如譯林版六年級上冊的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話題是如何保持城市干凈整潔,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的話題是保護地球,如何保持城市整潔是保護地球的一個方面,這兩個單元討論的話題完全可以聯(lián)系在一起,變成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新話題,在新話題中整合寫作框架,提高復習效率。
再例如五年級上冊的Unit 4 “Hobbies”的語法重點之一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后動詞要加s,比如She likes playing the piano.而在后一單元Unit 5 “What do they do?”中繼續(xù)學習了第三人稱單數(shù)后動詞加s或者es的用法,比如He helps sick people.此時我們就可以把兩個單元中涉及的重點語法放在一起讓孩子自己歸類復習,并運用到寫作中,讓學生在不同情境下都能正確運用這一語法知識。
(三)構建寫作框架與范文
范文是讓學生在模仿與運用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特別是對于剛接觸英語不久的小學生來說,范文可以提供可用的構思框架、句式句型,降低寫作難度。因此,教師要選擇合適的范文,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模板的內(nèi)容進行仿寫,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篇章寫作的難度,幫助學生掃清寫作上的困難,讓他們覺得英語寫作離自己并不是很遙遠。
以五年級上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為例,在這節(jié)課中我以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Dragon Boat Festival為例,從time, food, activity, reason四個要素入手,請學生說一說Whats the time of the festival? What do we eat? What do we do? Why do I like this festival?接著請學生把自己說的內(nèi)容寫下來,隨機貼在黑板上。然后提問學生這是一篇文章了嗎?這篇文章好不好?從而引導學生對照要素對語句排序,修改語法錯誤,增加主題句,使之變成一篇范文。學生通過自己創(chuàng)作范文的過程,更加直接地了解自己應該如何寫作,而這種以詞擴句,再從句子走向篇章的過程,正是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框架的過程。
在寫作框架的打造中,教師可基于語言、思維、內(nèi)容等精心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基于問題進行串聯(lián)思考,幫助學生理清與構建寫作框架,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時,圍繞寫作的話題,充分借助中文關鍵詞、圖片、目標句型、問題、表格以及信息卡等,清晰呈現(xiàn)寫作的要點,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提升文章品質(zhì)。